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干预在急诊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实践研究

2020-06-10 09:35霞,徐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缝隙急诊科科室

吴 霞,徐 宏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南通 226002)

伴随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发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给患者造成严重创伤[1]。因此,很多医院针对严重创伤患者采取了分科诊治法,但对创伤患者采用专科专治救治的方法,无法达到实际的理想治疗效果[2]。通过将无缝隙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共选取了60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目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3月—2018年10月,选取我院60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3—65岁,平均(48.4±6.2)岁;观察组30例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48.2±6.7)岁。上述资料组间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急诊护士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治疗,并对患者的伤情紧急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加无缝隙护理干预,其内容包括:①构建管理制度。科室应依据实际情况和无缝隙护理干预的要求,制定规范准则,明确具体的工作岗位。院前接诊时,评估患者创伤严重程度,并联系急诊科正确告知患者的实际创伤情况,倘若需要对患者创伤情况进行会诊,应及时与院内专家进行联系,做好创伤急救准备。②院内抢救。根据患者创伤情况及时准备好急救器材以及药物等,并在抢救室内配置相应的医疗器械,在患者到达时应立即进行急救工作,并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循环支持等工作。倘若遇到大量的患者,依据创伤情况分类,监测、记录生命体征,以便让主治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③开通急救通道与相关科室衔接。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生命指标的检查。在进行用相关医疗器械检查的同时,应同时开展会诊、检查等工作,以缩短急救时间,在完成检查之后配置相应的简易设备和药品,再将其转入其他科室,进行救治。对需要紧急手术的创伤患者,应采取一边通知手术室一边做好术前准备,由急诊科直接送入手术室。④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帮助患者增加康复的希望,从而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通过创伤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科室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创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科室住院时间)以表示,行t检验。P<0.05则表示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5 统计学方法

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定量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科室住院时间)以表示,行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对比2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科室住院时间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科室住院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

表 对比2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科室住院时间()

表 对比2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科室住院时间()

急诊至科室住院时间对照组 30 59.37±7.58 69.83±10.6265.31±12.59观察组 30 26.53±5.81 41.72±7.95 31.28±6.74 t 18.834 11.606 13.052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确诊时间 急诊至手术时间

3 讨 论

在传统的急救流程中,大部分创伤患者均是由急诊科医生进行检查后,经过初步判断,在让相关科室的医生进行会诊,会诊后再让患者转入病房,然后对有关生命指标内容进行检查,同时联系手术室为开展手术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开展救治工作时,由于涉及到的环节较多,虽然得到了不断加强,然而各个环节的连续性却依然较差,甚至会发生救治不及时的情况[3-4]。因此,为了能够解决这类问题,采用无缝隙护理干预,让院前、急诊科、各功能检查室、各专科医生与急诊科护士共同组成小组,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优化抢救过程,从而起到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的作用。在急诊护理中,极其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一旦发生护理纠纷,会给急诊科护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5]。因此,通过将无缝隙护理干预应用在创伤患者救治中,可以起到减少中间环节,做到专人专责,同步化急救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多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整个救治过程变得更加完善,从而提高了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此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科室住院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无缝隙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救治中,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深受患者认可。

总而言之,无缝隙护理干预在急诊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缝隙急诊科科室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雨的缝隙
空中翱翔
缝隙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