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那些事

2020-06-08 15:29何国森殷鹏
收藏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釉瓷釉面官窑

何国森 殷鹏

祭蓝釉的产生

祭蓝釉瓷器源于元末的景德镇,明、清两朝以及民国乃至如今都有烧制。纵观祭蓝釉瓷器,其胎体多洁白,釉随着不同时期所使用钴料的不同,通体呈现出不同光亮的蓝色。

景德镇制瓷工艺在元末明初这一时期,逐渐从原先以施草木灰为主的透明釉(二灰釉)、整窑烧制青白釉瓷器(影青瓷)为主,向施各种金属矿物釉料、烧制金属矿物釉瓷器过度。各种金属釉瓷器烧制的成功并顺利发展壮大,主要原因是青花瓷器出现后,改变了唐、宋以来以使用青瓷素釉瓷器为主的生活习惯。青花瓷一经问世,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感官,以其明亮的色泽、鲜明的线条、直接的表达,给人们一种新的观赏体验,再加上高层的需求,青花瓷器迅速被人们接受并喜爱。为了确保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新窑型(葫芦窑)很快被研制成功。区别于旧时龙窑,新窑型最特殊的就是会产生多个不同的温区,而若要最大程度降底烧制成本,就必须研制出不同温区相对应的不同釉色,使温区与釉料相对应,才能在“寸窑寸金”的窑炉内都能烧制出瓷器,而这一窑多釉的创举,使得祭蓝釉、祭红釉、粉青釉等颜色釉瓷器得以出现。随着清代窑型的再次创新,镇窑的出现令颜色釉瓷器、青花瓷、釉上彩瓷成鼎足之势。可以说,祭蓝釉与祭红釉瓷器在同一窑炉内同时进行烧造的这一模式,开创了景德镇烧制瓷器的新篇章。

矿料是绘制青花瓷的唯一原料,也是祭蓝料的主要呈色元素,但二者的发色温度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烧制青花瓷需要1280℃左右的温度,要码放在窑内最佳的高温区,人称“窝里”;而祭蓝是在1230℃的中温区。同样是以钴矿料做为发色原素,但发色温差之大,主要原因是钻矿料内含钴量与含铁量之间的差别。

在自然界中,钴矿料属于伴生矿,它与铁、锰、铜等多种矿物共生,尤其铁元素的含量很大。钴矿料开采后提纯出来,颜色呈蓝绿色矿料为甲等,其料含钴量高含铁量低,适合制作青花瓷及洒蓝釉瓷器;而提纯后矿料颜色呈蓝黑色,说明铁含量较高,而铁的发色温度较钴低,二者相含比例恰巧适合中溫区,祭蓝釉瓷器也就应运而生了。

调配好的祭蓝釉料,颜色略呈粉红,与绘制青花所用的黑褐色钴料有明显区别。呈现粉红色的原因,是因为釉水中铁分子的含量较高。

施釉方法多采用浇釉法,将要施釉的坯胎放在釉缸之上,双手各拿一碗釉料,同时快速地泼向坯胎,让坯胎自然吸收釉水;若有不匀处,则再盛釉泼上。因釉水中钴含量低于青花瓷器,所以施釉要厚,厚度超过洒蓝釉及青花釉;达到标准后,要再施一层二灰釉,目的是使其发出所需的蓝色。

历代祭蓝釉瓷器

元代所生产的祭蓝釉瓷器,除各大博物馆有收藏外,在民间流传的很少,如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简称扬州双博馆)藏祭蓝釉白龙纹梅瓶(图1),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祭蓝釉堆白龙盘(图2),都是祭蓝瓷器中的精品。第一件施釉肥厚,说明钻料的含铁比较高,釉面发色纯正;第二件显得不光润,则说明窑温并未达到最佳,欠火侯。元代烧制青花瓷的作坊属民窑类型,生产的器型及花纹图案全凭窑主人及窑工们的喜好,感觉大面积的祭蓝单调或不美观,刻上点纹饰既美观又增加观赏性。元代祭蓝的成功烧制为明清两代祭蓝釉瓷器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明永乐一朝开始,之后历代官窑都有烧制祭蓝釉瓷器。明初永宣时期,虽与元代使用同窑同釉,但制坯工艺明显提高,尤其是圆器(盘碗类),其器型之优美是永宣之后直到现在都无法超越的,加之配上各种釉色更是美妙绝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宣德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图3),纹饰为莲花盛开,莲蓬露子,两条鱼儿在花草中游动,画面生动,釉色均匀沉稳,釉质肥厚,玻璃光感强烈,俗称“一汪水”;口沿处形成的“灯草边”宽窄适中,若烧制温度再高,釉就会出现流动,“灯草边”现象就会加宽形成脱口。

