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分娩球实施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2020-06-16 02:23李瑛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助产体位产程

李瑛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天津 300170)

产力是决定顺利分娩的主要因素,与产妇精神因素和身体状况有关[1]。若分娩过程中产妇过于紧张,会对产程进展和顺利分娩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现有产时护理模式进行改善是保证分娩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有效的产时体位管理和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安全和分娩结局有直接影响。采取优质、科学的护理模式能降低难产率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2]。本研究主要探讨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5例。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7.45±2.56)岁;孕周37~40周,平均(37.17±1.91)周。联合组年龄23~35岁,平均(27.49±2.31)岁;孕周38~41周,平均(37.20±1.78)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足月单胎妊娠。排除标准:合并异常妊娠史;认知行为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合并妊娠晚期并发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模式:产妇进入临产室后,安排助产士进行轮班制助产陪护,待产期间由产妇自由选择舒适体位,宫口开全后调整为膀胱截石位直至娩出胎儿,指导产妇屏气向下用力,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儿状态,做好功能制护理。

联合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分娩球产时体位管理。(1)组建责任制护理小组:由高年资的护士担任组长,3名责任护士为组员,明确工作职责;根据产妇需求派遣人员,为其提供一对一的全程助产护理。(2)全程助产陪伴:临产室协助产妇在室内常规活动,多与产妇交流,缓解其紧张和恐惧心理;宫口扩张≥3cm时由一位专门的助产护士将产妇接到陪伴室,临产后在潜伏期可协助产妇自由活动,采取站立位、坐位,子宫前倾,让产轴和胎儿纵轴保持一致;指导产妇以拉玛泽呼吸法缓解产痛,在助产护士的口令指导下调至呼吸节奏,跟随宫缩节律呼气和吸气,活跃期时以四步触诊法检查胎方位,确定胎背方向后将产妇体位调整为与胎儿脊柱同侧卧位,宫口开全后转换为膀胱截石位,将靠背抬高45°,产妇双腿保持屈曲状态,双足外展。(3)分娩球体位管理:宫缩间歇期协助产妇骑坐或背靠在分娩球上,充分放松盆底肌肉,同时左右摇摆或上下颠动骨盆,活动幅度需<15cm[3],以产妇感觉舒适为宜;潜伏期宫缩时协助产妇滚动分娩球;活跃期宫缩时协助产妇趴在分娩球上,或保持站立位,在床旁环抱分娩球,同时积极采取触摸、语言和目光鼓励和表扬产妇,指导其正确呼吸和屏气用力,帮助其完成分娩。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随访2周,评定产妇产后抑郁程度。疼痛程度以4级评分制评定,产妇腰酸腹胀、有轻度不适为0级;腰酸腹胀在可耐受范围内,少量出汗为Ⅰ级;腰酸腹痛、出汗明显,呼吸急促,但仍在可耐受范围内为Ⅱ级;腰酸腹痛十分剧烈,辗转不安,伴随喊叫,无法忍受为Ⅲ级。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postnataldepressionscale,EPDS)在产后2个月评估产后抑郁程度,9分为临界值,分值越高说明产后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产程时间

联合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h) 第二产程(min) 第三产程(min)总产程时间(h)对照组 55 10.31±3.57 32.64±10.28 8.73±3.71 12.41±6.87联合组 55 8.55±2.15 28.15±10.18 7.07±2.16 9.34±3.04 t 3.132 2.302 2.868 3.031 P 0.002 0.023 0.005 0.003

2.2 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及分娩方式

联合组疼痛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联合组剖宫产率3.64% (2/55)低于对照组16.36% (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50,P=0.026)。

表2 两组产妇第二产程疼痛程度比较(例)

2.3 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抑郁评分

联合组产后24h出血量、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抑郁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抑郁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产后24h出血量(ml) 评分(分) 评分(分)55 260.57±38.23 8.01±1.04 10.37±2.55 55 160.51±28.15 9.54±1.22 6.24±1.96新生儿Apgar 产后EPDS联合组 t对照组15.630 7.078 9.523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在分娩过程中,过度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会通过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途径促进皮质醇和儿茶酚胺分泌,导致产痛、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过度疼痛会导致产妇因喊叫导致换气过度和体力消耗过度,容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对胎儿氧供造成影响,可能导致宫内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4]。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第二产程疼痛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剖宫产率、产后24h出血量、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如下。(1)责任制护理通过明确工作职责、分层管理和针对派遣,可提高物力和人力资源的使用率[5];产前向产妇讲解呼吸方法和体位更换要点,做好心理疏导,能缓解产前焦虑和恐惧心理。(2)分娩球是直径约1m的理疗球,指导产妇在宫缩间歇期骑坐或背靠在分娩球上,此时产轴和胎儿纵轴处于一致,在地心引力和胎儿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增加胎头对宫颈的压力,从而扩张宫颈口,促进宫缩,缩短产程时间[6];罗海玉等[7]研究结果显示,骑坐在分娩球上并指导产妇左右摇摆臀部,能让胎头顺着产轴旋转下降。(3)分娩球表面有凸起且弹性和柔韧性好,骑坐、背靠、环抱分娩球可起到按摩和放松盆底肌肉,缓解会阴神经疼痛的作用;指导产妇采取趴伏、站立位、蹲位、跪位等体位并配合有效呼吸,能转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同时,配合语言暗示、触摸等方法,能增强产妇大脑皮层功能,提高疼痛阈值。(4)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产科优质服务,在分娩过程中更换体位能促进更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的宫缩,借助分娩球还能最大限度满足产妇生理安慰,采取抱、坐、靠等自由体位能挖掘产妇产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力,保证分娩的正常节奏,从而降低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风险,降低产后出血量;临产后由助产护士全程陪护,能进一步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增加自然分娩信心,有助于缓解产后抑郁。

综上所述,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分娩球产时体位管理能缩短产程、缓解产妇疼痛、降低出血量和剖宫产率,改善产后抑郁。

猜你喜欢
助产体位产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40例无创分娩的助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