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患儿行层级链式护理对总有效率的价值研究

2020-06-10 09:35渠晓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链式层级护理人员

渠晓梅

(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徐州 221700)

在婴幼儿疾病中,肺炎的发生率较高,主要症状为肺部啰音、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若未及时接受诊治,可严重影响心肺功能。由于患儿年龄较小,配合度差,对护理工作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故应寻求更高质量的模式。本研究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炎患儿实施评价,分组后分别采取基础、层级链式护理展开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接受治疗且病情满足《实用儿科学》的80例肺炎患儿[1],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划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40)。患儿家长表示理解,并自愿签署同意书,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均有家长陪同。治疗组男女患儿人数比23:17,年龄是3-18个月,均值(10.42±1.85)个月。治疗组男女患儿人数比25:15,年龄是3-18个月,均值(10.39±1.77)个月。两组患儿基线资料不存在差异,实验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协助患儿家长完善各项检查,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化痰、止咳、吸氧、平喘等对症治疗,密切监测病情,保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时沟通,为家长讲解小儿肺炎的具体情况,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和重视度,加强配合度。

治疗组:给予层级链式护理(1)规范分级。根据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学历、工作时长等将其分为5个级别,工作时长在1年内的护理人员为N0级护士,为基础护理人员;2-4年内为N1级护士,为熟练护士和专科护士;4-6年内为N2级护士,主要为护师;6年以上为N3级护士,主要为主管护师。N4级护士为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包括副主任护师和主任护师。(2)明确分工与培训考核。N0级护士负责基础情况干预,协助完善检查,安抚患儿及家属情绪等;N1级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给予整体护理,包括监测病情,及时配合医生处理异常情况,能够独立完成病区值班、临床等工作;N2级护士对N0、N1级护士的工作进行完善与补充,保证能够给予患儿更加人性化的护理内容,同时负责护患沟通工作,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明确疾病的情况,定期清理患儿口腔,预防出现呼吸道感染;N3级护士负责专科护理工作,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对于以上三级护士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N4级护士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和特征制定相关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可依据《护士操作技术》设计,主要是应急处理、基础干预、病情监测、心理指导、人文关怀、护理书写等。各层级护理人员接受不同的培训内容,良好掌握相关技能,培训结束后实施考核,促进护理质量提高[2]。根据下级护士的培训与考核结果,评定工作能力,及时协调护理工作[3]。

1.3 观察指标

家长满意度:出院时为其家长发放我院儿科以层级链式护理为内容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表,调查满意度情况,包括非常满意(评分超过90分)、满意(评分为55-89分)、不满意(评分低于54分)。

症状消失时间:记录两组患儿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并取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护理质量:以我院护理工作考核制度对于本次研究中的护理情况进行评价,内容涉及病区环境、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操作技术等,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计数资料采取例数及百分比进行表示,即“[n/(%)]”,组间比较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表示,“t”为检验方式,P<0.05为数据存在研究价值。

2 结 果

2.1 家长满意度情况

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家长满意度具有差异,P<0.05,表1对此进行了统计。

表1 家长满意度表[n/(%)]

2.2 症状消失时间评估

以表2中症状消失时间数据来看,两组各种症状消失时间均存在差异,P<0.05。

表2 症状消失时间评估表(,d)

表2 症状消失时间评估表(,d)

组别 肺部啰音 咳嗽 发热治疗组(n=40) 4.18±1.26 5.74±0.98 2.25±0.63对照组(n=40) 5.79±1.67 7.01±1.07 4.08±0.68 t 6.9616 5.5365 9.1912 P 0.0000 0.0000 0.0000

2.3 护理质量评价

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具有差异,P<0.05,表3对此进行了统计。

3 讨 论

小儿肺炎为婴幼儿常见病,病情具有变化快、急、重、常累及多器官等特点,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免疫力低下,发病后若未及时诊疗护理,可危及生命安全,因而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在实施诊疗护理的过程中,患儿并不能够准确表达自身感受,这就增加了护理难度,因此,科学、适宜、高质量的护理模式对有效促进患儿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表3 护理质量表()

表3 护理质量表()

组别 病区环境 服务态度 健康宣教 心理护理 操作技术治疗组(n=40) 92.01±2.36 93.13±2.74 92.19±2.93 94.02±3.15 93.27±3.26对照组(n=40) 90.09±2.49 91.01±2.36 89.79±2.78 92.17±3.42 91.31±3.47 t 3.5395 3.7077 3.7581 2.5164 2.6036 P 0.0007 0.0004 0.0003 0.0139 0.0110

研究发现,治疗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治疗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鉴于小儿肺炎的特殊性,常规护理工作并不能够有效满足病情康复的需求,缺乏一定的人性化。层级链式护理可根据儿科护士情况进行分级,通过培训考核,护理人员能够良好掌握相关技能,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保证了护理团队的整体质量。通过明确进行分工,护理工作可更加合理的安排,可促进护理效率的提升,有利于护理人员发挥骨干作用[4]。分析本研究结果可发现,层级链式护理具备的优势有:(1)患儿入院后,各级护理人员展开不同的工作干预,对其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为其普及相关健康知识,可减轻患儿与家长烦躁、担忧等情绪,有利于展开临床诊疗护理工作。(2)可保证给予患儿全程、全面的护理干预,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3)弥补了常规护理工作的被动性,可充分、主动掌握患儿的病情与用药等情况,保证资源最优分配,可提高护理积极性与护理质量[5]。

综上所述,对肺炎患儿而言,给予其层级链式护理的价值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可促进相关疾病症状消失,同时在提高家长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猜你喜欢
链式层级护理人员
学步期焦虑影响5岁幼儿创造力:一般认知和掌握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体育锻炼赋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认知重评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家庭—医院链式管理在婴幼儿湿疹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