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无缝隙护理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6-13 08:23王莉梅杨夏林周丽杏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缝隙围术出血量

王莉梅,杨夏林,周丽杏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中山 528415)

手术室为医院重要的科室,该科室主要担负救治患者生命的重任[1]。在手术室救治患者过程,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在要求护理工作者以患者为核心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外还需要做到医护间的有效配合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2]。全程无缝隙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该模式在实际的护理过程强调以患者为核心,体现护理工作的完整性及连续性,满足患者疾病治疗及康复的需求。本次探讨将全程无缝隙护理应用于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纳入:所选病例具有良好的手术指征及完整的临床资料。本次观察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合并传染性疾病,严重精神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9~70岁,平均(48.8±2.4)岁。观察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17~71岁,平均(48.5±2.3)岁。组间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探视、术前准备、术中医护配合、术后病房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则将全程无缝隙护理应用于围术期护理中:组建无缝隙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在学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符合临床护理需求,组内成员包含组长及责任护士,组长负责护理方案的制定及对护理情况的检查,责任华则负责无缝隙护理干预策略的具体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的实施策略如下:①术前。术前手术室医护人员通过访视掌握患者如年龄、手术史、病变部位等状况,有效评估手术室护理风险;强化护患沟通,对患者情绪进行合理评估,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有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消极情绪[3]。确保手术室环境的安静及整洁,整理器械、物品,调节手术室环境适宜,避免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过大影响散热,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②术中。护理人员协助手术患者取合理的体位,操作过程注意保护患者个人隐私,预防肢体过度外展所致臂丛神经受损;遵医嘱依据患者术中失血状况予以输血及输液,在大量输血前需提前加温以维持体温恒定,在输血完成后应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即刻停止输血。③术后。针对符合苏醒条件的患者,病房护士将患者接回病房,做好手术卡交接,在转运患者过程需加强保暖及体征监测;病房护士按术后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确保交接班工作在患者床旁进行,明确下一班护士护理中需关注的重点;护士在术后1d进行回访,核对术后指征、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加强医护间的护理配合以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病情及治疗情况,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促进术后康复。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手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②统计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以S P S S 2 0.0 的统计学软件处理,分别使用(±s)、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通过t、x2检验正态分布计数资料、计量资料,P<0.05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手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s)

表1 手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观察组 40 84.42±8.69 5.21±0.71 105.26±13.36对照组 40 168.69±14.69 7.44±1.23 124.46±16.32 t-31.227 9.931 5.757 P-<0.01 <0.01 <0.01

2.2 两组并发症

观察组在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5%,组间数据比较诧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手术室的建立为临床中抢救危重病患提供了场所,而因手术室日接受的人数诸多,这使得手术室具有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及技术性强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使得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极容易出现多种安全隐患,这样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损伤[4]。因此为了确保手术室工作的顺利继续进行,需要结合手术室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护理模式。

全程无缝隙是近年来推广使用的手术室护理策略,该护理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始终以患者作为核心,强调患者自身的护理体验,通过医护配合为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全面、细致以及高质量的护理服务[5]。全程无缝隙护理还强调各护理细节的紧密衔接,这样也主要是提供给患者不同时间段良好的护理服务,摆脱传统护理下存在的护理缝隙,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让护理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常规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及融合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各项临床指标情况上观察组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这提示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满意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是全程无缝隙的实施上通过各项有效护理,确保手术治疗顺利进行,有效避免干扰因素对手术的影响。观察显示,在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上,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实施通过针对性的干预,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全程无缝隙护理应用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可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同时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缝隙围术出血量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雨的缝隙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空中翱翔
缝隙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