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开展扎染教学的策略

2020-06-15 16:06刘捷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8期
关键词:家校合力扎染小学阶段

刘捷姬

[摘要]为了将日渐式微的非遗文化——扎染引入到小學中传承,而探讨扎染课程在小学课堂中开展的多种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扎染的历史和文化、体会扎染工艺的制作特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扎染;小学阶段;策略;家校合力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勤劳的中华民族在生活劳作中创造了灿烂的艺术文化,扎染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扎染在民间又称为“扎缬”“绞缬”和“撮花”等,在面料上按设计意图以针缝线扎,染色时其局部因机械防染作用而得不到染色,形成预期的花纹。扎染的种类名目繁多,代表品种有“鹿胎缬”“鱼子缬”“醉眼缬”等,其制作简便,风格样式大方,有单色染和多彩染,花纹图案晕色浪漫,变化多端。“花”和“底”之间往往呈现过渡性渐变的效果,自然天成,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

一、扎染艺术在社会中的现状及在小学阶段开展的意义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机器生产、流水线操作挤占了扎染工艺的生存空间,我们不能任由它就此消逝。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扎染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扎染技艺,通过不同的角度、表现方式去理解扎染文化。让扎染的艺术成果润泽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在小学开展扎染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扎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事物,只有通过恰当地引导、认识、欣赏才能使学生产生向往的情感和学习的兴趣。利用欣赏激发学习的兴趣要做到以下几点:

1.欣赏作品的时候要结合适当的讲解和评价,让学生学会理解扎染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尽可能利用扎染的实物开展欣赏教学,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欣赏中,直观的感受扎染作品的面料、手感、肌理纹样的独特魅力,有助于提高欣赏的有效性。

3.把扎染作品运用在生活中,感受其对生活的装饰效果。扎染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虚幻的楼阁,把它运用在生活中,用它装饰窗帘、抱枕、袋子、衣服,让扎染艺术与生活一起提高审美情趣。

(二)巧用教学方法,为学生打开扎染的大门

1.游戏法,以保持兴趣。扎染应用的很多方法需要多次尝试才能较好的掌握,为了避免学生由于困难不能一下子突破而失去兴趣,最好是采取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对扎染学习持续保持兴趣。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设计不同的游戏尤其重要,例如,游戏(1):《我是魔术师》就适合在一、二年级进行。在白布包扎玻璃珠子的时候引导学生想——师:像什么?学生:像棒棒糖、蘑菇.……师:今天我们都来做个魔术师,看谁能变出更多的小蘑菇、棒棒糖。在游戏的氛围中学生们都积极的参与到扎花的“魔术”中,边制作边交流:“看我的这个棒棒糖是不是好大!”“我这边种的都是小蘑菇。”

游戏(2):《接龙游戏》,高年级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我就设计了小组进行扎捆的接力比赛,让学生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练习。

2.对比法,以启发思维。在扎染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材料、捆扎、温度等元素的变化对花纹效果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用同样的材料采用皮筋缠绕的粗细、松紧有别的方法对比花纹所产生的变化;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捆扎方法不同的折法,染好后再一层一层的展开布料,对比观察花纹的位置、形状的差别。对比法的运用让学生直观感受效果变化的缘由,摸索出扎染的规律,培养学生开创性的思维。

3.多技法结合,以促进创新。在学习创作中引导学生将不同扎染技法的结合运用或扎染与其他的美术技法的结合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例如将捆扎法和针缝法结合随意与具象的效果别具一格;再如:将扎染与绘画、刺绣结合。先用浸染的方法分层做出由浅到深的蓝色,然后用在深蓝的分界线绣出日出的太阳,鲜红的太阳在迷蒙的蓝色背景下别有风味。

(三)善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提高教学效率是必然的趋势,扎染教学也不例外。扎染教学的主要涉及传统扎染实践技艺的传授,需做大量的实践演示,仅仅依靠口传心授效果难以保证,因而善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尤其重要。技能型的微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是为训练学生掌握某种特定技能,通过演示操作步骤让学生掌握某种技术能力和方法的微课。通过微课把扎染技艺的各种技法和染制效果向学生播放,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智慧教育的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在提高扎染教学效率方面也发挥了其独特的功力。借助其移动终端、交互学习平台突破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拓展扎染课堂的深度与广度,为教学助力。

(四)家校合力,弘扬扎染传统文化

扎染的教育与传承仅仅依靠学校的单方付出很难构建完善的学习环境,必须与家庭、社会加强合作形成家校合力,定期组织扎染课程的相关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在一年一度的“跳蚤集市”活动中开辟“扎染专区”联合家长开展爱心义卖,让学生既能收获劳动的成果也体验到扎染成功感,同时还是扎染作品的“大秀场”,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这一门传统的文化技艺。还可以通过与社区合作在社区活动日中开展扎染工作坊,让学生现场演示扎染的技艺,引领社区的人参与到实践中来,由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社会,全方位的传承扎染文化遗产。

只有利用好各种的教学方法、手段、资源,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在实践创造与众不同的扎染作品去装扮生活、在扎染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体会到扎染的魅力。这样,离实现扎染艺术文化的传承就不远了。

猜你喜欢
家校合力扎染小学阶段
扎染对对画
神奇的扎染
探究职校育人模式,助推学生健康发展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VALENTINO TIE & DYE 扎染系列限定展览登陆北京 SKP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