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安宁区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探究

2020-05-28 13:47王晓盼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融合发展旅游业

摘 要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大众休闲度假需求的持续攀升,农业和旅游业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当前,实现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以农业为主题、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底蕴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已成为推进安宁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須要深刻认识其长期性和复杂性。基于此,介绍了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优势,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特色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5.057

近年来,在新的历史机遇下,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借力“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安宁区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持续提升,当地的桃产业也被赋予了经济开发、生态建设以及文化拓展等多重应用功能,成为解读安宁的形象名片。

1 安宁区农旅融合发展现状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是一个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的城区,是全国十大产桃基地之一,因盛产蜜桃而名扬国内外,素有“十里桃乡”之美誉。近年来,安宁区充分发挥特色桃品牌优势,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平台,坚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和天斧砂宫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强化安宁桃品牌效应,打造了“桃花源”式的都市休闲中心。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品牌,安宁区在积极创建仁寿山生态文化国家AAAA级综合性旅游景区的同时,着力打造黄河湿地旅游板块、仁寿山民俗旅游板块、九州台人文旅游板块、大青山运动旅游板块、园区工业旅游板块、科普旅游板块、滨河风情旅游板块、商贸购物旅游板块等八大旅游板块。当地相关部门以八大旅游资源为依托,把安宁打造成了兰州周边最具特色的城郊文化旅游区和最佳城市休闲目的地。

同时,安宁区以仁寿山“十里桃园”为背景,以“兰州桃花旅游节”为抓手,策划开发了一批以农家乐、鲜果采摘和乡村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迈出了“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新步伐;安宁区还连续举办了36届兰州桃花旅游节,搭建了农旅发展平台,目前俨然成为集旅游推介、文化交流、农产品展销、招商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节会,节会期间举行的蟠桃会、音乐节、书画展览、啤酒节等活动,引导广大游客更好地体验景区的旅游特色,提高了安宁“桃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2 安宁区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

2.1 气候条件优良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位于中温带气候区,内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8.9 ℃,年降水量349.9 mm,年蒸发量1 664 mm,年日照时间2 476.4 h,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特别是在盛夏、初秋时节,安宁区气温稳定,十分舒适。当前,安宁区已成为酷暑时节的热门避暑地。

2.2 旅游和文化资源丰富

作为兰州市的西大门,安宁区在汉唐时就已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安宁区人文资源荟萃,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四库全书》馆、兰州国学馆、彩陶博物馆、文溯阁、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等人文资源;有天斧砂宫、仁寿山、火焰山、凤凰山、大青山、九州台等自然资源;也有汉武侯马亭、沙井驿驿站、沙井堡、金城第一堡等历史古迹;还有麻姑拜寿、古堡风云等美丽的传说。同时,当地还汇集了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兰州太平歌、蜡果制作技艺、剪纸、刺绣等19项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安宁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2.3 农业资源独特

桃是安宁旅游最鲜明的特色。安宁区因盛产白凤桃被誉为“中国仙桃之乡”,并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白凤桃肉质细腻柔软,蜜汁甘甜丰富,荣获“中国十大名桃”的称号,并在2018年“秦安杯”全国蜜桃大赛中荣获“金奖”,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目前,当地白凤桃已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安宁区现有桃种植面积超过133.33 hm2,桃品种24个,桃农总户数近1 700余户。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品种的大力推广,安宁桃身价不断上涨,平均每667 m2收入已超过2万元,桃农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安宁区农业种植土地逐渐减少,为扩大桃种植面积,安宁区加大投入,深入实施桃子上山进沟工程,沿山、沿沟、沿河、沿路种植了山毛桃、碧桃、中华丽桃、菊桃等10多种桃树,目前桃种植面积已经扩大66.67 hm2以上。

3 农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融合形式单一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目前主要以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大众化项目较多,精品项目较少,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强,融合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当地产业延伸能力较弱,产业项目缺少互动性、体验性,游客多观光,少消费,盈利差,农旅融合面临发展后劲不足。此外,当地还缺乏技术、人才以及相关政策支撑,因此农旅融合程度不高。

3.2 基础设施滞后

安宁区景区服务中心、农家乐、民宿的经营管理模式还属于粗放式,配套设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各项服务能力不足,旅游从业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较为缺乏,游客体验满意度不高。特别是桃花节和白凤桃采摘高峰期,周边城市的游客较多,当天返程困难,景区乐都难以提供环境舒适、价格合理的酒店和民宿。

3.3 农旅融合特色不足

安宁区对农业和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农旅融合还停留在浅层次、表面化的桃果采摘和观光旅游上,农旅融合项目缺乏其他配套性、附属性商品的开发补充,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3.4 农旅融合主体不力

农旅融合过程中普遍缺乏领军式、有实力的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阻碍了农旅融合的进程。目前,安宁区正处于城中村改造的过渡时期,大多数年轻人都离家外出打工,留守人口中老年人和孩子居多,他们缺乏足够的市场意识、文化水平和农业技术,对发展农旅产业积极性不高,难以参与产业融合大潮。

4 推进安宁区农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4.1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配套能力

抓住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机遇,整合资源,利用各方面资金和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模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道路、旅游接待、旅游服务等建设水平,建设特色餐饮、娱乐、购物、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1]。同时,当地还应充分突出区域重点,推进农村环境的优化、美化。

4.2 科学规划定位,统筹布局

政府应从全区农旅融合的资源和产业现状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合力量、明确定位,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和安宁区统筹发展的思路,研究制定农旅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对前期论证、规划布局、产业定位、组织实施等环节进行明确和规范[2]。

4.3 塑造全域品牌,彰显体验特色

围绕季节和市民消费趋势,重点突出安宁区的桃花、白凤桃和农家乐,大力开发四季旅游产品,开发互动性强、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吸引附近省市的市民前来旅游度假。继续围绕兰州桃花旅游节举办各类节会、赛事,应用线上营销和自媒体传播等方式,形成贯穿全年的宣传声势,全面展示和树立安宁区优质农产品和特色旅游业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安宁区知名度,展现安宁魅力。重点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提升农业旅游业发展品质,辐射带动地方农旅融合产业发展。培育、扶植一批经营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乡村休闲旅游企业,强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休闲旅游发展整体水平提升。

4.4 挖掘农旅产业潜力,做好元素融合

在农旅产业的融合过程中,需要农业提供资源,旅游业提供服务,形成以农兴旅、以旅强农的良好势态。安宁区要着力挖掘农耕文化、桃福寿文化、生态文化等多元文化内涵,延续历史文脉,创新旅游产品,把田园风情、鲜果采摘和乡土味道等农业资源联合打造成旅游资源,体现自然美、人文美;要延长产业链,充分发挥加工业在桃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促进加工转化升值,生产桃罐头、桃果酱、果脯、速凍桃片等产品,提升桃产业附加值;在安宁区田园综合体建设中,规划一些有一定规模、较好创意、较高档次的项目,使其成为兰州市农旅融合的龙头[3]。

参考文献:

[1] 侯晓秀.农旅融合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崇信县农旅融合发展构建美丽乡村建设探析[J].甘肃农业,2019(11):73-75.

[2] 张莞.做好“农旅融合”这篇新文章[J].人民论坛,2018(32):88-89.

[3] 蒋渝.重庆农旅融合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7,18(5):7-8.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20-01-15

作者简介:王晓盼(1987—),女,甘肃民勤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E-mail: 364954482@qq.com。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融合发展旅游业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