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三个时期亦均有烧制,但如今发现的传世品非常少,尤其是成化时期完整器,到目前尚未发现。笔者2005年曾在景德镇见过成化官窑祭蓝釉盘的残件,造型、釉色与宣德祭蓝釉盘极为相似,第一眼看到便认为是宣德器,后翻看款识才知道是成化官窑。相较于宣德器物,此件成化祭蓝釉残盘,胎略薄于宣德,釉色则显得娇嫩。2017年景德镇考古所在北京全国政协举办的一次展览中,有一件成化官窑残盘(图4),此件器物在继承元末及宣德时期祭蓝露白的装饰方法之外,款识也有创新,采取了同样的制作方法,此方法工艺复杂,可见技木水平有所提升。

到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器物在风格、造型、釉料上几乎保持一致,此时期官窑、民窑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产量加大,但不论瓷器的设计工艺还是生产工艺等,都不如前几朝。此时的青花用料是进口的“回青”料,特点是铁含量低而锰含量高,此时的祭蓝釉因釉料中铁含量低而钴含量高,为了能够正常发色,则施釉薄于前朝,且常出现施釉深浅不一现象,烧成自然显得瓷面不均匀,釉薄而干,工艺不细,呈现出的效果不如前朝美观。也是如此,以前人们将其称为“佛头蓝”或“佛头青”(图5)。

官窑瓷器在制坯成型后,一般是先书写款识,之后按所需制瓷品种要求再加工;在焙烧过程中,常出现某种坯生产不够,要尽快补充,而当祭蓝釉不够时会用此法,又快又好操作,甚至提高了艺术性,形成了“蓝上加蓝”的艺术风格。如图5这件残器,其特点就是制瓷工匠们充分掌握了钴料与窑温的特点所烧造的,首先在坯胎上用青花料写上“大明嘉靖年制”款后,通体施祭蓝釉,并刻意在底部施薄釉,让青花款识较为清晰呈现;入窑码放在祭蓝发色的中温区进行烧制,青花款因为温度未达到最终呈黑褐色,因此形成了“蓝上加蓝”的艺术表现形式。

此时期祭蓝在民窑也大量出现,釉色风格与官窑相似,但由于器物在整体造型上非常差,仅有实用之途而无美感可言,釉色也无可喜之处。

清代景德镇重整窑业,尤其是新式窑型的出现,为康、雍、乾三朝的瓷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各种颜色釉瓷器不断创新和发展。而祭蓝釉瓷器在整体造型上变化很大:不再以圆器类(盘碗)为主,转而烧制了大量琢器类(瓶、罐)。在这一阶段,又在祭蓝釉的基础上增添了祭蓝地开光加彩、祭蓝描金等多种工艺,故宫博物院藏“瓷王”就部分采用此方法制作。

康熙时期的祭蓝与青花都使用含钴量高的料,发色力强,与明嘉、万相同施薄釉;胎泥细腻,器型的胎骨也薄。配合窑型的改变,使烧制时的气氛很容易把握,祭蓝釉发色淡雅,釉薄光润而吸胎,给人以飘逸雅致之感。

雍正、乾隆时期钴料的使用发生了变化。钴料中的含铁量再次增加,反映到祭蓝釉器物上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釉面的增厚,由此,胎骨也相应增厚。雍、乾的祭蓝器不如康熙时期雅致,色调深蓝,沉稳而不灵动;但此时的器物造型,尤其是雍正时期的小件器物则非常的秀美,祭蓝釉则更显富丽华贵;乾隆时期的中大件器物虽胎骨厚,但器型端庄大气,再配上祭蓝釉给人一种大雅之感。

