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护理门诊管理与护理实践现况调查

2020-05-30 08:52胡茜茜
上海护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闵行区社区卫生专科

栾 伟 ,朱 珠 ,杨 瑛 ,孙 瑛 ,程 佳 ,胡茜茜 ,曹 莹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上海 201112;2.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 201101)

护理门诊是执业护士独立开设的门诊,是一种正式的、有组织的卫生保健服务提供形式,可满足就诊者及其家庭在护理方面的健康需求[1]。我国从1997年开始陆续开展了护理门诊的工作,目前在大型医院开设较多,主要分为治疗类和健康咨询类护理门诊。如何在满足对护理门诊的社会需求的同时,逐步建立规范的专科护士准入制度、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注册护士的处方权建立等都还有待完善。本研究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护理门诊开诊情况、主诊护士基本情况、对自身专业价值的认识等,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护理门诊的管理与发展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8年7—10月,对上海市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21家,包括公立二级、三级医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的护理门诊主诊护士、医院主管部门(护理部、医务处或门诊办公室等)管理者共184名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内容文献并咨询多名相关护理管理者和专家,自行设计“护理门诊管理与护理实践现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主诊护士基本信息;护理门诊基本信息,包括开设年限、挂号名称、年门诊量、服务时间、收费情况、门诊性质、诊室环境、出诊频率、服务形式、建档情况、门诊服务内容;护理门诊就诊患者信息;主诊护士对自身专业价值的认识;所在机构的护理门诊开设现况;管理者对护士开设护理门诊的看法。

1.2.2 资料收集方法由研究者及经过统一培训的区域内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负责护理门诊的护士长或上级部门管理者负责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共发放主诊护士问卷126份,管理者问卷58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描述。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上海市闵行区护理门诊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上海市闵行区护理门诊基本信息

2.2 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门诊情况见表2。

表2 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门诊情况

2.3 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诊护士情况见表3。

2.4 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诊护士对自身价值的评价见表4。

表3 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诊护士情况

3 讨论

3.1 公立医疗机构护理门诊开设特点表1显示,上海市闵行区目前独立专科护士护理门诊中,PICC门诊、内分泌糖尿病门诊、伤口、造口门诊、风湿疾病门诊等护理门诊年护理门诊量均超过500例,护理门诊开设呈现专科化、专病化状态。该结果与1项我国涉及330家三级医院护理专科门诊实践现状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2]。本研究显示,目前被调研各单位大部分护理门诊的主诊护士均由相关专科护士承担,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诊护士在学历、职称、护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二、三级医院护理门诊主诊护士中63.2%暂无相关任职专业资格证书,远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目前,我国尚无护理门诊执业护士的资格认证[3],田发秀等[4]研究显示,护理门诊出诊护士资质有待提高,以提高护理门诊质量。需尽快建立主诊护士规范化培训,护理门诊运行机制与准入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与统一,以提升护理专业化水平。

3.2 护理门诊绩效考核和护理质量安全考核制度有待完善表2显示,上海市闵行区近50%的护理门诊无绩效考核制度,未体现出主诊护士在护理门诊中所做出的成绩[5]。护理门诊护士工作量无法与薪酬挂钩,难以调动护士积极性,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显示,绩效考核用于门诊护理管理能改善门诊护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6]。同时,护理质量安全考核制度亦未形成规范,二、三级医院护理门诊均具有质量考核内容,但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门诊暂无质量考核。有质量考核的医院中,考核主管负责科室在不同医院情况也不尽相同,集中在医务处、门诊办公室、护理部等,无统一标准。考核内容也以医院内部自行规定为主,其中有2家医院选择以满意度测评作为考核指标;2家医院选择以健康教育情况作为考核指标;另2家医院选择以主诊护士的质控质量作为考核指标,其他医院分别选择门诊开诊时间、工作纪律、宣教方案等作为考核指标。各类医疗机构护理门诊,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门诊均需进一步完善专科护理门诊绩效考核机制和质量控制体系[4]。

表4 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诊护士对自身价值的评价

3.3 护理门诊的开设有利于护理人员实现自我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专科护士通过自身努力承担护理门诊的工作后,对于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专科护理、护理服务的认知均有肯定的认可。这与多项关于医护人员对开设专科护理门诊态度的研究结果一致,专科护理门诊的开设使医、护、患三方均受益,并能体现出护理学科的学术地位和技术实力[7]。同时,护理门诊主诊护士希望能得到进一步的支持,如完善的就诊流程、就诊环境;完备的信息系统支持、甚至护士处方权的实施等,从而进一步激励专科护士,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升专科业务水平。

3.4 护理门诊在管理上存在主诊护士处方权限制的问题护理门诊的患者需有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付费,在整个护理门诊的就诊过程中增加了患者的往返,不利于患者的就诊体验[8],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护理门诊的发展。基于护理专科门诊服务内容和特性,护士处方权是适应当前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有效措施[9]。研究显示,拥有处方权的护士能够更好地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够给患者带来便利,减少患者住院率或住院时间[10]。1项对1 181名护理专科门诊出诊护士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69.3%的护士认为没有处方权是在门诊实践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障碍[11]。目前,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护士拥有处方权,而我国仅有少数省份的护士处方权得到推行,如安徽等[12-13]。明确护理门诊护士处方权的权限和资格,在法律上予以保护,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护理门诊护士拥有处方权并不是要代替医师开具处方的职责,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我国应尝试施行护士处方权,并建立相应的法律条款[14],由专科护士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实施开具处方,包括药物及非药物处方[15]。

4 小结

多项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护理门诊的开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结局,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16],有利于满足和解决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多元化需求,拓展护理工作范围与职责,提升护理专业化水平,同时符合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的需求,体现了专科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有助于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而规范、科学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是护理专科发展的有力保障[17]。上海市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护理门诊的开设呈现专科化、专病化,应尽快培养具备出诊资质的专科护理人员,不断完善专科护理门诊的质量控制体系,循证、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指标可规范专科护理门诊的运作;早日形成护士处方权的设置与管理办法,以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护理门诊的管理与发展。

猜你喜欢
闵行区社区卫生专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实验小学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2017年闵行区“四季风·人文美·修身行”市民修身行动计划
2017年闵行区“四季风·人文美·修身行”市区修身行动计划
2017年闵行区“四季风·人文美·修身行”市民修身行动计划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上海推“1+1+1”基层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