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寒地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筛选

2020-06-01 07:25张崎峰杨肖雨李金良陈海军蔡鑫鑫崔少彬
中国种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法尔美亚福尔

张崎峰 杨肖雨 李金良 陈海军 吴 瑶 蔡鑫鑫 项 鹏 崔少彬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河 164300;2 黑龙江省北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河 164300)

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也是全国玉米种植大省,黑河地区大多数耕地处于黑龙江省第四、第五积温带,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有效活动积温在1900~2200℃,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龙江省第四、五积温带玉米种植面积增长迅速,黑龙江省北部的黑河地区受积温影响,虽然在市场涌现出一些品种,但适宜机械收获的玉米品种明显不足,很多品种在生育后期的脱水速率普遍偏慢,成熟时籽粒含水量较高,与籽粒收获的标准尚存在差距[1-4];另外,黑河地区已向土地集中种植发展,高效率的籽粒收获方式是大势所趋,为了引导农民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本研究从2015-2018 年进行了籽粒收获品种筛选试验,为黑河地区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及种植密度见表1,德美亚1 号作为对照品种。由于品种筛选试验属于动态选择过程,一些品种在试验田中或生产中表现一般,被市场所淘汰,没有必要继续放到后续的试验中,所以进行了更换,故在连续4 年的试验中,未能保证参试品种的一致性;另外,不同的品种根据初选或育种单位的推荐,适宜的种植密度也不相同,本试验的不同品种依据自身特性,选择了各自适宜的种植密度,因此,以上参试品种密度未能完全一致。

1.2试验区概况试验于2015-2018 年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农业科技园区(二井镇建革村)进行,海拔290m,126°29′E,48°19′N、土壤为薄层黑土,有机质含量54.6g/kg、pH 值6.6、全氮1.40g/kg、碱解氮216.0mg/kg、有效磷63.9mg/kg、速效钾332mg/kg,秋深松整地,前茬作物为大豆。

1.3试验设计每个处理40 行区,行距0.65m,行长96m,小区面积0.5hm2,不设重复。

1.4播种及田间管理机械单粒精量点播。播种日期根据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有所差异;每hm2施种肥玉米专用复混肥400kg;追肥1 次,追肥时间一般为6 月中下旬,追施尿素200kg;其他管理同大田生产。

表1 参试品种及种植密度

1.5试验调查项目物候期调查记载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收获期等。植株性状记录株高、穗位高、倒伏、倒折、空秆。病害调查大斑病、北方炭疽病、瘤黑粉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等。穗部调查秃尖、穗行数、行粒数等。产量测定,机械收获中间8 行,地磅称重,机械损失重量为机械筛底破碎籽粒重量与人工捡回收获区内没能收获的玉米棒的籽粒重量之和。使用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4YZL-4 玉米籽粒收获机。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品种生育进程及植株性状2015 年和2016 年的播种期同为4 月30 日,2017 年和2018 年为5 月9 日,2015 年尽管在4 月30 日播种,但平均在5 月27 日出苗,而2018 年5 月9 日播种,出苗期却是5 月19 日,由此可见,播种早,未必出苗快(表2)。对照品种德美亚1 号在前3 年的吐丝期和抽雄期比较接近,第4 年比前3 年提前4~5d;对照品种的成熟期基本一致,但成熟所需天数不同,2015-2018年依次是122d、125d、127d 和129d。综合分析4 年的生育期,熟期可归为以下几类:熟期最早的是鑫科玉1 号和东北丰001;与德美亚1号熟期接近的是克玉16、伊玉301、院军1 号、先达101 和法尔利1010;熟期略晚3d 左右的是瑞福尔1 号、华美2 号和长种玉2 号;熟期最晚的是克单14 和中农玉6 号。参试品种均为半紧凑株型,株高最低的是克玉16,仅为210cm,最高的是中农玉6 号,为280cm;在穗位比较中,长种玉2 号和中农玉6 号的穗位略高,分别为102cm 和120cm,穗位较低的是法尔利1010 和克玉16,分别为73cm和75cm。

