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次要人物

2020-05-30 10:48刘传菠
学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赵王秦王

刘传菠

摘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既有司马迁着力塑造的蔺相如和廉颇,也有赵王、缪贤和秦王等次要人物。这些形象也是鲜活立体的,只因为着墨较少而常被忽略。结合这三个人物的身份背景,可以充分挖掘文本内涵,感受其形象魅力。

关键词:《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缪贤;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位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的笔下大放异彩,名垂千古。而作品中因着墨较少而常被忽略的几位次要人物形象,也是鲜活立体、值得回味的。

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赵王就是历史上的赵惠文王。赵惠文王是赵国历史较有作为的君王,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大,“尝抑强齐40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战国策·赵策三》)。本文就是赵惠文王十六年至十八年之间发生的故事。

面对强大秦国的威逼利诱,赵王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乾纲独断,而是召集诸大臣商议,讨论的结果让他陷入两难的境地:给还是不给。给是物质上的被动,白白地被欺骗;不给是道义上的被动,留给了秦国攻打赵国的理由。还有就是派谁去回复秦国。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宦官缪贤站了出来,他推荐的是自己的门客蔺相如。倾听了缪贤一番陈述后,赵王准备召见这位宦官的门客,这是赵王任人唯贤的前提条件。接着,赵王亲自上阵对蔺相如进行面试考核,考察蔺相如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把朝堂之上的问题抛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果然不负众望,提出了“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完璧归赵”的建设性方案,解除了赵王的两难处境。赵王决然的派遣相如西入秦国,为蔺相如完璧归赵创造了条件。此处虽对赵王着墨不多,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从谏如流的开明君主形象。

当蔺相如不辱使命从秦国归来之时,赵王不囿于门第和出身,毅然提拔相如为上大夫。战国时期,诸侯国的爵位分为卿、大夫和士三个等级,上大夫是大夫中较高的官阶。蔺相如凭借过人的胆识和超人的智慧得到赵王“火箭式”的提拔,一跃成为赵国的显贵。这正是赵王赏罚严明、任人唯贤的具体表现。

渑池相会之前,赵王是恐惧的,“赵王畏秦,欲毋行”,他的这一举动遭到后世的诟病,认为他是一个胆小怕事、毫无胆识和谋略的君王。我们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综合考量,渑池会是在秦国节节胜利、赵国节节败退的前提下举行的。秦强赵弱是不争的事实,并且“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面对一个“虎狼之国”且又不讲信誉的国家,赵王的生命确实没有保障。从谏如流的赵王还是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廉颇和蔺相如认为“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当个人的生命和国家的尊严摆在面前时,赵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一个“遂”字表现出他决然的神态和准备为国献身的壮志。廉颇送别之时,司马迁用了一个“诀”字,这个字很有深意,赵王此去很有可能一去不回,廉颇才提出了“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的善后事宜。在此,读者只看到了一个以社稷为重、遇事沉稳、考虑周密的廉颇,却忽略掉在廉颇身后的赵王。在个人安危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刻,赵惠文王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国事为重,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一位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国君形象跃然纸上。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王处处以国事为重,他虚怀纳谏,知人善任,破格任用名不见经传的蔺相如;他不卑不亢,舍生忘死,决然奔赴渑池之会,展现了一代明君的风范。

缪贤

因为和氏璧的缘故,赵国和秦国关系紧张了起来,正当赵王一筹莫展之际,宦官缪贤站了出来,力举蔺相如,他认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他为什么如此坚决地举荐蔺相如呢?缪贤曾因有罪准备逃到燕国,结果被舍人蔺相如制止,蔺相如对他说明缘由,并告诉他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缪贤被赵王赦免。通过这件事,缪贤认为蔺相如是出使秦国的不二人选。表面上看是一次普通的举荐,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缪贤身上很多的人性光点。

