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探究

2020-05-25 10:47许璐琳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以图导学初中地理教学模式

许璐琳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推行是新教学模式创新的前提。怎样使其变得富有成果,这是广大一线教学工作者需要研讨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导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

關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研究

一、“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1. 它可以直观地说明知识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是突出学生的地理需求。“地图化学习”是指以插图、地图、地理图片、填图等形式,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引导,通过学生们对图片的关注,有效地转移地理知识,从而达到该学科教学的目的。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初中地理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它不仅渗透了必要的知识,而且,还能引导学生们提高对自己所生活的地球的认识。刚开始的时候,初中生还比较倾向于具体思维的形式,而部分地理知识则比较抽象。让他们感到无处下手。而地图让其知识体系结构得到了构建上的启发。“地图对地图”能够系统、客观地揭示地理、气候和文化特征,帮助学生们感受地理事物的规律。

2. 强化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

在地理课上,教师此时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渗透引导因素。初中生学习地理,可能出现知识盲点,对知识无法进行分配,空间意识差。在这个阶段,学生之间的竞争也特别激烈。通过仔细观察,老师试图掌握这些特点。结合地图做一些小游戏,设置学习情景。增加其趣味性。培养他们的地理空间观念。例如,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在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时,教师可以借用地图,让学生填写相应的空白部分。在以前,老师必须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记忆,大约3-5分钟。在那之后,挑选任何一个地图给学生并让其填空。获胜的学生们将以加分的形式获得奖励。这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异常有吸引力,也让学生们增强了空间的概念。同时,巩固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3.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知识和生活两个方面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此外,这也使得学生们的素质得以普遍提升。通过这样的结合,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地理经验。例如,在中学地理《中国江河湖泊》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黄河流向地形图》进行详细分析。引导他们了解“黄河源头、及上游、中下游都流经了哪些地方”。经过自己的钻研,他们明确了“黄河发源于巴彦喀拉山,入渤海”。上中界点为内蒙古入海口,下中界点为河南桃花谷。

然后,学生们将所学到的与所观察到的结合起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东部地区地势低,西部地区地势高,是黄河流向渤海的原因。”提高了其逻辑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

二、具体教学策略

1. 用例子来引导学生

地图以其生动、直观的形式,利用各种地理符号,来表现事物的具体位置、范围、形状、起伏等特征,给学习地图的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它还使课堂效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因为,它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而且,增加了地理课的乐趣。因此,本学科教师应充分发挥地图教学的优势,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也就达到了良好的记忆效果。例如,在“江河湖泊”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举出“中国江河图”和“西南湖海图”来介绍长江中下游的湖泊。然后,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去思考,使其对我国的江河湖泊分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根据地图上的信息学习地理知识

地图是空间数据和信息的重要载体。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地理教学任务,让他们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地图上所给出的隐含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总结,并将课本中所讲解的知识体现在地图上。因此,地图的教学意义绝对值得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还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位置与范围”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老师”,形成小组来共同探索和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们适应小组学习的模式,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去了解不同地区的事物。其中,教师应以既定任务为根,在此基础上,去了解地图上的信息,并利用地图,引导学生们完成任务。

3.来找出解决办法

图例、色彩和注释是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山脉、河流、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等重要信息。因此,在地图导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对地图有更全面的了解,清晰地阅读地图信息,在消化和理解的基础上,解释地理现象和具体规律。这样做之后,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的能力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也会使他们养成逻辑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长江”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长江水系统图”“长江风景图”“长江流域行政区域图”“长江流域气候地图”,初步了解长江的中下游,地理基础,全面了解长江流域的基本情况。为学生的后续地理学习打下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一系列地分析,养成他们的地理思维。

4. 以图片结尾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集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导学型教学模式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实施导学型教学模式,创造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宁.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2017(14):136.

[2]陈伟强.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2017,(6).

猜你喜欢
以图导学初中地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图导学”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巧用“以图导学”,提升复习效率
“以图导学”攻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