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精准扶贫研究

2020-05-22 10:36龚玲周毅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1期
关键词:贫困生区块链精准扶贫

龚玲 周毅

【摘 要】我国扶贫的指导方针主导扶真贫、真扶贫及真脱贫,高校精准扶贫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高校精准扶贫工作存在如下问题:贫困生识别不精准、贫困生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贫困生管理不完善、帮扶精准度低、帮扶层次标准不清晰、管理中心化模式、脱贫成效不精准等。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信任度高、不可篡改等特点,可大幅度提升扶贫的精准度和扶贫效率。对此,文章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精准扶贫,实现高校扶贫的真实可信、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和精准脱贫。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区块链;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8;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1-0135-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精准脱贫”新任务,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是扶贫工作的重点;扶贫需以智力扶贫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就业能力,高校扶贫能有效阻止贫困代际传递;高校扶贫必须精准聚焦识别贫困学生、精准发力帮扶贫困学生、精准识别脱贫学生,切实帮助贫困学生实现精准脱贫。区块链技术因其不可篡改、交易溯源及多方共识等特性,为精准扶贫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实现扶贫资金的安全保真、精准匹配、透明使用、高效管理及精准监管。当前,中国银行等诸多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关注区块链金融扶贫项目,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精准扶贫是新时代的趋势;故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扶贫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高校扶贫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基地,是促使贫困生造血脱贫的重要途径,故做好高校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至关重要。高校扶贫方式有奖学金、助学金及社会捐助。高校贫困资助易出现认定不精准、资助帮扶形式不精细、资助助困不育人、资助监督管理不完善、资助管理不持续、资金沉淀及挤占挪用、扶贫管理中心化模式严重等问题,故引发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高校精准扶贫问题的新思路。

2 区块链技术的特点

针对高校扶贫存在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高度统一管理,多方共识分布式记账模式、信息交易溯源、高度共享及不可篡改等特性,所有节点共识去中心化,同时提升贫困生与管理者间信任度高,确保贫困生与资金拨款者间交易准确无误,为不同贫困等级学生划分不同资助层次,最终实现精准脱贫。区块链技术有效保障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及精准脱贫的实现,极大地推进了高校精准扶贫的发展。

3 基于区块链的高校扶贫资助体系分析

区块链技术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中心机构弱信任度和渠道不真实的情况下,保障分布式网络节点可准确达成共识,完成信息的准确安全传输。区块链以一个分布式账簿的形式,允许链上所有网络节点均参与扶贫资助的验证、监督及精准性促成;区块链技术在信息透明的基础上使用加密算法保障贫困生的隐私;区块链以共识机制保障交易信息真实,区块链上大多数参与者达成共识的交易为有效可执行交易;区块链弱中心化特点,可削弱扶贫机构权限过大且信任度过低问题;区块链技术多方共识的机制,可用来核验扶贫对象和扶贫等级的真实性问题;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机制,可用来精准执行有效的扶贫拨款,按照预先定义贫困等级与资助金额分配,精准拨发相应款项,若获得资助后的贫困生高于贫困标准,所有节点应精准识别协助该生精准脱贫;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高校精准扶贫,将大幅度地提升高校扶贫的精准性和准确性。

4 基于区块链的高校精准扶贫的架构分析与设计

区块链应用到高校精准扶贫上的架构(如图1所示)可分为3层:第一层是数据存储层,可用于存储扶贫资助申请通过验证后的扶贫资助区块信息;第二层是网絡层,包括所有参与资助认证节点及共识策略;第三层是应用层,包括资助模块和通用模块,资助模块用于对贫困生帮扶资助,通用模块用于资助信息的溯源和真实性验证。

区块链应用层分为贫困生信息录入模块、参与验证的共识节点、扶贫主体信息模块、扶贫交易验证及溯源模块。区块链网络层所有参与者在注册成为共识节点后,所有节点均对贫困生的信息真实性和等级真实性进行验证。若所有节点验证通过,则促成此扶贫资助,否则撤销此扶贫资助。所有节点共识验证保障了扶贫资助交易信息的绝对真实性并且不可篡改性,因此能够保障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和扶贫资助的精准性,去中心化的节点共识验证大大提升扶贫资助的可信度和精准度。

区块链存储层:主要用来存储扶贫主体(国家或企业)对高校贫困学生的扶贫资助信息,一旦扶贫区块成功存储进区块链中,则无法更改已完成的扶贫信息,可有效防止恶意篡改,保障扶贫资助的真实可信。

区块链网络层:区块链中的高校贫困生和扶贫主体共同构成共识节点,所有节点收到扶贫资助信息时,同时对扶贫资助对象和贫困等级的真实性进行共识验证,链上的所有节点均参与验证使用Pow机制进行挖矿,最先计算出随机数的矿工获得该项扶贫资助的记账权。若挖矿途中,有节点试图篡改扶贫资助信息可将其从区块链网络层移出,所有节点分布式验证共同维护扶贫资助信息的真实性,保证了扶贫信息的完全公开透明性、真实可信性和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应用层:高校贫困生和扶贫主体均需通过应用层与区块链技术进行交互,从应用层的输入接口输入贫困生的详细信息和贫困等级,输入的信息后传入网络层由链上所有共识节点对贫困生信息和贫困等级进行核实,网络层验证无误后,结合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进行拨款资助,并将网络层处理后的扶贫资助拨款信息存储到区块链的存储层。高校贫困生可在区块链应用层查到自己受资助的详细信息,实施资助的扶贫主体也能通过应用层获得受资助学生的所有信息和所有成功的资助信息。

区块链的区块都应该包含前一区块的扶贫压缩值和当前区块扶贫详细信息,如果没有前一区块的信息便无法生成下一区块,区块的生成时间顺序以所有节点共识通过时间为准,可帮助扶贫主体或高校贫困生对扶贫资助的溯源查询。

本文中高校精准扶贫的扶贫资助流程如下:一是扶贫主体(国家或企业)和高校贫困生均需在区块链网络中先注册用户,注册后的用户高校贫困生可申请相应等级的贫困资助,扶贫主体可在核实贫困生信息真实性后给予相应贫困资助;二是当高校贫困生发出贫困资助申请时,此申请会被放进区块链扶贫交易池中,交易池已满的共识节点便会从交易池中取出一笔交易,开启交易真实性的验证,若验证无误,则成功获得此笔扶贫交易的记账权和相应地记账奖励,同时向所有共识节点广播此笔交易的所有信息寻求共识验证;三是若区块链上所有共识节点均认同该区块的真实有效性,则可将该区块加入区块链前一区块后面;四是扶贫交易继续按照以上流程可持续进行精准的扶贫资助,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会帮助经过验证的贫困生按照真实的贫困等级获得相应的贫困资助;五是若该贫困生通过扶贫资助后生活水平高于贫困值,区块链上所有节点共识无误后应将此生的贫困信息删除,确保该生精准脱贫。

5 结论

针对高校扶贫出现问题,结合区块链技术,对基于区块链的高校精准扶贫的架构及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基于区块链技术是高校精准扶贫体系和架构的构建,将极大地提升高校扶贫的准确性和效率,进而推动扶贫全局进步与发展,为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大推动力,故本文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下一步将深入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扶贫系统的具体实现及应用。

参 考 文 献

[1]刘永新.区块链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调节——以贵阳市区块链应用实践为例[J].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2017(3):45-53.

[2]储望煜.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扶贫领域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7(9):69-71.

[3]胥爱欢,李红燕.区块链技术在我国金融精准扶贫领域的应用[J].金融理论探索,2017(5):34-40.

猜你喜欢
贫困生区块链精准扶贫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