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分层护理管理中运用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式的效果

2020-06-10 09:3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胸外科动态分层

李 兵

(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在医院中,护理人员资源是第一资源,对其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甚至杜绝医患矛盾的发生[1]。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使用率[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胸外科的15例护理人员开展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到2018年12月,以探讨胸外科分层护理管理中运用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式的效果为目的开展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胸外科的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0月到2018年12月。均为女性;年龄为20~15岁,平均年龄为(29.43±3.45)岁;护龄为0.5~19.2年,护龄为(7.62±4.35)年;包括副主任医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6名,护士4名。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三年及其以上的护理教育,排除科室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科室轮转和进修的护理人员以及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和副护士长。本次研究在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进行,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声明。

1.2 方法

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根据工龄、职称和学历分为N0、N1、N2、N3和N4共五级,并且给予规范化培训。结合患者疾病的危重程度分配相应层级的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

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式。首先结合每个岗位的说明书进行职务分析,在胸外科中,护理岗位主要包括治疗护士、值班护士、主班护士以及责任护士,每个岗位均设置相应的岗位说明书主要包括技能要求、工作联系、工作态度、学历资历、工作标准、工作职责、请示上级以及工作概要。根据“三基三严”考核、患者满意度以及心理人格测试并且结合护理人员的职称和学历等各因素,对每位护士进行人才量评,并进行量化分层,将护士分为N0、N1、N2、N3和N4共五级,每个级别的分管患者、工作内容以及晋升条件和实施前均一致。每个级别的护士严格按照岗位说明书进行工作,与此同时,科室也开展规范化的培训计划,并且定期进行培训考核,根据心理人格测试和考核成绩对护理人员进行重新分层和岗位判定,以此为循环,并且结合承担的风险、工作强度以及工作量等对护理岗位进行调整。在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式实施半年后,再次发放护理人员工作绩效量表进行考核。

1.3 观察指标

根据《护士工作绩效自评量表进行》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括51项目,主要包括生产绩效、情景绩效以及任务绩效三个维度,涉及到为医院整体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工作积极主动和同伴合作、认真完成任务、遵守规章制度、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认真完成任务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等七项内容。量表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表现频率越高对应的评分越高,即经常表现=5,极少表现=1。

1.4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共工作绩效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对比

和实施前相比,15名护理人员实施后的积极主动和同伴合作、认真完成任务、遵守规章制度、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认真完成任务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等六项评分均显著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对比

3 讨 论

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设置岗位说明书、给予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和定期考核,根据其工作能力和心理人格作为分配工作的标准,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实施该模式后,可以激发护士对工作的热情以及主观能动性,通过培训考核对工作岗位进行动态调整,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

在本次研究中,和实施前相比,15名护理人员实施后的积极主动和同伴合作、认真完成任务、遵守规章制度、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认真完成任务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等六项评分均显著要高(P<0.05)。表明实施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式后,护理工作质量有所上升。综上所述,胸外科分层护理管理中,实施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值得广泛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猜你喜欢
胸外科动态分层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国内动态
更正
安徽省胸科医院在国家级比赛中斩获佳绩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有趣的分层现象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