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2020-06-03 00:27赵锋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班级管理初中

赵锋

【摘 要】感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品质,也是现如今教育教学过程中较为注重培养的一项品质。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感恩,能够让学生形成尊重、关爱以及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与习惯。初中阶段本身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本文就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现状及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感恩教育;初中;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11-02

班级管理是初中班主任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在这一工作中有意识的渗透感恩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班级整体凝聚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归属感,让学生在提升获取知识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品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品质也有所提升,大部分学生在家中备受呵护,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对感恩理解程度较浅等情况,而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则能有效改善这一情况,本文就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现状

(一)感恩教育目标不清

分析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现状,发现部分感恩教育目标不清。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都是紧密围绕着某种教育目标进行,各类具体措施都是为实现某种教育目标而服务的,教育方式的拓展和教育方法的创新同样受到教育目标的指引。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过程中,感恩教育的目标直接影响着感恩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制约着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调控着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多个方面。因为受到总的德育目标的影响,常使得感恩教育的目标定位模糊不清[1]。

(二)感恩教育方式陈旧

感恩教育本身就属于全方位的教育,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感恩并不表示学生就能真正学会感恩。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识及思想,教师不仅可以将感恩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及时告知学生,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更好地感知感恩教育的价值,从而真正让学生学会感恩,这才是成功的感恩教育。分析现如今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现状,教育方式还是遵循了传统的单向传授,德育教师只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感恩情感体验的道德说教只能是纸上谈兵,缺乏针对性,效果不明显[2]。

二、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措施

(一)为学生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十分强大,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要想真正得以实践,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初中生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借助表扬、赞赏等一系列行动鼓励积极的学生,并且让其他学生向这些积极的学生学习,這样学生就能在榜样的带动下形成团结友爱、尊敬教师、互帮互助等意识,从而真正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在这一氛围中获得成长与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从自身做起来,成为一个具有感恩精神的人,如可以在重阳节为父母买衣服,并且将图片发送到微信朋友圈,这样学生就能在浏览朋友圈时感受到父母的恩情,使学生能够对父母形成感激与感恩之情[3]。

(二)积极开展感恩活动

感恩教育并不是理论教育,需要学生践行落实。为此,要想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落实感恩教育,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积极开展感恩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感恩之心[4]。如,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教师就可以准备一束鲜花,写上一张贺卡:“母亲(父亲)节快乐!”,放在讲台上。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之后再积极开展一场有关于母亲节或是父亲节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诉说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一篇有关母爱、父爱的文章,让学生朗诵,这样学生就能在文学朗诵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伟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感恩意识。除此之外,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若发现部分学生遇到困难,像是家庭突变、大病等,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个“我为班级,班级为我”主题活动,给予学生帮助与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这不仅能够提升班级管理效果,还能让学生感受感恩教育,学会帮助、关爱他人。

(三)加强对学生的鼓励

初中生成长与生活环境决定了感恩教育的持久性,所以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还需要注重感恩教育的长效性与持久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一系列感恩行为以及意识的鼓励,例如,对于学生尊重教师、感恩集体的行为教师就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初中生思维活跃,十分爱动,有时候虽然也会做出一些感恩行为,可是却有始无终,无法长久保持,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一旦发现学生有良好的感恩行为就可以借助一些激励性的话语鼓励、称赞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在激励中巩固感恩意识,并且自觉践行。如,对班级内每日认真打扫卫生、看到教室地板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及时对其进行鼓励与称赞,让学生能够将这些行为保持下去,这样学生就能在长久地坚持中形成固态化的感恩意识,促进学生发展。

(四)积极拓宽学生视野

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要想提升,教师还需要意识到感恩教育属于多层次教育,所以不能只是局限在课堂以及班级,还需要积极拓宽到社会层面、自然层面,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让感恩教育的意义最大化。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可以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在更大的空间中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这样整个感恩教育就能更加立体且饱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感恩的意义,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志愿者活动、养老院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养成感恩自然、感恩交警、感恩老人等良好意识。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本身就是较为重要的工作,对学生发展、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实施意义重大,而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则能够让学生自觉参与班级管理,同时让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其今后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为此,初中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一定要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感恩教育,从而促进班级管理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波.浅谈班级管理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2016(26).

[2]汤利刚.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J].神州,2012(27).

[3]王国锋.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09(5).

[4]朱文瑞.谈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才智,2014(15).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班级管理初中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