表2 各品种在不同年份的生育时期与植株性状调查

2.2植株抗性玉米植株的抗性包括抗倒性和抗病性调查,其中通过连续几年的调查,参试品种均未发生倒伏和倒折,说明植株抗倒性良好;抗病性方面,对玉米的常见病害进行了调查,由于地域关系,在此地没有发现小斑病、褐斑病和粗缩病,其中灰斑病、普通锈病、丝黑穗病和穗腐病发生极轻,参试品种中仅有零星发生;而大斑病和北方炭疽病普遍发生,其中德美亚1 号、鑫科玉1 号和东北丰001 大斑病达3 级,其他品种发病较轻,均为1 级;北方炭疽病发病较重,瑞福尔1 号连续3 年发病级别达5 级,德美亚1 号连续4 年为3 级,鑫科玉1 号、伊玉301和法尔利1010 发病级别为3 级;青枯病略重的是克玉16,达到6.50%,瑞福尔1 号在1%~2%之间,其他品种未发现青枯病;瘤黑粉病发生较为普遍,德美亚1 号个别年份偏高,为2.50%,其他品种一般年份的发病率均超过1%,发病较轻(表3)。

2.3产量性状由2015 年测产数据可知,德美亚1号产量最高,产量9948kg/hm2,其次为瑞福尔1 号,鑫科玉1 号产量最低,为8578.5kg/hm2,但其含水量最低,为21.65%,百粒重也偏低,为24.03g;克单14的含水量达到28.60%,比德美亚1 号高出5.35%,机械损失率也明显高于其他3 个品种。2016 年的产量数据中,产量最高的是德美亚1 号,其次为瑞福尔1 号,长种玉2 号的含水量略高,克玉16 产量最低。2017 年产量数据中,产量最高的依然为德美亚1 号,其次为中农玉6 号,瑞福尔的产量最低,仅为7756.5kg/hm2,空秆率也达到了9.0%。2018 年的产量数据中德美亚1 号的产量依然最高,其次为法尔利1010 和院军1 号,华美2 号的产量中等,东北丰001 和先达101 产量相对较低,法尔利1010 的籽粒含水量略低于德美亚1 号(表4),由此可见,其脱水速率良好。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参试玉米品种是在2014 年的30 余个品种鉴定中初步筛选得出的,原计划在连续4 年试验中品种不变,但随着逐年的试验,发现一些品种已不适应机械化收获和当地生产,因此对参试品种不断进行淘汰和更换。如2015 年的克单14,虽然产量表现尚可,但其脱水速率偏慢,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偏高,导致机械收获时机械损失也偏高,一些籽粒由于含有较多水分而被打碎,不利于籽粒收获。瑞福尔1 号虽然在2015 年和2016 年的产量都比较高,但是在2017 年却大幅减产,主要原因是该品种易感北方炭疽病,连续3 年在田间的自然发病级别达到5 级,严重的叶部病害直接影响了产量,在北方炭疽病大爆发的年份,一旦种植该品种,会造成较大的损失。中农玉6 号的熟期偏晚,吐丝期比德美亚1 号晚10d,因此该品种不适合本地区种植。

表4 产量及果穗性状

综合各项调查及测产数据,德美亚1 号连续4年测产数据均最高,可见其产量的稳定性好,其他相关性状也比较稳定;熟期较早的有鑫科玉1 号和克玉16 两个品种,吐丝期均比德美亚1 号早5d;法尔利1010 和院军1 号的熟期与德美亚1 号相当,并且产量也较高,建议将法尔利1010 的种植密度由8 万株/hm2增加至9 万株/hm2继续试验,一些品种可能会因为年季间的气候有差异,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仍需多年试验来验证,为高纬寒地筛选出高产、稳产、抗病、优质、早熟的玉米杂交种,指导当地农业生产。

猜你喜欢
法尔美亚福尔
美亚生物科技
Knave1 and Fool 无赖和傻子
上海福尔欣线缆有限公司
拯救自行车
19岁缅甸少女的艰难大学路
美亚的爱与哀愁
毛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