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游戏的运用思考

2020-05-26 01:59梅青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性游戏

梅青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艺术类学科,其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小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年龄阶段,在音乐教学中对游戏的运用便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就小学音乐教学中游戏运用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具体的应用路径,希望能够与广大同仁共勉。

【关键词】小学音乐 游戏 趣味性

小学生的年龄通常在8~14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对生活有着特殊的需求,不仅好奇心重,更比其他年龄阶段的孩子爱玩、爱动。为此,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娱乐性需求,唯有从学生的实际娱乐需求出发,推进教学工作,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魅力。这便要求广大小学音乐教师要尽可能利用游戏进行音乐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性十足的课堂上积极自主地学习音乐知识,这对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游戏应用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有着爱玩、好动的天性,这不仅表现在其课余生活中,更表现在其日常课堂学习生活。传统的小学素质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过于被动,无法对学科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其本身应该以实际操练为主的课堂模式更需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挥出来,游戏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爱玩的天性,让师生和生生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以此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音乐作为小学素质教育中的艺术学科,其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音乐基础,对完全没有音乐基础的小学生而言,音乐的理论知识显得格外抽象,在理解起来也比较吃力。为此,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乐于自主探讨和发现音乐知识的特点。在一些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理解,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动作记忆上,进而产生肌肉记忆,这样既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理解,又能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小学生在音乐课上更加注重音乐课堂的授课形式,而带有游戏元素的授课形式完全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诉求,从而在学习中更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三)提升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

小学音乐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在音乐课上逐渐学会如何欣赏音乐,并感受音乐中的美学元素。然而,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美术教育亦提出了发展学生创造力的目标任务,即在音乐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会创造美,使学生的创造力在音乐课上得以彰显。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少许的引导便能够让他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并在音乐课堂积极表现出不可思议的创造力。为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入游戏元素,让学生在游戏化的课堂上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创编,这样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便会不断得到加强。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一)利用游戏讲解乐理知识

若想在音乐艺术方面有所发展,其乐理基础知识夯实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教师一定要做好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乐理知识讲解工作,从乐理基础知识的强化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很多小学生在刚接触音乐课时充满着好奇心,而乐理知识较为枯燥、抽象,若没有做好初期的引导工作势必会影响学生后续对音乐课的忠诚度和对音乐知识的渴望。对此,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游戏环境中感受音乐乐理知识的趣味性,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母鸡叫咯咯》的教学中,其中很多的发音是重复的,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母鸡发出的咯咯声,并让学生们纷纷效仿,通过这种游戏化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更便于学生对抽象的乐理知识进行理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为了能够切实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强调的是,合理的游戏环节能够为课堂增添光彩,从而为学生们营造出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小燕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一些小燕子的照片和视频,并将背景音乐穿插为“小燕子”,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中关于燕子的部分表现出来,当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穿插“小燕子”的音乐,进而提高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并以此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利用游戏培养合作意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不仅能够为课堂本身增添色彩,更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正确的学习思路中前进,进而强化自身的音乐素养。通过游戏教学模式的革新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教师在音乐教育中除了要渗透游戏元素,更要积极引导学生们进行团队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共同参与下分析音乐、理解音乐和欣赏音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更快速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凤阳花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安排小组之间的成员彼此抢唱,用竞赛的方式学习凤阳花鼓,并且对获胜一方,颁发一定的奖品,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更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增进对音乐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四)巧设情景,在游戏中感受音乐

小学音乐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这是强化其音乐素养的基本条件。为此,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游戏的活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知识的奇妙之处。对此,教师需要懂得巧设情景,即让学生在适当的情景中感受音乐,并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从而提升学生感受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要知道小学生的感情是十分丰富的,在音乐教学中若能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景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改变学生在情景中的想象力。此外,学生一旦走进教室创设的情景中后,其自身的情绪亦会产生变化,并能够更深层的对音乐进行理解。例如,在学习《动物说话》一课,教室可以先将音乐教師布置成动物园的样子,并准备出各种动物的道具,当正式上课后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道具进行集体活动,如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在课堂结束后,教师亦需对学生们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如通过讲大象走路和小鸟飞的姿势,来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声音的高低,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音乐知识的基本概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有效地打破了传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不足,更迎合了新课改对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和标准。“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有着爱玩、好动的天性,在音乐课堂上渗透并利用好游戏推动教学工作,能够更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利用好游戏推进教育工作,从而加强音乐教育实效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郑蓓仪.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J].黄河之声,2019,(03) :92.

[2]毕翔.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3.

[3]赵珍珍.论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8,(22):113.

[4]张富莹.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8,(04):206.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趣味性游戏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爆笑游戏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