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某铜矿选厂工艺技术改造

2020-06-09 02:47邓春华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5期
关键词:球磨机磨矿粒度

邓春华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9)

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铜矿资源更是不可再生的短缺资源[1]。硫化铜矿的浮选是获取铜金属的重要粗加工环节,而硫化铜矿物的浮选主要是将硫化铜矿物与硫化铁矿物及脉石分离。因此,提高铜硫浮选分离[2-4]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北省某铜矿始建于2003年1月的单一的铜矿山企业。通过历年多次扩建和技术改造,扩建后形成采选处理能力为1200t/d。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案,形成两套供矿系统:分别为竖井提升系统和斜井提升系统。其中,斜井供矿的提升能力为300t/d~400t/d,竖井供矿提升能力为800t/d~900t/d。自建厂以来,由于生产工艺流程不合理,以及主要设备的落后与老化,存在破碎产品粒度过大,磨浮系统能力偏小,浮选时间不够,流程不通畅,现场跑冒滴漏情况严重,设备的规格、数量不够等问题,造成生产流程不稳定,处理能力低,生产指标不理想等问题。为此,矿山企业针对现存在的问题进行碎矿系统、磨浮系统等多项选矿技术改造。改造后,生产能力提高到1600t/d,有效的利用了矿产资源,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矿石性质

湖北省某铜矿矿床的矿石类型主要是含铜花岗闪长斑岩,其次为含铜砂质页岩。

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铜矿[5]、黄铁矿、褐铁矿、白铁矿;次为闪锌矿、辉钼矿、磁黄铁矿、辉铜矿、斑铜矿、铜蓝、黝铜矿、自然金、银金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斜长石、石英、角闪石等。原矿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选矿回收的目的铜矿物主要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原矿平均品位Cu0.6%~0.7%,S1%~3%。

表1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2 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2.1 碎矿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

原设计处理原矿为1200t/d,最大给料粒度450mm,采用一台型号为980mm×1240mm槽式给料机给料,粗碎为一台PEZ400×600颚式破碎机,处理能力不能满足1600t/d生产能力的要求。

粗碎后的矿石经№1胶带输送机(带宽B=650mm)输送到PYB1200圆锥破碎机,圆锥破碎完之后通过№2胶带输送机(带宽B=650mm)将物料送至粉矿仓上部的振动筛进行检查筛分,筛上物料通过№3胶带输送机(带宽B=650mm)返回到PYB1200圆锥破碎机进行破碎,筛下物料直接进入粉矿仓。

由于PYB1200圆锥破碎机紧边排矿口设置过大,造成破碎完之后产品粒度偏大(一般-25mm~30mm),将负荷全部压在球磨机上,违背了“多碎少磨”的原则,造成能耗一直偏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粉矿仓直径为10m,设计容积500m3,物料进粉矿仓为单点卸料,造成细矿仓有效容积减少,实际存矿量只有700t~800t,存矿时间约为18h。因此,粉矿仓不能很好的衔接粗碎和磨矿作业。

2.2 磨矿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

现有设备处理能力为600t/d,共分成两个系列。单系列格子型球磨机和螺旋分级机形成闭路磨矿分级流程,磨矿采用一段磨矿流程,控制磨矿细度-200目65%左右。

格子型球磨机2台,规格Ф2.1×3.0m,安装功率210kW。沉没式螺旋分级机2台,规格2FLC-1200,安装倾角:22.3°。

选厂扩能后,生产规模由600t/d增加到1600t/d,现有的设备和设施均不能满足要求。格子型球磨机和螺旋分级机形成闭路磨矿分级流程。但是由于分级机安装倾角过大,导致溢流跑粗(溢流细度-200目50%),返砂无法返回情况严重,造成浮选粒度过粗,影响浮选效果,并带来能耗和钢耗增加的不利影响。

2.3 浮选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

选矿厂生产的浮选流程采用优先浮选流程,优先浮选铜矿物。原矿中函硫较高,由于硫精矿生产指标不高,且销路不好,生产中未单独产出硫精矿,硫在浮选浮选尾矿中直接排入尾矿库。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原有选矿工艺流程图

主要浮选设备:

粗扫选采用6A型浮选机共计16槽,单槽有效容积2.8m3。

精采用5A型浮选机共计6槽,单槽有效容积1.1m3。

由于进入浮选流程的物料粒度较粗,生产流程过短,粗选和精选设备配置不合理,矿石性质变化频繁,生产水质不理想等原因,造成生产不稳定,生产指标不好,回收率偏低。

2.4 药剂制度存在的问题

原有选矿厂的药剂种类为:石灰、黄药、松油等,药剂的添加方式为人工手动添加。

由于药剂制度的不合理性,造成药剂添加不稳定,波动大,导致浮选作业生产不稳定,生产指标时好时坏,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的给药。

技改前现场生产指标结果见表2。

表2 技改前生产指标 /%

3 生产现场技术改造

3.1 碎矿系统的改造

(1)针对现有设备能力不足的情况,对主要设备进行更换,更换包括:原矿给料机、颚式破碎机、细碎圆锥破碎机、振动筛、皮带给料机以及3条胶带输送机。通过调整颚式破碎机和细碎圆锥破碎机排矿口,科学合理的分配各段破碎比,平衡各段做的负荷,充分发挥破碎机的性能,提高处理能力。

