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宫颈癌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影响机体应激反应的价值观察

2020-06-13 08:24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生理宫颈癌手术室

张 蕾

(青海红十字医院手术室,青海 西宁 810001)

宫颈癌属于近年来高发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目前对于此类患者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特别是早期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预后效果。然而宫颈癌属于身心疾病,在患者手术治疗期间还需特别注意患者的机体应激反应,因此加强患者的科学护理干预至关重要[1]。本文将着重分析通过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宫颈癌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

1 资料、方法

1.1 线性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9年8月我院76例妇科宫颈癌手术病例,以其护理方案为标准分组,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干预组,38例):手术时年龄37~68岁,均值(46.2±0.5)岁;腺癌患者20例,鳞癌患者15例,原位癌患者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8例):手术时年龄36~69岁,均值(45.6±0.6)岁;腺癌患者22例,鳞癌患者14例,原位癌患者2例。2组线性资料在比较中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即做好常规手术宣教、术前访视以及术中配合及术后症的并发症护理等;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有:(1)心理评估:需要针对患者性格特点、职业家庭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等相关信息了解和掌握,并对其心理状况评价,结合其特点进行心理沟通,例如运用音乐疗法、情绪宣泄法以及交谈法等,帮助其缓解负性情绪。特别是要通过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来改善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和手术的认知,通过图片、讲座及视频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而改善其依从性与配合度;(2)个体化术前访视:术前一天需要对患者深入病房进行访视护理,详细了解其相关情况,并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与鼓励。同时保持耐心的解答其相关疑问,使患者能够了解相关的手术事宜,包括手术室环境、流程及手术的安全性和注意要点等,确保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对于存在过度担忧以及焦虑等情绪的患者,通过指导其利用腹式呼吸和全身放松等措施来保持心态放松,防止患者情绪剧烈波动;(3)优化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除了需要密切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监测之外,还需特别做好患者术中的保暖护理工作。维持手术室内的良好温度及湿度,对于非手术区域进行遮盖。患者在麻醉之前需要进行语言和肢体等沟通,帮助其缓解入室后的紧张和恐惧情绪。(4)术后疼痛针对性护理: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将对其生理及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缓了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所以首先需要对术后疼痛度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疼痛性质、部位以及频率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指导深呼吸、应用镇痛药物或者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帮助其缓解躯体疼痛感。

1.3 评估指标

(1)统计两组术中的生理应激反应,包括心率异常和血压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以SPSS17.0分析,标准差以(±s)描述,行t、x2检验,P<0.05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中生理应激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中生理应激不良反应率2.63%,对照组10.53%,且P<0.05。

表1 两组术中生理应激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宫颈癌来临床发病率较高,对于女性患者生存质量产生着严重影响。现阶段对于此类患者多通过子宫切除术来进行治疗,然而受到疾病及手术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机体应激反应,特别是心理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比较严重,与此同时也将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产生不良影响,这也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做好患者科学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至关重要[2]-[4]。特别是加强患者术前访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来帮助其提升对于宫颈癌疾病及手术的认知。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围手术期内的恐惧、担忧等负性情绪,这对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改善其机体应激反应等具有重要意义。从本次比较结果中来看,观察组术中生理应激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同时该组护理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降幅高于对照组。提示对于宫颈癌患者来说,积极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围术期内机体应激反应,对于促进手术的顺利安全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机体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生理宫颈癌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腹腔镜下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