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装出行的三月

2020-06-12 08:13李云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芽儿知己韭菜

【导语】

三月,只因为到了三月,一切都欣欣然换了容颜,就连墙根的韭菜,也跟二月划清了界限。三月,注定是要靓装出行的。

【佳作欣赏】

三月韭菜

佘显斌

春风一吹,韭菜就绿了。

韭菜喜欢细沙地,水汽丰沛。一大早起来,到韭菜田里去看,平整的地面出现了一纹一纹的裂痕,细碎的土粒有的甚至翻了开来。土缝里,一星一星的青嫩探出头来,细小如蚁。这就是初生的韭菜芽儿,像新生婴儿一样。

有诗人夸荷叶道“出淤泥而不染”,可谁见过韭菜的嫩芽拖泥带水一副脏脏样了?绝对没有。韭菜的嫩芽洁净得如春天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随着春风变老,韭菜一寸寸生长,几天的工夫,就是一大截。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每一茎韭菜叶上都有一颗露珠。露珠在朝阳下如碎钻一般,闪闪地发光。

韭菜很绿,那绿有鹅黄的,有嫩绿的、青绿的、翠绿的、墨绿的——每一茎的绿都各不相同。那绿透过水珠,也依然绿得耀眼灼目。露珠,在绿的映衬下,也碧色如洗,翠润无瑕。

大自然的美,是人工无论如何也比拟不了的。巧夺天工,仅仅是人为了安慰自己而已。面对韭菜,面对韭菜上的露珠,人,才会彻底地感觉到语言和词汇是如此的贫乏。

杜甫诗云:“夜雨剪春韭”,他可算韭菜的知己。

韭菜是无论如何不能用手掐的,一掐之后,掐痕处容易枯死。因此,要用刀割,应贴着地。这样做,为的是让土遮住韭菜断口,不至于被太阳晒枯。当然,太阳下割韭菜,自是没有雨夜割韭适宜。细雨落下,润物无声,也轻轻地抚慰了韭菜的伤口。第二天起来,昨夜割过的韭菜又是一片青嫩。杜甫说雨夜割韭菜,没有说做什么菜,按老杜的说法是喝酒用。我以为,韭菜炒鸡蛋,下酒最好。把韭菜切成寸许小段,和鸡蛋搅拌,放在锅里做羹,味嫩而鲜,有一种春天的气息。吃一箸,一股鲜味直透五脏六腑。这时,一壶酒,几盘小菜,知己二人,话着别后情形,听着窗外“沙沙”的雨声,如蚕吃桑叶,雨润青苗,那种静谧,那种悠闲,人生能得几回?

【佳作点评】

选文一开头就将初生的韭菜芽儿比作“新生婴儿”,足见作者对新韭的喜爱。接着,作者引用吟荷名句作类比,并用“春天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来比喻,点出“嫩韭”洁净的特点。在朝阳下,韭菜叶上的露珠如“碎钻一般,闪闪地发光”,写出了韭菜的晶莹。接下来,作者极力描写韭菜的色彩来赞美它。选文把杜甫看作韭菜的“知己”,把韭菜的品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而作者对韭菜的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写作启示】

1.尽情描摹其形。调动多种修辞方法,尽情描摹所选植物的形,用其形来打动读者。如上文的作者就用了“新生婴儿”“春天的眼睛”“碎钻”多个比喻,来描摹韭菜的形,激发起了读者对韭菜的喜爱。

2.尽情描摹其色。对笔下的植物要仔细观察,写出它的色彩美。如上文作者用“鹅黄”“嫩绿”“青绿”“翠绿”“墨绿”来描摹韭菜的色彩,令读者大为惊叹。

3.借用古诗词。在描写植物时,如果能借用一下古诗词,更便于表达我们对笔下植物的赞美之情。如上文作者先用了吟诵荷的诗句,后用杜甫的诗句,将大家对韭菜这一普通植物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4.将该植物的食用方法,特别是食用体验写出来,也能激发读者对该植物的喜爱。如作者所言“韭菜炒鸡蛋”“那种静谧,那种悠闲”,读后使读者也想体验一番了。

牛刀小试

三月里的哪种植物引发了你的观察兴趣呢?观察后就来写写它吧。

猜你喜欢
芽儿知己韭菜
芽儿
知己红颜
韭菜壮阳是真的吗
绿化草坪为什么不用韭菜?
高适同路逢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
芽儿
莴苣和韭菜
夜雨剪春韭
我的好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