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水墨教学新样态

2020-06-08 15:24张敏玉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

张敏玉

摘 要: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儿童学习水墨画有助于增进他们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笔者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开发‘百草园'水墨创作学习课程”、“确立‘变招法'水墨技法学习方略”和“开辟‘赏研展'一体化水墨工作坊”, 建构了水墨教学新样态,让水墨画创作教学融入到本色自然和广阔的学习天地中,儿童在丰富的感知中、快乐的体验中发展水墨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情趣的水墨作品,提升多元智能。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 水墨教学 新样态

直面未来,美术之所以能不断向前发展,其核心在于创新。直面生活的探索、情意志趣的彰显、独特语言的表达、中国文化的传达,助力水墨画成为了东方艺术的杰出代表。然而,反思当下的小学水墨画教学,存在着诸多阻碍其课程学习价值体现的具体问题,其主要如下:

乡村水墨学习乡味不浓。2014年浙美版美术教材适当增加了水墨学习的课时数,教材从技法难易、儿童兴趣和能力出发,对水墨学习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安排,但一刀切、普适化的内容设计也带来了如下问题:统编教材的内容比较适合城市儿童学习。我校地处农村,田间百草盎然,蝴蝶翻飞,撩动着儿童的心扉,但这些独特、可贵的乡村资源并没有转化为可供儿童学习的水墨教材。艺术与生活脱节,乡村水墨学习乡味不浓,特色不显。

水墨程式仿学创意不强。当下儿童水墨教学偏重传统技法的学习,喜欢让儿童临摹古人的经典作品,通过程式化地反复练习,儿童也会掌握一定的笔墨语言、笔墨技巧、章法布局和构图技巧。但儿童往往是依样画葫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经典作品中的蕴藏笔墨特征和思想情感并不理解。尤其在仿学的过程,儿童眼睛的观察力、思维的变通力、文化的探究力、闲暇的生活力、做事的合作力和创意的表现力会明显弱化,能力发展额待提升。

水墨学习场所文化不新。文化能潜移默化地润泽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审美品位。无墙课堂,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深刻诠释,但当下的水墨学习场所闭塞,教室的弹丸之地成了儿童学习的重要之地。水墨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融纸文化、墨文化、书法文化和篆刻文化等于一体,场所的布置也要体现这个特点,但我们的水墨场所往往布置简陋,功能单一,艺术味道不浓,文化气息不强。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笔者在作家鲁迅一文中得到了启示。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百草园,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其间的种种乐趣撩动了少年的心扉,定格成了永久的记忆。抚古思今,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百草园”还给儿童,从儿童的个性需求出发,创新水墨学习的方式,发展水墨表现的形式,让美术真正成为儿童表达情感与思想的有效载体。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决定在中年级学生中进行“百草园式儿童水墨画创作教学”的探索,尝试通过开发特色课程、架构学习模块、确立学习方略和开辟水墨画坊的方法,将儿童的学习从学堂引入生机勃勃的“百草园”,在快乐的体验中创作出富有情趣的水墨作品,实现多元化发展。

一、开发“百草园”水墨创作学习课程:让水墨学习充满乡味

笔者立足本土,研究百草,挖掘资源,建立百草资源库,开发了“百草园”水墨创作学习课程。

(一)进行多维开发

围绕“水墨百草”这一核心主题,进行了“环境资源、人文资源、表达媒介和创意时空”四个维度的开发,通过“四维联动”(图1)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创意开发和有效整合,来丰富课程学习的内容,加强水墨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环境资源主要从“百草的名称、外形特点和所处的季节等”方面进行开发;人文资源主要从“百草的詩

文、画作和中医药书籍等”方面进行开发;表达媒介主要从“使用的工具材料(以中国画颜料、宣纸和墨汁等水墨工具为主,辅以油画棒、刷子、餐巾纸、各种综合性材料等)和依据材料本身特色所形成的材料语言(肌理、感觉等)”上进行开发;创意时空主要从“儿童作品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包括表现的内容与方法、设计思路、创作的过程和作品的呈现形式等)”上进行开发。

(二)搭建系统框架

1、制定核心目标。在明晰课程开发理念的基础上,明确课程目标:遵循“百草园”儿童水墨画教学理念,以“百草园里的人、物、事、景”等为表现内容,以水墨课程为载体,通过对“百草”这一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增进儿童对百草身边的了解和对生活的关注,提高儿童用水墨创作百草的技能技巧和艺术内涵,张扬个性,促进儿童的多元化发展,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课时目标。

2、完善内容体系。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及百草的生长季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安排。“百草园”水墨课程分设基础、创意、畅想和拓展四大单元。如《向百草探笔墨》作为起始课,以点燃兴趣,学习基本的水墨技法为主旨(图2),如《草叶无限美》《草根是宝》,选取了不同的百草局部作为表现内容,又如《青青仙人掌》《朵朵牵牛花》,从整体入手,选取了常青植物或季节中有代表的植物作为学习内容。其中拓展单元安排了两节拓展课,选取了家乡不同的自然景观作为表现内容,拓展了学习的外延,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基。

