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5-29 18:40刘卫海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刘卫海

【摘 要】目的:观察探究采取鼻窦内镜法临床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36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人为样本进行研究。根据完全化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n=67)与对照组(n=69)。比较2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65例(97.01%)治疗有效;对照组56例(81.16%)治疗有效。观察组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观察组共计发生5例(7.46%)并发症;对照组共计发生16例(23.19%)并发症,观察组明显发生情况更少(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应用鼻窦内镜治疗方案效果更佳,能够提高治疗有效性,减少发生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建议临床应用该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病人。

【关键词】鼻窦内镜;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

医院耳鼻喉科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就是鼻窦炎鼻息肉,该疾病临床治疗难度高,常规手术治疗是目前为止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被临床广泛应用,但该方案效果却不尽人意,并存多种并发症,不利于病人迅速康复[1]。微创手术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融入到了耳鼻喉科中,收到了医生的重视,鼻窦内镜即为其主要表现,用于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病人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效果。本文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36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人为样本对2类不同手术方案进行对照研究,以期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现分析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36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人为样本进行研究。根据完全化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n=67)与对照组(n=69)。其中,观察组由35例男性与32例女性组成,年龄均在25-77岁间,中位年龄(37.31±5.53)岁。对照组由38例男性与31例女性组成,年龄均在24-77岁间,中位年龄(37.54±5.62)岁。2组资料没有较高差异(P>0.05)。

纳入标准:CT检查联合内窥镜检查后病人诊断确认疾病为鼻窦炎鼻息肉,病人满足手术治疗条件。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系统性重度疾病,存在神经性疾病,存在沟通障碍,存在认知困难。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给予常规术后护理。

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前3d根据病人生命体征为其提供适宜剂量的抗生素,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术前30min为病人注射立止血。以影像学检查的方式检查、扫描病人病灶及其周围情况,全面了解病人病灶影响。麻醉发生效果后,实施手术。对于鼻窦炎病人,若病人鼻中隔有偏曲,实施矫正手术;若病人中鼻甲气化,实施鼻道手术。对于鼻息肉病人,应先切除坏死组织,结合使用Messerklinger技术,开放上颌窦,需要注意的是,开放对象、范围等应结合病人情况确定。术后给予病人电凝器止血法,用海绵填塞等。术后密切监测病人眼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48h内去除全部病人术腔填塞物,并每日冲洗、清洁术腔,持续3个月,之后使用抗生素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

1.4 疗效判定

观察对比2组病人治疗效果:显效表现是症状消除,窦口开放优良,没有脓性分泌物质;有效表现是症状减轻,窦口开放良好,存在少量脓性分泌物质;无效表现是症状并未消除,窦口开放不良。显效与有效均录入总有效。

观察统计2组病人并发症情况,主要为粘连,包括筛窦腔粘连封闭、鼻中隔中鼻甲粘连、鼻中隔下鼻甲粘连以及中鼻甲鼻腔外侧壁粘连,症状发生例数越少治疗疗效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分析资料,计数资料,如治疗效果、并发症等,以数(n)、率(%)表示,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65例(97.01%)治疗有效;对照组56例(81.16%)治疗有效。观察组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共计发生5例(7.46%)并发症;对照组共计发生16例(23.19%)并发症,观察组明显发生情况更少(P<0.05),见表2。

3 讨论

医学领域,科技时代、知识时代的重要福利之一就是医疗技术、工具的发展,鼻窦内镜就是本时代下医学领域创造的重要治疗人类耳鼻喉科疾病的重要产物。就鼻窦炎鼻息肉疾病而言,手术是最关键、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鼻腔组织极为脆弱,往往手术难度较高,医生需要轻柔地完成一系列手术步骤,同时注意做好术后防范[2]。相较于常规手术来讲,鼻窦内镜手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清晰、开阔的视野,防止医生忽略隐蔽位置,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例如,在术前通过计算机扫描,进一步观察病人病灶情况,让医生做到术前心中有数;在术中,辅助医生清除坏死组织,防止破坏健康组织,最大程度上减少病人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在术后,加强观察,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防范工作,增强临床疗效。需要注意的是,鼻窦炎鼻息肉病人术后存在疾病复发风险,对此,必须重视及时处理肉芽、囊泡等,避免復发。本研究结果:观察组65例(97.01%)治疗有效;对照组56例(81.16%)治疗有效。观察组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观察组共计发生5例(7.46%)并发症;对照组共计发生16例(23.19%)并发症,观察组明显发生情况更少(P<0.05)。综上,表明鼻窦内镜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吴华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1):153-154.

潘喜荣.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05):543-545.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