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2020-06-11 00:46雷蕾王波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馆藏

雷蕾 王波

关键词:缩微技术;图书馆管理;馆藏;保护作用价值

摘 要:文章介绍了缩微技术的基本理论,探讨了缩微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管理中的价值,对缩微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主要路径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4-0077-03

1 縮微技术的基本理论

1.1 缩微技术的基本概念

缩微技术是一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综合性强且技术成熟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其采用专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把原始信息原封不动地以缩小影像的形式摄影存储在感光材料(通常是胶片)上,经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保存、传播和使用。缩微技术是经历了一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技术,其记录载体和设备已基本成熟稳定,具有保存周期长、检索方便、转移便利等特点。目前,很多图书馆将缩微技术应用于文献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利用缩微摄影技术将需要快速查找的文献制成缩微品,能实现对胶片的自动化处理、保存、检索、再现与复制还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功能。例如,针对某些不适合外借的馆藏善本文献,图书馆可利用缩微技术将其制作成缩微制品,供读者借阅,不仅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还能使馆藏善本文献得到妥善保护和保存。此外,基于缩微技术高密度压缩存储文献的基本特征,图书馆能确保许多缩微资源便于取放携带,节约了大量的馆藏空间。许多现代化图书馆已拥有独立的计算机缩微阅览系统,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省级以上图书馆已利用缩微技术抢救并妥善保存了各类文献超过200,000种,包含大量的报纸、期刊、民国时期图书、普通古籍和善本古籍。缩微技术具有弘扬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技术化应用也适应当今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环境。

1.2 缩微技术的主要用途

缩微技术主要包括文字影像制作技术、文献影像存储技术及彩色缩微技术等,对于馆藏资源的长期保存具有重要作用。缩微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用途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数转模应用技术功能。数转模是一项利用数字存档机将数字文献转换成缩微胶片的技术,主要用于对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转换,搭建馆藏文献数字化转换体系,将纸质馆藏文献转换为胶片或数字化数据,并对已转化的数据进行详细检验。目前,许多图书馆引入新型的数字资源转换设备,即数字存档机,其能够帮助图书馆完成馆藏文献数转模工作,将文档转换成电子影像文件,利用光盘提供灵活方便的检索和管理,对必须长期保存的文档影像以缩微胶卷替代传统的纸张。该转换技术具有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等特点,能快速实现对胶片资源、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满足图书馆馆藏管理工作的需要。二是彩色缩微技术功能。彩色缩微技术是将纸质文献或数字资源存储到彩色缩微胶片上,以用于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型缩微技术,是传统黑白缩微技术的一种拓展和延伸。彩色缩微胶片是一种具有银漂法处理工艺的、高饱和度与超细颗粒的、高解像度与高锐度的感光材料,能保存500年以上不褪色。图书馆利用彩色缩微技术,能对馆藏文献的彩色不透明原件进行拍摄,将文献资源转化为具有高弹性和高稳定性等特性,又能阻止光照引发色衰的优质彩色胶片。

2 缩微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管理中的价值

图书馆利用缩微技术对馆藏普通文献和善本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能保护这些文献免受破坏。为了保护馆藏善本古籍文献,很多图书馆采用封闭式保护措施,并对读者的借阅行为进行重重限制。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发挥古籍文献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还违背了图书馆建设的初衷。因此,图书馆应合理利用缩微技术,为馆藏文献的保存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缩微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长期保存和保护文献的首选

如上文所述,缩微技术能够延长馆藏文献的保存时间达到500年以上,这一技术优势是传统常规管理技术无法实现的,是图书馆长期保存和保护文献的首要技术。缩微技术所采用的胶片多为安全片基银盐缩微胶片,所制成的缩微品可保存800年以上。但是,缩微胶片也并非完美,对存储空间的温湿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图书馆只有结合典藏保护技术,对缩微品实施排酸性保护,才能达到长期保存目的。此外,图书馆还要针对缩微胶片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定期对缩微胶片进行倒片处理,以延长缩微胶片的保存时间。缩微胶片与光盘的存储密度相似,但其稳定性却远远高于光盘,且不需要图书馆开展任何定期数据迁移调整管理工作。图书馆利用缩微技术保存馆藏数字资源,不仅能大幅度降低保存成本,还提升了工作效率。目前,许多图书馆在馆藏管理方面采用了技术优势很大的缩微技术。

2.2 资源数字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图书馆利用缩微技术推动馆藏文献数字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缩微技术保护古籍文献原件。古籍文献是记录我国传统文明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图书馆利用缩微技术建立古籍文献缩微体系,能为读者借阅和复制古籍文献提供便利,避免了古籍文献不便借出的尴尬局面,推动了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二是利用缩微技术提高古籍文献的记录速度,降低保护成本。与传统手抄复本相比,缩微技术具有记录性强、记录速度快、记录质量高等特点。图书馆将缩微胶片与相机、阅读设备结合起来,不仅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能把缩微胶片随意放大或缩小,并将其复印还原成纸媒。此外,图书馆也可将缩微技术与互联网多媒体平台、投影仪、扫描仪等技术设备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馆藏文献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三是缩微胶片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等特点。图书馆利用缩微技术能将上万册馆藏文献缩微成为几卷胶片,不仅节省了馆藏的空间,还节约了保存成本。

2.3 提升缩微文献知晓率的关键

图书馆在利用缩微技术开展馆藏文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构建数字化平台、新媒体服务平台。例如,图书馆APP作为移动智能终端的重要服务媒介,能展现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及馆藏文献的缩微成果。图书馆通过网络宣传缩微文献,实现了智能移动终端信息化技术与缩微技术的完美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缩微文献的知晓率,吸引了更多用户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3 缩微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主要路径

