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阅读主线,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2020-06-15 16:39黄爱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6期
关键词:以读为本以写促读自主阅读

黄爱平

【摘要】从“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接触到的文字,通过自己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以读带讲,大胆让学生进行读书,相互合作交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能更好地达到提高阅读教育教学的目的,真正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学习中的小主人,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以读为本   以读代讲   自主阅读   读思结合   诵演结合   以写促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069-01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是既古老又年轻和富有生气的,人类发展社会的文化进行教育实践活动,随着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阅读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人们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从教育的角度看,阅读是教学课程内容最重要的语言。在阅读教育教学中,要学生、教师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可以产生一种共鸣,要让自己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溢着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让学生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充实,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学习能力。

在读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怎么教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新課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之间,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读”是阅读教育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让学生明白所念的,传情读,读出香味,阅读感受,真正从阅读这个国家的美丽的语言理解。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行为”指的是一个学生通过情感生活体验的个性化,更好地让学生在读书活动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信息进行交流对话,在师生之间互动的阅读教育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读出我们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根据教学设计,阅读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

二、以读代讲,读思结合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不是企业为了提高学生教,讲不是我们为了培养学生讲。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充分抓住发展学生可以提出“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一个办法。敢于让学生学习,相互沟通,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神秘面纱,让学生阅读,而不是说,要更好地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学习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小主人。读,要给足时间,读,要有层次的指导,读,要形式多样。读中要放飞我们学生的心灵,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去想、去创造,促进中国学生的全面经济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课标”,为各个阶段的基本要求,这样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低段:(1-2年级)在读中识字,以"识"促读,学习普通话,做到读正确、读流利、逐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识字、写字、读书的好习惯。中段:(3-4年级)自主阅读,交流感受,积累语言,在读中理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阅读习惯。高段:(5-6年级)自主阅读,读思结合,欣赏品味,学会学习,在读中感悟,拓展阅读视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育教学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习课文"是三个发展阶段学生共同的要求。

三、诵演结合,演中提升

阅读课文后,根据文体的特点,可以通过讲故事、导游等形式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享受背诵的乐趣,通过情感、文化、审美的熏陶,也使学生积累词汇和文章。如果文字是写,故事,童话,寓言,它是当演员玩一玩;写入的文字,是打开一个论坛,给我们介绍一下人物的事迹;文字叙述,故事将被打开;文字是风景,让孩子当一次导游,在语言积累学生活动,使用的语言,有乐趣,有效果。从感知性的通读到学生理解性的品读,最后可以达到我们熟读中国积累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如何合理发挥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我认为我们教师的“导”还应有目标 、有学法的引导。每次读取,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不同的目标和要求,紧扣教的目标“指南”。无论“自读”、“导读”、“品读”、“熟读”中的哪一个环节。由于学生之间认知水平的差异,课堂总会出现节奏有的发展滞后、有的超前、发问、回答不到点子上的现象,这时我们就很可能需要通过教师“扶”一把,把学生“导”到课文中来,“导”到具体的教学活动目标上来。语言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由教师可以教给我们学生的方法转变为“引导培养学生自我总结提高学习方式方法”上来。在学习的哪一部分不管,教师一定要注意学习的示范,引导归纳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检测学生是否“学会”和“会学”。

四、以写促读,学以致用

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特点。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读与写,读与说。”是相互统一的。“读写结合进行迁移运用是通过学习生活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阅读教学重在不断吸收,作文重在倾吐。学生在进行阅读的基础上,体会到了一下,有什么感想。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探索彼此,谈论感受,或者写下感受。例如:“自己的话说是让人们看到了”一课,我从激发兴趣入手: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德国的民族风情是什么?你想发出一个怎样的感慨?学生可以通过进行阅读,众说纷纭。学生不仅通过情感和感染的语言美的影响力,也逐渐认识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进行学习生活语文的乐趣。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抓住阅读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进入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语言学习,激发学习语文的学生真正的兴趣。

猜你喜欢
以读为本以写促读自主阅读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以读为本 关注生成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读写结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
“以写促读”教学法探究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