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对智慧养老的认知和使用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6-10 09:35李雨霏何梦帆李丹妮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意愿养老居民

李雨霏,赵 迪,何梦帆,陈 璐,李丹妮

(1.3.4.5.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据调查研究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面临的养老问题不断加剧[1]。然而,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却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借助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形式的智慧型养老方式将成为未来养老模式的发展的主流趋势[2]。所谓智慧养老,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能够帮助养老机构、社区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并使得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成为可能。近年来关于倡导智慧养老的政策密集出台,意味着智慧养老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3]。由此可见,“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模式在未来的养老模式中将会起到主力军作用。而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社区养老是不可缺少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4],故针对提高社区居民对智慧养老的认知度与使用意愿的调查对于未来实现智慧养老模式在国内社区内全面推行具有重大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的选取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4个地级市12个社区中符合纳入标准的236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40岁的中老年社区居民 ②经解释自愿参与本项目调查的人群。排除有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完成调查的人群。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问卷分为三部分。①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及来源、居住情况等。②对智慧养老的认知与使用意愿调查表。包括对现有养老模式的种类了解、对智慧养老的使用倾向,及对智慧养老费用的接受范围等。③对智慧养老服务需求度调查表。包括医疗、生活、文体、心理等方面。

1.2.2 调查方法

对项目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后,对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目的。征得同意后,通过调查人员直接进行访谈、现场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量236份,有效回收率94.4%。

1.2.3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双人录入保证准确性,使用Python和R语言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调查表,见表1。

表1 社区居民的一般资料

2.2 认知及使用意愿调查表,见表2。

表2 社区居民对智慧养老的认知情况

2.3 对智慧养老服务需求度调查表,结果分析见图1

图1 智慧养老服务需求分析图

3 社区居民对智慧养老服务的认知及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3.1 变量设置

本研究的自变量为反映人口学、家庭、经济等方面特征的变量,详见表3。

表3 变量的界定

本研究因变量为对智慧养老模式的认知程度和对智慧养老的使用意愿。运用Python和R语言对其进行相关性检验。

3.2 相关性检验,结果见表4。

4 讨 论

4.1 社区居民对智慧养老的认知及使用现状分析

本研究中,社区居民对传统机构和传统居家养老模式了解度较高,而对智慧养老的知晓率仅有31.4%,表明地级市中的社区居民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仍为传统性质的居家、养老院等机构养老。智慧养老模式目前并未宣传、普及至地级市,且由于有关智慧养老的新闻、资讯较少,导致社区居民对其的认知现状较差。

通过调研人员对社区居民普及、讲解智慧养老模式的相关信息后,我们可从表2得知,大部分社区居民对智慧养老的使用意愿较为积极,这可能与智慧养老模式具备多功能性、便利性、舒适性等优点有关。在使用智慧养老产品时, 70.8%的社区居民会考虑其价格, 72.0%的社区居民会考虑其实用性。对智慧养老可接受的费用在500-1000元的人数最多(占47.4%),这可能与当地居民的总收入有关。在调查社区居民希望智慧养老模式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内容时,社区居民最需要生活照料(82.2%)和紧急救护(72.9%),有61.0%的社区居民需要生活、出行安全保障,有66.1%的居民希望有康体锻炼服务,居民对学习培训的需求最低,仅38.9%。

表4 一般情况与对智慧养老服务态度相关性检验表

4.2 社区居民对智慧养老的认知及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表4结果显示,年龄与对智慧养老的使用意愿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的人对智慧养老模式使用意愿越低,可能与由于老人年龄大,对智能设备如手机、电脑等的使用率不高,对使用智能化养老模式信心不足有关。文化程度与对智慧养老模式的认知程度和使用意愿呈正相关,即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越了解并愿意使用智慧养老模式,这可能与文化程度越高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更多和接受速度更快有关。月收入与对智慧养老的使用意愿呈正相关,即收入越高者越喜欢智慧养老模式,可能与个人经济水平充足,能够支付起智慧养老相关费用有关。自理能力方面,与对智慧养老的使用意愿呈正相关,这可能与生活自理受限的人对生活便利性的需求度更高有关。

5 小 结

目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智慧养老”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推行之中。然而目前智慧养老模式仅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6-8]等一、二线城市有所推广,在本文调研地,即河南省地市级城市中尚未开始推行。由于网络、新闻等信息来源较少,所以居民普遍对智慧养老模式的认识程度较低,经调研人员解释、普及智慧养老模式含义、用途等相关知识后,居民对智慧养老的使用意愿较高。居民在使用智慧养老服务时会更看重其价格、实用性,每月能够接受的费用在1000元以下。在居民对智慧养老的服务需求中,居民更希望能够提供紧急救护、生活照料、健康监测和康体锻炼服务。

智慧养老模式未来将会作为未来主流养老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国家的政策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故地方政府也应积极响应,在各地积极进行知识普及、宣传并择点试行,以增强人们对智慧养老模式的认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各城市及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居民生活需求等存在差异,模式开发、运营者应充分结合地区特点,居民的需求以及经济承受能力来提供具体服务内容。

猜你喜欢
意愿养老居民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养老生活
石器时代的居民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高台居民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