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粮食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6-01 07:24陈良坚
中国种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玉林市播种面积总产量

陈良坚

(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科院玉林分院,广西玉林 537000)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玉林市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30 万hm2左右,单产7333kg/hm2,年稻谷产量在220 万t 左右,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所产大米久负盛名[1]。目前,玉林市辖3 区1 市3 县,总人口717.3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6.58万人,是广西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人多地少,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随着玉林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及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滑,粮食安全问题令人担忧。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经济发展全局,促进本市粮食持续、稳定发展是一项持久性工作。

1 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及稻谷最低收购价现状

1.1近年来广西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现状2015 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05.93 万hm2,粮食总产量1433.2万t。2016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02.36 万hm2,比上年减少3.57 万hm2,同比下降1.2%,粮食总产量1419.0 万t,比上年减少14.2 万t,同比下降1.0%。2017 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97.62 万hm2,比上年减少4.74 万hm2,同比下降1.6%,粮食总产量1370.5 万t,比上年减少48.5 万t,同比下降3.5%;2017 年晚造因受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影响,水稻减产严重。2018 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280.21 万hm2,比上年减少17.41 万hm2,同比下降5.8%;粮食总产量1372.8 万t,比上年增加2.3 万t,增产0.2%。2019 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74.7 万hm2,比上年减少5.51万hm2,同比下降2.0%,粮食总产量1332万t,比上年减少40.8 万t,同比下降3.0%。

1.2近年来玉林市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现状2015 年玉林市粮食播种面积31.73 万hm2,粮食总产量185.6 万t。2016 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1.48万hm2,比上年减少0.25 万hm2,同比下降0.8%,粮食总产量184.9 万t,比上年减少0.7 万t,同比下降0.4%。2017 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1.02 万hm2,比上年减少0.46 万hm2,同比下降1.5%,粮食总产量176.69 万t,比上年减少8.22 万t,同比下降4.4%。2018 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8.95 万hm2,比上年减少2.07 万hm2,同比下降7.5%,粮食总产量163.27万t,比上年减少13.4 万t,同比下降8.2%。2019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8.35 万hm2,比上年减少0.6 万hm2,同比下降2.1%,粮食总产量158.64 万t,比上年减少4.63 万t,同比下降2.8%。

1.3最近几年来稻谷最低收购价情况从表1 水稻最低收购价来看,粮食收购价一直走低,种粮效益甚微。在现行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中,农户对粮食价格的刺激反应更为灵敏,其程度远远超过对粮食直接补贴刺激的反应。因此,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影响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提高中国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最有效措施[2]。

表1 2015-2019 年稻谷最低收购价 (元/kg)

2 玉林市粮食发展存在问题

2.1种粮效益低,稳定粮食生产面积难从近几年的粮食播种面积来看,玉林市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滑,“谷贱伤农”是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减少,农资和农业生产用工成本上涨快,种粮成本节节攀升等因素也加剧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三是由于种粮效益低,农户除满足自用粮外,弃粮而改种其他作物的田块增加,撂荒和改种也造成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四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也占据了不少的耕地面积。

2.2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农田分散,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困难玉林地处丘陵地带,耕地质量差[3],土地分散经营,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一直以来,我国水稻栽培管理处于粗放状态,农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大多数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往往对新品种、新技术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困难,良种与良法没有形成相应的配套,粮食单产难以提高。

2.3农田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自然灾害频繁,抗灾保丰能力弱虽然玉林市农业基础设施逐年改善,但仍旧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要求,表现在水利设施不健全、田间道路失修、电网改造滞后等诸多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其次,玉林市地处华南,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受干旱、强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影响明显,尤其是近年来异常气候增多,如2013 年台风“海燕”造成玉林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800hm2,绝收116hm2,直接经济损失2800 万元;2015 年台风“彩虹”造成大量农作物和部分房屋受损,全市受灾人口33 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10437 万元;2018 年超强台风“山竹”使整个玉林市相继发生洪涝灾害,大量农作物受损,全市受灾人口约13 万人。由于农田基础设施与现代粮食生产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造成粮食生产抗灾保丰能力较弱。

