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文职人员现状、问题及思考

2020-05-26 14:12梁晶晶白宏燕
锋绘 2020年2期
关键词:培训机制影响因素

梁晶晶 白宏燕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文职人员在现行管理下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管理制度方面分析了现有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军校文职人员管理制度、健全培训机制的思考建议。

关键词:军校文职人员;现行管理制度;影响因素;培训机制

随着军改的进一步落地落实,按照习主席和中央軍委的重大决策,我军在军委机关部门、诸军兵种、各战区、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等,都不同数量地设置编制了诸多文职人员的岗位。在笔者身处的军队院校,深感文职人员将在高等院校的科研专业技术、教学岗和一些行政岗位逐渐成为重要力量,这个队伍的存在与发展对于推动国防军队建设深入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实行文职人员制度方向正确、成果初显、前途光明。2017年9月,军委正式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内容涵盖文职人员的职能定位、身份属性、岗位设置、使用管理、待遇保障等10个方面。《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军文职人员管理走上法制轨道。军队的特殊性要求军队文职人员,特别是军校文职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和学历、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品质,熟悉了解、努力适应部队。但由于现行的文职人员管理制度主体框架还不够配套,有的制度规定比较原则笼统,缺少细化配套制度,有的还处在空白状态,不同单位在执行现行制度上也存在不够统一、不够精准和不够到位的问题,同时,一些已经进入文职人员队伍的人员,也存在着“水土不服”“有劲儿使不出”“待遇困扰多”等的问题,导致他们难以在现有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特长和水平,为间接地影响到军队后续文职人员队伍的高质量引进和壮大发展,重视和解决现存问题是军队人才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

1 军校文职人员在现行管理下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身份认同难

2017年底颁布的新《条例》对文职人员身份做了明确,这有助于文职人员强化职业认同和明确身份定位。《条例》中规定了文职人员是军队人员而并非一般社会从业人员。文职人员虽然不是现役,不着军装,但在任职条件、权力和义务等,接近于现役人员的特殊要求,是实实在在“不穿军装”的军队人员,可喜的是,为了强化军队意识、加强统一管理,军委统一为文职人员定制了专门的服装,有效激发了文职人员的军事职业属性。相较而言,在新《条例》明确之前,由于军队院校主要以军人为主体,文职人员只是“小众”,一些领导和机关同志对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还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对文职人员的身份定位偏差和认识不足,有的军人另眼看待身边的文职人员,一些文职人员在这种环境下也容易看低自己的价值和定位,甚至产生“低人一等”的错觉,再加之文职人员本就缺乏从军经历,对军队了解有限,很难与军队包括学员、士兵等产生共鸣,也把自己当成了局外人或是非主流人群。近些年来,特别是《条例》和相关政策出台后,随着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文职人员在军队院校人员编制中的数量明显加大,这支队伍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许多文职人员的职业归属感也在明显加强,但作为一个较为新生的存在,文职人员离真正实现强烈职业认同感还有一定距离,还需各方一起共同努力。

1.2 主动离职率偏高

近年来,军队不断扩大招聘文职人员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文职人员招聘的规模以及人数也在增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优秀人才甚至稀缺人才来到军队。然而,目前现有文职人员离职率偏高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根据王炀的调查研究,离职率高主要集中在三种类型的文职人员身上,首先是双“新”人员,主要是指在入职三年内或晋升中级三年以内的人员,甚至出现不足一年即离职的情况。其次是高校应届毕业生离职率高。在军队院校中从高校直接招聘的毕业生的离职率相对较高,他们出于对于军队的热爱或好奇,加入了文职人员的行列,但由于军队生活严格有序受约束的生活令他们难以适应,一些做出“改弦更张”的决定,离职率甚至要远高于社会流动的人才。另外,高学历人才也有较高的离职率。近些年来,军校的文职人员大都呈现出以本科为起点、硕士以上学历为主流的招聘趋势。但随着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再加上物质和精神待遇上的模糊或者不如意,也呈现出来学历越高离职率越高的现象,为军校文职教员队伍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1.3 职业发展受限多

许多军队院校在文职人员考评、晋升政策上与现役军人一把尺子量到底,这个出发点是积极的。但由于多数政策是基于军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许多评价指标难免出现更适用于现役的问题,一定程度挫伤了文职人员的积极性。这种管理上的问题就很容易造成文职人员晋升难度大,空间小,比如一开始条例规定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研究生学历两年就能评讲师,后来变成三年,但有些部门对于政策研究不够,就根据自己的判断,导致了有人四年以上才能评,人为调控晋升速度。各个学校和存在不同的差异性,比如有的军校改革期间现役停止调职调级,非现役也跟着停了等情况。虽然政策越来越好,但是相关部门执行却走了样,也间接导致了文职人员产生不解或焦虑,影响了职业发展。此外,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相关的福利保障也不够健全,比如住房公积金标准,养老保险标准还有些模糊,有的还没有明确的政策保障,有的跃然出台具体政策,还没能很好的去执行落实,导致在改革期间文职人员实际利益有时得不到良好的保障、没有很强的职业安全感,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有的人就选择离职去其他更有保障的工作,特别是高学历人群,对军校师资造成了一定损失。