与互联网技术相比,缩微技术属于“老”技术,还不能完全实现对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管理,而互联网技术具有较强的数据搜集与整合能力,将对缩微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造成强烈冲击,甚至出现了完全替代缩微技术的现实发展倾向。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了充分发挥缩微技术在图书馆馆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图书馆应在缩微技术应用方面多下功夫,改变对缩微技术的应用观念,明确工作方向,建立缩微文献数据,真正促进缩微技术应用的持续开展。

3.1 改变对缩微技术的应用观念,加强数字化管理

信息时代,图书馆利用缩微技术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图书馆在综合应用缩微技术的过程中,应结合时代特点与读者的价值取向,彻底改变对缩微技术的应用观念,加强数字化管理。在技术应用方面,图书馆要不断提高自身认识,加大缩微技术在馆藏古籍文献中的保护应用力度,在基层图书馆建立缩微文献服务部,专门搜集古籍善本、族谱、地方志及个人传记等,并将这些文献制作成缩微胶片,进而为读者借阅提供便利。此外,图书馆可积极利用缩微文献影像数字化技术(CIM技术),结合特定技术设备将缩微文献影像全部转换为图像格式文件,强化对微缩古籍文献的保管与借阅工作,做好古籍文献储存的科学化管理工作。2012年,我国启动了“民国图书缩微胶片数字化专项项目”,结合缩微技术、扫描技术等强化了对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化管理工作,技术应用流程如下:馆藏文献原件→缩微胶片→拷底片扫描→图像处理→著录→格式转换→刻录光盘或计算机硬盘存储。

3.2 积极开展缩微技术应用宣传工作,明确工作方向

目前,图书馆应积极开展缩微技术应用宣传工作,明确工作方向,有效完善数字化信息处理方式,大力宣传缩微技术的优势,提高民众对缩微技术的认知度。图书馆应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快速性、便捷性与逻辑性等特点,提高缩微技术应用的可靠性、永久性,提升其在应用层面的法律效力,实现对馆藏文献的信息化、专业化管理。

3.3 建立馆藏缩微文献数据库

为了突出馆藏文献保护管理的重点,图书馆应建立馆藏缩微文献数据库,配备便携式数码缩微阅览器,将缩微制品与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展现缩微文献数据库管理的技术优越性,为其他单位科学保存数字化资源提供借鉴。图书馆应积极开展缩微胶片借阅服务,保证数据管理与文献服务的相互融通,展现缩微文献数据库技术应用的普适性与优越性。

3.4 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

图书馆要积极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如NFC技术,对传统缩微技术进行技术革新。NFC技术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图书馆可将NFC技术应用于对馆藏资源的识别与数字交换等工作,以提高服务效率。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在NFC电子标签的技术应用方面已相当成熟,实现了基于实时数据交换的馆藏缩微文献数据的转换,为缩微文献的高效能管理创造了契机。此外,图书馆之间也应积极开展缩微文献馆际合作工作,促进缩微文献的广泛传播与流通,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馆藏资源及优质的信息服务,推动馆际间缩微文献的交换、赠与、互借与咨询解答等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缩微制品贮量大、体积小、便于传播的优势,提高其应用价值。

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已配备了专业胶片扫描设备14台、专业技术人员50名,年生产能力突破300万拍,累计转换图书20,000种、500万拍,国家图书馆将大部分缩微文献发布在网站主页,供读者免费浏览。目前,多种数字化技术推动了图书馆馆藏文献管理工作的发展,也为缩微技术的未来应用创造了契机。

4 结语

目前,我国图书馆已将缩微技术应用于馆藏文献管理工作,其管理优势与价值也相当明显。缩微技术所提供的多种技术应用类型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多选择,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馆制宜地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笑淼.对新闻专业图书馆缩微文献补藏建设的思考[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7(4):30-32.

[2] 高瑾.我国图书馆缩微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J].图书馆论坛,2017(1):10-18.

[3] 杨光.缩微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11):82-83.

[4] 宋群.試论缩微技术在图书馆古籍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0):25-26.

[5] 宁三香.基于数字存档技术中缩微胶片密度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地方志数字资源数模转换为例[J].图书馆界,2015(5):12-16.

[6] 宁三香.基于数转模拍摄的普通古籍分册问题探讨:以国家图书馆馆藏地方志为例[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5(4):10-13.

[7] 米捷.缩微影像技术在媒体图书馆的有效利用:以新华社图书馆为例[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0(3):12-13.

[8] 赵苏玲,祝业,王伯秋.缩微技术在数字化馆藏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1(6):88-89.

[9] 刘慧云,陈定权.我国图书馆缩微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J].图书馆论坛,2017(1):68-69.

[10] 樊伟.公共图书馆缩微工作回望[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8(2):25-27.

[11] 樊伟.缩微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7(1):20-22.

[12] 孙莹莹,李建中.新技术在图书馆缩微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情报探索,2016(7):75-78.

[13] 杨光.公共图书馆缩微胶片文献数字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7):112-113.

[14] 宁三香.传统缩微技术与数字存档技术的差异性分析:以国家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103-105.

[15] 蔡珩.缩微技术在贵州省民族古籍文献保存中的应用价值[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7(1):17-19.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图书馆管理馆藏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记忆中的风景:湖北美术馆馆藏小幅绘画作品展
人脸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探究人本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