首先,冒死推荐之举。为了打动赵王,缪贤竟然把自己通敌叛国的想法说出来,不顾自身的安危,不惜贬低自己、加罪自己来抬高蔺相如。如果赵王小肚鸡肠,怪罪下来,不但他自身难保,就连窥测圣意的蔺相如也脱不了干系。缪贤冒着叛国和欺君之名举荐蔺相如,其拳拳之心不言而喻。

其次,识贤报恩之情。缪贤举荐蔺相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蔺相如确有才能。他能体察人心、洞悉人性。缪贤也有认贤识才之能,通过一件事情就能认识一个人的能力,明朝陈懿在《读史漫笔》中感叹:“缪贤识鉴贤于平原君多矣!”二是报答恩情。如果没有蔺相如,缪贤很有可能命丧黄泉,所以缪贤才会冒死举荐自己的恩人。

第三,忠君爱国之心。国家生死为难之际,当朝堂之上的群臣一个个哑口无言,束手无策之时,一个宦官竟然站了出来。他本没必要参与国家大事完全,而且还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但在国家利益面前,缪贤抛弃了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缪贤的拳拳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王就是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是秦国在位最长的君王,他重用文臣武将,在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秦国正是在他的治理下奠定了统一六国的趋势,翦伯赞曾这样说:“昭王末年,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可以说如果没有秦昭襄王的励精圖治,秦王嬴政一扫六合的壮举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秦王在文中直接或间接出现了三次,且每一次出现呈现出他不同的性格特点。

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不胫而走,其他国家都没有什么反应,只有秦王率先出击,这显示出了他有很强的政治嗅觉,并提出了以城易璧的外交主张。先不说这十五座城池与和氏璧是否等价,从这一外交主张上就可以看出秦王心思的缜密。

秦国想以十五城易璧,单从秦国的角度思考,无非会出现两种结果:如果得到和氏璧,秦国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毁约,不承认约定的存在,张仪的六百里变为六里已广为所知,后文可知的确秦王无意予城,蔺相如说秦国“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如果得不到和氏璧,秦国就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利用诸侯道义谴责赵国,甚至还可以此为借口攻打赵国。也就是说赵国予璧与否,秦国都能得到好处,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秦王的老辣和睿智。

秦王真正出场是在秦国的朝堂之上。蔺相如在朝堂上怒发冲冠、持璧睨柱、据理力争,丝毫没有把秦王放在眼中。面对咄咄逼人的蔺相如,秦王表现得却十分镇静,他的形象已被蔺相如的光芒所掩盖,我们看到的是机智和勇敢的蔺相如,却没有看到沉稳和理智的秦王。秦王要的是和氏璧,而不是蔺相如的性命,既然和氏璧已经不在秦国了,即使杀害蔺相如也于事无补,反而让自己背上一个滥杀无辜的罪名,无论在政治上还是道义上都很被动,这样做是很不划算的,秦王心里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最后“礼毕而归之”,显示出秦王的胸怀和气度。

秦王第二次的出场是在渑池之会上,渑池之会是在秦国对赵国占有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召开的(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但这次会盟让蔺相如大放异彩,其他人都成为了背景。他凭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解国家于倒悬,给赵国赚足了面子,让不可一世的秦王颜面扫地。秦王为什么没有发作?除了赵国有充分的准备(内立太子,外盛设兵)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军主力正攻打楚国,无暇顾及渑池之地。不能说秦王是胆怯或懦弱的人,恰恰相反,这正是他大智大勇的表现。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秦王并没因个人的荣辱破坏国家的战略目标,为了国家他可以不顾惜自己的颜面为赵王击缶,此正是一位英明君主的表现。

秦王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不凡的胸襟气度和隐忍的高贵品格让秦国进一步发展壮大,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的强有力的基础。

在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们不能忽略这些人物,正是他们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才使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位历史人物更加光鲜艳丽。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

[责编芮瑞]

猜你喜欢
赵王秦王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首届“赵王杯”全国小小说征文启事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赵王骨折
赵王骨折
无出其右
蔺相如说话前后矛盾吗?
再議新疆吐魯番出土“秦王鏡”
《将相和》缩写
小“恐”成像,观微知著
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