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急诊危重指数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2020-06-10 09:35瑶,张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危重校正准确率

马 瑶,张 薇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江苏 常州 213000)

急诊预检分诊是指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迅速准确地安排患者合理就诊,是急诊患者得到成功救治的第一步。然而,传统的急诊预检分诊仅依靠护理人员的主观经验判断,不同的分诊人员可能因经验及认识不同而导致分诊结果差异较大。急诊危重指数(Emergency Severity Index,ESI)已被美国急诊医师协会和护士协会作为预检分诊金标准[1]。然而ESI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急诊预检分诊。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2]是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基础上加以完善的评分工具,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不受场地、仪器、人员等限制,具有简单易操作、重复性好等优点,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急诊分诊、急救等工作中。本文将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急诊危重指数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中,有效提高了急诊预检分诊的工作效率和分诊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2018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患者124例

采用急诊危重指数进行预检分诊,以国家卫计委急诊患者病情分级为指导原则,将患者病情分为4级,1级、2级患者安排至红区进行救治,3级患者进入黄区候诊,4级患者进入绿区候诊。选取2018年8月~2019年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患者125例,采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联合急诊危重指数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以分级最高作为分级标准。所有患者均常规测量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耳温仪测量)、心率、血压、呼吸及氧饱和度。预检分诊的护理人员为同一批人员,且均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分诊人员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

1.2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

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基础上增加年龄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观察,内容共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意识、年龄及血氧饱和度共7项内容[3],详见表1。校正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急诊危重指数分区标准详见表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时间、分诊准确率及非计划抢救率。候诊时间为患者分至不同区域内的等待时间;分诊准确率为分诊护士对患者病情的预判断与医生最终诊断结果是否一致;非计划抢救率为患者48h内进行非计划抢救的发生率。

表1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

表2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急诊危重指数分区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ASS21.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患者候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分诊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非计划抢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候诊时间、分诊准确率及非计划抢救率的比较

3 讨 论

急诊预检分诊是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治疗的重要环节。急诊预检分诊的失误和偏差,不仅影响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甚至引发医疗投诉和纠纷。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急诊分诊方法较多,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医疗资源及医疗现状[4]。急诊分诊护士多依赖于自身经验和直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受分诊人员主观因素和能力差异的影响,分诊结果的准确率也较低。

急诊危重指数分级因其缺乏客观指标进行评价,主观性较强,对分诊人员素质及能力要求较高,容易在分诊结果上出现偏差。而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急诊危重指数在ESI的基础上加入了生命体征等客观性指标,可帮助护理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时、合理得安排患者分区就诊,对分诊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偏低,避免了因主观因素导致患者病情的漏判断或误判断。

综上所述,将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急诊危重指数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中,有效提高了急诊预检分诊的工作效率和分诊准确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危重校正准确率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劉光第《南旋記》校正
基于特征分解的方位向多通道SAR相位失配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