3、编写校本教材。编写了图文并茂的“百草园”水墨创作学习校本教材(图3)。呈艺术性,版面美观,主体突出;色彩搭配合理,色调统一;图片大小结合,摆放错落有致;整体设计呈现出一定的艺术美感。融趣味性,页面设计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导语设计充满鼓动性,

图片选择具有典型性,并将本校儿童的优秀作品编进教材。保科学性,无知识性错误。此教材已在学校中年级学生中全面推广,作为统编教材的有效补充。

二、确立“变招法”水墨技法学习方略:导儿童创意水墨作品

笔者通过探法、悟法、用法三大水墨技法学习方略,引导儿童外化创意思维,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一)以新观察探法。观察方法也须常观常新。如在《向百草探笔墨》一课中,笔者组织儿童走出教室,走进百草园,闻草识香,辩形知意。然后回到室内,运用自己喜欢的水墨语言进行自主表现。如狗尾巴草,儿童通过深度观察发现了它不一样的美,尝试运用密密麻麻的墨点和长短结合的墨线进行表现;又如这株不知名的小草,儿童根据自己感觉和理解尝试用勾勒法和没骨法相结合的方法表现;还有的儿童发现有的叶片比较软,有的比较硬,就尝试用湿画法或者干画法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儿童在观察的基础上探索、原创笔墨法,并加以创作运用。

(二)学新画招悟法。引导儿童学习传统的水墨技法,并能尝试探索新的绘画方法。如《钱江潮涌》,儿童在学习了《波纹集》和宋代马远的水图,尝试用长短、浓淡、疏密等线条表现出潮水奇特的形和多变的波纹后,教师出示了潮乡画家陈伟农的泼墨作品——《钱江潮》,引发思考:这幅作品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果要你画你会怎样画?儿童大胆尝试新材料、新画法,有的用抹布添加澎湃的墨色,有的用毛笔滴甩四溅的水花,还有的用枯笔皴擦的方法表现潮身苍劲有力的感觉,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新想法、新探索(图4)。

(三)借素材卡用法。通过素材卡,丰富儿童的感性认知和感官体验。如《印象桃花》,儿童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前面环节中教师引导较多,呈现图例也比较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儿童个性化意象的形成和情感的表达。于是,教师又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了多样的树枝剪影素材卡,请儿童运用所学新知表现印象树枝。丰富且有针对性的视觉图像给予了儿童更多的选择余地和创意空间,助力于突破已有的意象思维框架。这里,教师变扶为放,把儿童彻底放到主体地位上,使他们在活动中进一步提升了审美的能动性,明朗了情感意象(图5)。

三、开辟“赏研展”一体化水墨工作坊:引儿童深入水墨表现

笔者加强了水墨社团的创建,逐步开辟了多功能的水墨工作坊,融赏、研、展于一体,来助力儿童水墨的深入表现。

(一)构建“赏”水墨文化的空间。积极构建了“赏百草园艺”、“赏文房四宝”和“赏历代作品”三部分构成的水墨文化空间。如“赏百草园艺”文化空间的打造,借新学校搬迁的契机,将校园内一块空余的土地打造为百草园艺区(图6),注意种植的美感,地面线条勾勒时注意横竖、长短、粗细的变化,地面板块划分时注意不同形状的组合,百草种植时注

意大小、高低的搭配。并挂上植物名片,加强过程性管理。

(二)组建“研”水墨创作的社团。在全面普及“百草园”水墨创作学习的基础上,笔者为有兴趣、有能力开展深入学习的儿童搭建了一个较高层次的平台——水墨百草创作社团。先进行社团成员的招募,然后组建3—5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选定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定期开展一些小范围的水墨研讨活动。笔者协同其他教师,不定期组织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的比较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增加活动的影响力,首先进行百草名片、明信片、招贴画、活动请柬等的制作和分发,以水墨创作为主,并综合其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张扬活动的特色,宣传前期活动的成果;然后组织开展了一些以水墨百草创作为主的实践活动,如年级擂台赛,外出田野写生,送画进社区,两校共联谊等活动。

(三)策划“展”水墨作品的活动。笔者积极策划师生水墨作品的展示活动,精心布展,凸显艺术趣味。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来精营水墨文化氛围,推廣研究成果,享受成功的快乐。笔者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16个水墨微视频,利用寒假在之江汇“玩出名堂”活动中进行了公益授课活动(图7)。此活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力。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拥有乡味的水墨课程对乡村美术教学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补充和优化。教师将农村周遭的百草资源转化为可供学生水墨学习的内容,引导儿童关注周遭生活,找寻独特视角,学习运用适当的   笔墨语言创作出富有水墨意味的作品,抒发乡思乡情,传播、交流和丰盈乡土文化,实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朱国华.《朱国华水墨画教学》[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3)

[1]钱初熹.《创意思维与视觉艺术教育》[J].美术报,2017(11)

(海宁市盐官镇丰士中心小学 浙江嘉兴)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念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趣味化教学
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特殊学校ぞ神文化中的应用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分析生活教育理念强化生物课堂集约化教学的相关探讨
融入生活教育理念的初中地理教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