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弧形疝针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2020-06-16 02:23彭静黄晓伟钟武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结扎术疝囊腹股沟

彭静,黄晓伟,钟武 (通信作者)

1上犹县人民医院 (江西上犹 341200);2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相比成人,小儿腹股沟疝为先天性,不仅会影响患儿活动及消化功能,还会影响患儿嵌顿或绞窄的发生,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小儿腹股沟疝极少自愈,治疗以手术为主[1]。传统开放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需经腹股沟找到精索,进一步分离出疝囊,分离过程中可能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破坏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并有损伤输精管及发生医源性隐睾的风险,且不能发现对侧隐匿性疝。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阴囊不会出现血肿、可发现与处理对侧隐匿性疝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2]。在此基础上,各种自制疝针、注射器等作为疝缝合工具的手术方法不断出现[3]。本研究采用自制弧形疝针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3例)与试验组(75例)。对照组男57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1±1.13)岁。试验组男6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25±1.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患儿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患侧腹股沟韧带上方2cm处做一长1.5~2.0cm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找到精索,在其前内侧寻找疝囊,切开并横断疝囊,并将其充分游离至高位后结扎,然后缝扎疝囊,剪除多余疝囊壁组织,术野彻底止血,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术毕。

试验组使用自制弧形疝针(图1a)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患儿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上方先用刀柄压出一痕迹,沿痕迹切开皮肤约7mm,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在8~10mmHg,穿刺5mmTrocar,置入30°腹腔镜;于同一切口处5mmTrocar旁置入3mm分离钳(图1b),探查双侧腹股沟区;于患侧内环口上方体表投影处(图1c),即横纹处,用尖刀切开皮肤1.5mm,用弧形疝针带7号丝线由切口穿入腹壁至内环顶部腹膜外层,先由外侧紧贴腹膜外分离潜行,跨越输精管及生殖血管,穿出腹膜(外半荷包,图1d),分离钳辅助从疝针上拔出丝线,线头端留置在腹腔内,退出疝针至腹膜外,注意不退出体外,再行内环内侧半周腹膜外分离潜行,与外侧半周会师,用分离钳辅助在腹腔内穿针引线(内半荷包,图1e),退出疝针的同时,将丝线带出体外,降低腹压,挤出阴囊内气体,注意观察睾丸没有被牵拉至腹股沟管内,将线收紧(图1f),观察输精管没有被结扎,在腹膜外打结,荷包结扎关闭内环,再提拉皮肤,使线结埋于腹膜外,以免在皮下产生线结反应;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排出CO2,停气腹,如是双侧斜疝或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疝(试验组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疝13例),可按同样方法施行另一侧手术;缝合脐部皮下组织,皮内缝合皮肤,术毕,切口见图1g。

图1 自制弧形疝针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照片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出院后以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的方式随访15d、1个月、6个月,观察疾病有无复发及阴囊水肿、血肿、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14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试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切口长度(cm) 住院时间(d)73 37.18±13.59 2.13±0.23 2.64±0.84 75 32.80±8.33 1.04±0.22 1.96±0.85试验组 t对照组2.370 29.210 4.937 P 0.019 0.000 0.000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例(%)]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其解剖学病因基础是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多数新生儿鞘状突未闭可能在1年之内闭合[4-5]。如患儿年龄超过1岁,一般需行手术治疗,疝囊高位结扎术被认为是小儿腹股沟疝公认的标准术式,但是传统开放手术经腹股沟切口,破坏了局部正常解剖结构,有损伤精索、输精管及发生医源性隐睾、睾丸萎缩、阴囊血肿的风险,且不能发现对侧隐匿性疝。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具有瘢痕隐匿、并发症少、恢复快且可以探查对侧隐匿性疝等优势[6]。

2018年,刘林等[3]采用自制专利双钩疝针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发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令人满意;并且在双钩针的内芯上增加了注水功能,使手术过程简化,对于腹膜松弛及腹膜随精索结构凹陷患儿,手术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但是,特制的专利疝针价格较高,不易获取。本研究利用自制弧形疝针达到了同样的手术效果,单个穿刺切口即可实现疝囊高位结扎,具有不结扎多余组织、线结不留于皮下、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自制材料价格便宜,容易获取。我们在患儿脐部观察孔旁添加一3mm分离钳,术中协助疝针在腹膜外法潜行跨越输精管及精索,在不增加切口的基础上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学习曲线短,且缩短了手术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自制弧形疝针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的优势。

猜你喜欢
结扎术疝囊腹股沟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