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几个过程

2020-06-15 11:14齐飞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答题题目教材

齐飞

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过程和方法”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点,强调语言学习的“过程观”。笔者认为,这一过程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过程是教师学习的过程。

从教材使用的角度看,教育者不仅是教材的运用者,也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若能想要好的课堂生成,自己首先钻研教材,对教材再创造,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增加和调整,以及教材语文的转换,然后根据教学对象设计合适的教学计划。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把教材用活是每个老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从课堂閱读教学来讲,教师首先对文本要有一个深刻的阅读、理解、鉴赏的过程。教师应与课文、作者、编辑进行认真的对话,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深化这种感受。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读出文本的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为课堂教学夯实基础。

从写作教学来讲,虽然我们不要求是一位作家,但提倡教师坚持写作,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才会有许多写作体会,才能够很好地把握写作的规律,提炼好的写作方法。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这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师有一潭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其次,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这一观点,是“新课标”理念的核心内容。我们常说,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这一观点的体现。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考虑以下几点:一是给学生充分地阅读时间,二是给学生提供课堂表达与交流的机会,三是让学生自己在课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第三,教学过程是学生成长的过程。

教学过程有两个关键内容:一是学生学,而是教师教。其中,“教”是关键,即教师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成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教”,关键是教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到知识,提高自己。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汉语知识的积累包括词汇学习、修辞语句、诗歌朗诵和文化常识的掌握等,当然也包括思想情感的熏陶。

二是让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对于语文不同类型的知识,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有些文化知识需要我们识记;有些理解题目,需要平时学习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尤其课堂上注意思维训练;有些语言表达题目,需要我们平时多写,熟能生巧,文笔自然优美。

三是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例如语言鉴赏类题目,我指导学生答题时从三个方面,即答题的切入点、内容和情感。这三个方面都是得分点,往往缺一不可。

四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巧妙地发挥“教学”的作用,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广度和深度。

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焕发出活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教的自然,学生学得轻松。

猜你喜欢
答题题目教材
教材精读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