(2)对筛孔尺寸进行调整,将原有的32mm×36mm筛孔改为14mm×36mm筛孔,筛分效率85%,严格控制破碎产品粒度,实现“多碎少磨”的特点,提高破碎能力。

(3)由于原有细碎车间、筛分车间厂房老化严重,改造后新增细碎车间,对原有筛分车间进行加固处理。

(4)原有粉矿仓容积小,改造后新增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矿仓,有效容积820m3,可堆存矿石1300t,储矿时间20h。

(5)原有选厂碎矿系统没有连锁控制,各缓冲矿仓、粉矿仓中料位计无法使用,料位信号没有与破碎车间连锁。改造后,对碎矿系统设置连锁控制系统,对系统内各设备的开、关机实现连锁控制,料仓内增设料位计,将料位信号反馈到碎矿系统的连锁控制系统内。

3.2 磨浮系统的改造

(1)替换原有的湿式格子型球磨机为溢流型球磨机,磨机的规格:MQYφ2700×3600,2台,单台装机功率400Kw,单台处理能力为845.52t/h,两台磨机的负荷率94.5%。

(2)将Ф1.2m沉没式双螺旋分级机改成水力旋流器,与溢流型球磨机形成闭路磨矿。规格为FX500-GT-S1X2,严格控制溢流细度为-0.074mm占65%。

(3)新增1#渣浆泵,用于水力旋流器给矿,渣浆泵的处理能力:单台流量Q=130m3/h~200m3/h,矿浆重量浓度:C=55%,磨矿细度:-200目占65%,矿浆比重1.55t/m3,几何扬程:H0=25m~30m。

(4)修改原则流程,将原有的优先浮选流程改成铜硫混浮再铜硫分离的原则流程,改造后原则选矿工艺流程图见图2。

图2 改造后选矿工艺流程图

(5)更换所有的浮选机,铜硫混浮粗扫选选用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规格型号为XCFⅡ/KYFⅡ-8m3,一共18槽。铜硫混浮精选和铜硫分离浮选作业之后选用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规格型号为XCFⅡ/KYFⅡ-2m3,一共26槽。为取得较好的浮选效果,配置了鼓风机给浮选机充气。

(6)增加一套控制系统,控制内容包括:球磨机的给料、给水自动控制及调节;渣浆泵变频调速并与泵池液位信号连锁;渣浆泵变频信号与旋流器给料压力连锁控制;旋流器的分级粒度、浓度检测,并根据粒度、浓度参数自动调整相应的工艺参数。

3.3 药剂系统的改造

在磨浮厂房内设置新的药剂制备间和给药室,采用高位给药方式将药剂送入给药点。药剂种类为:碳酸钠、硫化钠、丁基黄药、Z-200和2#油五种,其中Z-200和2#油采用原液添加,碳酸钠、硫化钠和丁基黄药制备成10%浓度后添加。

新增一套药剂自动控制系统,药剂添加采用全自动给药机进行自动控制浮选加药量,每个加药点的药剂用量可在中央控制室进行显示和调整。

4 结语

(1)碎矿系统经过技术改造后,通过较为合理的分配各破碎段的破碎比,适当的调整筛孔尺寸,控制最终破碎产品粒度-12mm占95%,真正的实现了“多碎少磨”,降低了碎矿产品的能耗,破碎系统日处理能力由1200t/d提升到1600t/d。

(2)通过替换现有的球磨机,采用高铬合金球,提高球磨机的填充率,将Ф1.2m沉没式双螺旋分级机改成直径为500mm的水力旋流器,使磨机的处理能力由1200t/d提高到1600t/d。

(3)将优先浮选流程改成铜硫混浮再铜硫分离的浮选流程,更换现有的浮选机,铜精矿品位19.11%~21.32%,回收率86.44%~89.70%。与铜优先浮选工艺相比,铜硫混浮再分离工艺选矿指标铜精矿品位提高2%,回收率提高了3%~6%。

(4)新增药剂自动控制系统,全自动给药机进行自动控制浮选加药量,实现了给药系统均匀、连续、自动给药,降低了药剂用量,节省了要是使用成本,且使浮选指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综上所述,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后,选矿产的日处理能力由1200t/d提升到1600t/d,铜精矿品位19.11%~21.32%,回收率86.44%~89.70%,药剂消耗和钢耗降低明显,实现了企业扩产增容,节能降耗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选矿经济及技术指标,年可增加经济效益约400万元。

猜你喜欢
球磨机磨矿粒度
基于Simulink的批次磨矿产物粒度组成预测研究
超重力场中煤泥颗粒沉降规律研究①
球磨机用同步电动机起动性能分析
磨机工作参数对磨矿效率的影响
球磨机的安装、维护及常见故障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粉末粒度对纯Re坯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海石湾煤制备超纯煤磨矿试验研究
动态更新属性值变化时的最优粒度
磨矿动力学在氧化铅锌矿选择性磨矿中的应用
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口密封装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