2.4以前极少发生的水稻病害,近年流行发生,预测预报有待加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水稻病毒病,可为害水稻和玉米,具有发生范围广、为害隐蔽、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等特点。苗期和分蘖期之前染病,水稻不能正常抽穗,基本绝收;拔节和孕穗期染病,产量损失10%~30%,对粮食生产安全威胁极大。2017 年中晚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在全市大面积暴发,发生面积为该病有记录以来最大,粮食总产大大降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属于检疫性细菌病害,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稻作区广泛发生[4],该病害具有一定流行性和暴发性。2018 年在全市大部分地区大面积发生,病害较轻的地区造成水稻产量减产10%~20%,严重区域减产50%以上。2017 年和2018 年2 年粮食连续减产,预测预报稍缓是较大的原因之一。

2.5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形同虚设从乡镇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后,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缺失,形同虚设,尽管每个乡镇一级都设有基层农技推广站,但人员归属乡镇政府部门所管,由于基层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政府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以其他工作作为重点,没有对农业技术推广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农业技术在基层的顺利推广。过去农技推广网络是“三级一户”,即县里有推广中心,乡镇有农技站,村级有推广组,组里有示范户;而目前乡镇一级的农技站人员大多是被政府安排忙于政府事务,形同虚设,村一级更早已不复存在。

3 玉林市粮食发展对策的研究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保证玉林市粮食生产的良性发展,应按照“保面积、主攻单产、品种多元化、挖掘潜力、节本增效”的总体思路,提出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加强广适性、抗病、抗虫、抗逆性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优势,提高粮食收购价,切实加强各项惠农补贴落实到位及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等对策。

3.1加强各项惠农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价,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基本策略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稳定粮食产量,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粮食生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地政府、民众都必须提高耕地保护意识,严格落实国家相关补贴政策,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首先,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如耕地补贴、水稻种子补贴及购买农机具等各类政策;加强对水稻种植相关农资的价格限制,建立以现代物流技术为支撑的连锁经营体系与销售模式,以减少销售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从而降低种植的投入成本,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其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尤其在优质优价方面,玉林市每50kg 优质稻价格最低要比普通稻高20~30 元,但此价差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一些特色功能稻,更加要体现优质优价。要确保玉林市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30 万hm2左右,必须要想方设法,采取多项举措,提高种粮效益,以进一步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2加强对种粮农民的培训,培育新型种粮能手农民的文化程度低,制约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只有提高种粮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成为生产力。一是要围绕粮食主要品种,以绿色证书工程、示范基地等为载体,采取广播讲解、课堂讲授、田间指导、印发手册等多种形式,适时开展各种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技能,并逐步渗透绿色、标准的理念,使农民实现“绿色粮食”生产,并从中获益。二是加强新型种粮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育。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有文化的中青年和返乡农民工从事粮食规模化经营,鼓励他们牵头领办粮食生产合作社,支持他们进行粮食生产技术培训和科研单位专家建立紧密联系,使他们成为粮食生产经营的创业人才。

3.3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和落实投保与理赔制度,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5],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结合全市粮油生产功能区的划分加大力度对粮食主要生产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北流市民安镇、新荣镇等各镇连片面积达10hm2的主要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兴业县的沙塘镇、陆川县的马坡和山罗镇及博白县的龙潭镇等主要用于粮食生产功能区灌溉的病险水库进行加固,并对干支渠灌溉体系等进行修复,使其畅通,做到水库有蓄水、旱能灌、涝能排,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粮食增产增收。二是规范和落实投保与理赔制度,使粮食生产真正走上市场化、简易化,帮助种粮户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种植户收入稳定。

3.4利用科技支撑,提高品种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目前,玉林市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优质水稻,存在抗性稍差及品种类型单一的问题,但根据市场调查,除人们的主食品种优质稻米外,还需有饲料加工、米粉加工、酿酒及特色功能成分等的大米。根据市场多元化的需要,首先应充分利用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博白县农科所等科研机构的优势,加快培育一批适合市场需要的抗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多种类型新品种。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以销定产,调整种植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及面积,划分优质稻主产区、加工型粮食产区及特色功能稻产区。

二是充分利用玉林市植保站的技术优势,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南方黑条矮缩病、细菌性条斑病危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的研究,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深入探讨水稻细条病菌的致病和水稻抗性机制。

三是利用玉林市推广站和土肥站的技术优势,进行有机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研究,创建高产绿色示范片,集成配套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以点带面,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水平,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四是通过聘请专家教授等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专业系统培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减轻基层不必要的形式工作,让基层农技人员把精力专心投入到业务工作中去,使他们更好地为玉林市粮食生产提供有效服务。

猜你喜欢
玉林市播种面积总产量
2022 年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 万吨两大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墨韵书香
绘颜绘色
玉林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TSH切值在GSP分析仪上的设定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