从嘉庆到宣统这一阶段,虽然还是相同窑型、相同的技术,但随着社会的动荡,制瓷业整体呈衰退局面。器物造型变化很大,器型变得不美观,笨重之感陡增。由于胎泥的加工技术不断提高,坯胎密度变大,因此祭蓝釉器物釉色更显黑蓝,釉面薄而死板,给人不吸胎的飘浮之感。

清代民窑也大量烧制祭蓝釉瓷器。康、雍、乾三朝民窑与官窑相比差距很大,清中晚期的民窑与官窑则相差不多。双方的差距主要在:第一钴料的选择,民窑自然不如官窑的品级高;第二民窑生产水平低,经常出现施釉薄厚不均现象;第三民窑对瓷器的甄选不高,官窑器在出窑后,对于有任何一点瑕疵的器物都要打碎,而民窑则可按照需求,进入不同的市场进行贩卖。

祭蓝釉瓷器除了露白的装饰方法外,乾隆官窑器物还出现了用祭蓝釉做地子开窗画粉彩的品种,而清代更多的是用金彩做装饰,俗称祭蓝描金。祭蓝描金的装饰方法最早从元代就已经出现,如元祭蓝釉匜就是用金彩描绘云朵;而从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多数的祭蓝品种,尤其是官窑,都更喜欢用描金做装饰,如祭蓝釉皮球花赏瓶最为多见(图6);但由于描绘的金彩属于低温烘烤到瓷器表面,时间久了或者保存、保养不当,极容易发生脱彩,因此如今看到的绝大部分祭蓝描金器物,只能看到金彩描绘过的痕迹。上世纪70年代末,笔者在琉璃厂蕴古斋当学徒时,每日都会用鸡毛掸子对货柜上的瓷器进行清理,但老师傅特别嘱咐,唯独不能清理描金器物,怕上面的金彩会因产生的静电飞掉,由此可见,金彩的保存也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

祭蓝瓷器的鉴定

祭蓝釉瓷器釉质稳定,不易流动,无开片,从目前资料来看源起于元代,但传世量非常少。这时期祭蓝釉的特点是釉水厚,色深蓝而稳定;器物底部为无釉的细沙底,抚之可感到胎泥淘炼的不细;在胎体内含有众多如米粒大小的缝隙,因此上手后感觉发飘。

明代永宣时期祭蓝器明显增多,此时的胎泥提炼工艺、釉水的调配、窑型及烧制与元代大致相同,只是制坯工艺提高,器型变得美观规整,上手感觉与元代类似。由于是官窑器,出厂筛选极为严苛,如今流传于世的器物多为上品,釉面干净漂亮无瑕疵,窑火控制好的更是肥润光亮,夺人眼目。

如今并未见到能够明确定为成化时期的祭蓝釉整器,能见到的只有残器。

明代末期的嘉、隆、万时期,在炼泥制坯环节上有所进步,胎体明显薄于永宣时期,但器型极差;祭蓝釉料用的是进口回青料,施釉薄的器物釉色灰青暗淡,釉面不够光润;施釉厚的器物则釉色发紫,俗称“佛头青”或“佛头蓝”,釉面死板不灵动,俗称“发死”。

清代祭蓝器在造型上与明代有明显的区别:第一,由于窑型的变化,琢器品种大量增加;第二,胎泥的提炼程度提高,胎体密度增加,胎薄而压手,上手能感觉出明显沉于元代及永宣时期。康、雍、乾时期是景德镇瓷器史上又一高峰,祭蓝瓷器也是如此。在此期間的祭蓝器物,釉质稳定、釉面均匀、釉肥润而吸胎,蓝色犹如大海一样深沉。

到了清中晚期,由于炼泥水平再次发展,胎体变得更薄更坚硬。但在胎体密度显著提升后,使得胎的吸水率有所下降,因此出现了胎不吸釉的现象,观之显的釉薄而飘,表面有贼光;此时期造型多蠢笨,很少有精品出现。