2 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

2.1 国家和军队相关政策衔接不够导致定位不准

根据《条例》第二条,文职人员在军队和社会生活中,依法享有国家工作人员相应的权力,履行相应的义务;第五条,军队建立与根据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制度相衔接、具有比较优势的文职人员管理、保障制度和机制。这些条款都表明了,文职人员的政策一般是参照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制定的,但是还是没有具体到参照具体哪一条的程度,定义相对模糊,相当一部分都是需要学校自己在大的框架内,不触犯原则的条件下,自行规定,没有统一的规范。2019年6月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保险待遇,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有相当一部分具体的规定是公务员系统外的人都不够熟悉的,特别是军队体系相对独立,相关政策交流也比较少,即便有专人负责文职人员工作,也是比较难去公平兑现条例中提到的人员定位待遇要求等。比较明显的就是社会保险缴纳、医疗住房等方面,可以说衔接上遇到了很多的具体的问题,再加上现在新由现役转改的文职人员也有单独的政策,同样一些部分也是参照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要求,这些都导致在执行时,出现衔接困难的问题,降低了工作效率,也让在岗的文职和准备转改的现役人员有后顾之忧。

2.2 管理制度不够具体导致执行不力

目前施行的《军队文职人员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对文职人员的管理制度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规定,总体科学合理,且更为人性化。但由于文职人员在军队起步较晚,身份特殊,在制度執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无章可循的情况。

一是《规定》中很多制度均为参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有关规定执行,但具体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相关规定各有不同,具体参照什么,无从知晓,导致制度很难落地落实。

二是一些管理规定还不够具体,又没有实施细则作为参考,导致政策解读空间大。如《军队文职人员聘用合同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对聘用合同规定如下:“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为3年至5年。流动性强、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要求不高的岗位,聘用合同期限为1年至3年。”但没有明确具体哪些岗位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要求不高,各院校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可操作空间大,如果实行一刀切,全部按照最低标准执行,那对文职人员的心里稳定性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2.3 执行者对政策理解偏差导致落实不到位

文职人员的各项管理涉及政工部门、后勤部门、具体用人部门等。有些政策制度还需要与地方部门对接,各部门的协同配合程度和管理人员对政策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制度的落实情况,目前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有关部门之间相关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对接困难,对于文职人员的政策重视程度不够,或文件下发不够及时,传达不够到位,有些方面缺乏具体指导性文件,导致有的规定没有相应的部门接手,没法落实。

二是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大部分为现役军人,对文职人员制度了解还不够,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够强,比如需要参考地方事业编制的内容无从下手,可参考的例子也不多,导致管理制度落实难度大,基本的权益保障困难。部分管理人员,对于新的政策不熟悉,制度执行中按照已有习惯,对文职人员的管理照搬现役军人的管理方法,导致制度落实有偏差。

3 针对文职教员现行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3.1 进一步健全完善文职人员管理制度

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对调研中反应出来的问题加以重视,并对相关制度政策进一步细化和调整。调研对象重点关注涉及文职管理的各管理部门业务人员、文职人员(特别是有院校工作经验的老文职人员)等,通过现有座谈、再加上调查问卷以及问题信箱等方式,避免流于形式,及时对文职人员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或困惑有所掌握,并逐步推进问题的解决,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同时,针对执行中细化问题设立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使同一个地区和范畴的单位在落实时有法可依。

3.2 进步加强对文职人员政策制度的宣传普及

加强现有文职人员政策制度的在军内外的宣传和推广,定期组织文职人员政策培训和政策巡回宣讲,特别是让各院校各级领导和机关负责人员熟悉最新的政策,同时把新出台的政策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向现有的文职人员及时告知,比如政策解读的官方书籍普遍分发,建立官方答疑机制,便捷有效的渠道联系到政策解读的权威人士解答,有疑问和争议时能比较提供统一的执行方案,抓准文职人员的定位,优化管理,确保制度有效落实。

3.3 进一步健全文职人员的培训机制

军校文职人员按规定都有机会参加岗前培训,但对于培训的内容和时间各兵种各院校要求有一定的区别,需要进一步针对其岗位特点和需求,完善岗前培训的内容,除了军事训练和政治思想学习,还需要加强军校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部队的现状的讲解,加深对部队政策制度的了解,以便更好的适应军队环境。其次,要完善轮训和增加去各大军地院校继续深造的机会。对于在职多年的文职人员来说,不断地学习和深造对其工作的进步也是很重要的,提供更多去军地高校读研、读博和短期培训的机会,甚至相关专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这样既能提高文职人员的全面素质,又能满足文职人员的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愿望,也有利于院校师资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此外,因为文职人员的特殊性,对军队特别是基层部队的情况知之甚少,尤其对于院校的文职教员,需要培养更好的适应部队的军校学生,这就需要文职教员也能有更多机会去基层调研或代职,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部队的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科研与部队需求更贴合。

总之,文职教员作为未来军校建设和军队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逐步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问题,进一步完善文职人员管理制度,让他们的思想越来越稳定,队伍越来越蓬勃发展,对于军队院校乃至军队的整体建设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正.试探文职队伍教育管理和培养使用[J].小说月刊,2018,(8).

[2]任纪象.强化文职人员职业认同的四个维度[J].政工学刊,2018,(8).

[3]王炀.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离职现象的回顾与反思[J].经济研究导刊,2018,(10).

[4]刘金妹.加强军队院校文职人员教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对策[J].新一代,2018,(12).

猜你喜欢
培训机制影响因素
新疆兵团农牧团场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研究
军事院校非现役文职教员队伍建设探析
企业营销人员培训机制研究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现代合同管理的重点及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