从明永乐官窑开始,一直延续到清宣统官窑,祭蓝釉瓷器底部多是青白釉书青花款识,而这一部分的青白釉,特点是不透亮、不光润,在清代琢器上更是出现了严重的浪荡釉或棕眼现象;青花款的发色,也多是不正,发黑蓝而不亮丽。造成这些原因,都是因为烧制祭蓝釉瓷器所用的钴料适合中温区,而写青花款所用的钻料,以及底部所施的透明釉则更适合高温区,所以在烧祭蓝釉的温区内无法将青花款识及透明釉完全烧熟,因此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在鉴定祭蓝釉瓷器中要特别观察,如发现底釉及青花款特别亮丽,那就要仔细分析器物的年代了。

祭蓝釉瓷器使用的钻矿料,与青花瓷所用的品质略有不同。在鉴定时要有对历代青花基础的认识或感觉,才能有充分把握分析祭蓝釉瓷器的特点。传统的窑型在瓷器出窑后的特点是“同窑各异,窑窑不同”,要了解釉色的温度特点,掌握最佳的窑温烧出什么样的颜色、最差又是什么颜色,二者之间的颜色变化可以有天壤之别。这种感官上的差别,也正是包括祭蓝釉在内的颜色釉瓷器鉴定之难的原因。

在清代中晚期还有一种蓝釉瓷器叫砖蓝,尤其在同治、光绪时期的四方象耳琮式瓶上使用比较多。它的特点是用手敲击瓷胎声音发糠、不坚实;釉面呈现浪荡釉现象,无光泽;釉色灰蓝,釉面光泽很弱,类似灰砖,人们称其为砖蓝。然而其真实身份就是祭蓝釉瓷器。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在烧窑的过程出中现了严重的问题,即窑温过低,胎骨还没有完全瓷化;釉面还在氧化过程中,尚未达到还原阶段,就停烧出窑了。出现了此种现象,完全可以再一次入窑复烧,便可达到我们一般所见到的祭蓝釉,但有个别并没有进行复烧而直接进入了皇宫。后世则称这种未烧熟的祭蓝釉为砖蓝,但如今并不多见。

伴随青花瓷的发展,颜色釉瓷器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直至与青花瓷、釉上彩瓷成鼎足之势。

笔者在前几篇文章中分别介绍了以铁元素为发色剂的茶叶末釉瓷器、紫金釉瓷器,以铜元素为发色剂的祭红釉瓷器、郎窑红釉瓷器、豇豆红釉瓷器、窑变红釉瓷器,以钴元素为发色剂的洒蓝釉瓷器、祭蓝釉瓷器。除以上这些,还有很多品种如天蓝釉、豆青釉、粉青釉等传统品种,以及上世纪50年代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及建国瓷厂的老艺人们,利用几种不同的金属矿物烧制出的20几种颜色釉瓷器,在这里只是介绍了几种有表代性的釉色。

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器不同于唐、宋时期各窑口各自烧制的颜色釉,而是当地制瓷工匠们为烧制青花瓷所逼迫,先创造了新式窑炉,后又为了降低烧制青花瓷的成本,充分利用低温区所以才有这些大胆的创新成果,是智慧的结晶。

2012年笔者曾询问原建国瓷厂艺术室主任蔡忠顺,景德镇在世界上的独一无二性,仅仅是可以在一窑内同时烧出青花瓷、白釉瓷,以及几十种花色的颜色釉瓷器吗?蔡忠顺答日:你看过逢年过节放礼花吧,红的、绿的、紫的、白的、黄的等等五颜六色,它们只是存放在一个礼花弹内的不同金属矿物,通过火药抬升温度,使它们在夜空中瞬间氧化,绽放出它们最美的瞬间;景德镇所创的蛋形窑,原理与礼花弹完全一样:在同一个窑炉内,通过火力的抬升,令所有金属矿物釉水、矿物颜料进行分区、分层次的呈现出最美的瞬间,这是景德镇窑口,独步天下的终极秘密。烟花带来转瞬即逝的快乐,瓷器则矗立千年,静候人们的发现。

(责任编辑:牧风)

猜你喜欢
釉瓷釉面官窑
地质视角看冮官窑陶瓷
简述明末清初过渡期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及其成因
提高全抛釉瓷砖釉面硬度的研究
“官窑驿站”寻踪
浅谈日用陶瓷小膜花纸装饰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
此“官窑”非彼官窑
浙江衢州黑釉瓷赏析
一种陶瓷釉配方的调试方法
一种结晶釉瓷砖及其生产方法
千古流韵酱釉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