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阅读现状及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2020-06-19 08:05魏晓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高中生

魏晓丽

【内容摘要】在基础数学教育不断发展的前提下,课程教学目标对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在阅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去分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下通过阅读内容使学生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数学教学上做到了学科思维的训练,而高中数学的教学标准也能随之深入。通过相关的知识应用去提升阅读学习效果,在实践性上进行扩散,从而减少知识面对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制约,采用更加有效的培养策略深入发展数学学习。本文从高中数学阅读应用的简单分析与实践出发,旨在通过阅读提升高中生的学习能力,用数学语言解读与认知世界。

【关键词】高中生 数学阅读 能力培养策略

在阅读的应用下,教学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在数学材料的阅读中,有众多的学生缺乏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只对一些轶事趣闻表现出想了解的欲望。而另一个方面则是教学模式上的固定化,在课堂这个狭窄的地界中學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与理解,而将阅读放在课后则很少会有学生将时间花费在这一过程。两者都没有完全发挥出阅读教学的优势,学生只是迫于教师的压力去完成阅读这一教学任务,收不到好的成效。所以,作为教师的一份子,我根据阅读的教学现状做出了策略调整,在相关的数学能力上去做到对学生定向培养。以下从高实践性的理论尝试出发,谈谈数学阅读的基础与适合的教学方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做铺垫。

一、培养高中生阅读习惯,从行为模式出发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阅读,养成的习惯对于阅读本身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教师需要锻炼学生的阅读习惯,从数学发展史到各种理论的讲解,在习惯导向下的概念、图形与公式下的学习能学到更多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学会用阅读方式进行学习分析,理解数学家在提出理论中的应用思维,在多层次的思考下去重点解析数学思想,在引导启发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而教师的数学阅读教学也要从学生的行为模式上出发,观察不同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的各种行为,从而调整阅读内容的比重与丰富度,在有机地整合下使阅读能强化教学地位。

举例而言,在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计算机的发展史,从差分机到计算机,从图灵测试到人工智能,使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基本的程序框图。在兴趣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习逻辑门的概念,将数学上的1和0融入到其他学科中,进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计算机的算法与程序产生更多的热情。并在一些基础的算法语句中与编程代码相联系,使学生在与微机课的整合中学习数学的深入应用。而通过计算机的学习行为,观察学生在这部分内容下的学习状态。

二、展开问题导入,确定学生的理解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它来强化巩固知识基础,在详细的阅读下教师需要展开问题导入,在解题中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具体的阅读内容,学生能去分析一些细致的已知条件,在数学的解题思路与数据处理下拆解数学问题。而阅读模式将通过问题能进行教学总结,使学生思考阅读内容,而不是见过就忘。如此,对于一些艰深晦涩的数学知识阅读,阅读教学的效果能达到更好的水平,在问题的情景导入下,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上升一个新高度,教师也能更好地针对学生情况进行策略分析与调整。

举例来说,在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的教学中,针对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作阅读延伸,通过不等关系的确立,学生能更加详细地理解数量关系与计量关系的变化。而在阅读的提问中,教师也能去展开导入,提问学生相关的不等式表达,在柯西不等式等一众常用的公式定理中,使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结构,在数量与计量上产生较深的认知。而对于后续的高次方程与二元方程组等,在能够通过阅读拓展视野的同时,增加学生对变量、移项与组合方面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三、进行阅读标注,积极展开课后交流

由于高中的阅读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不能单纯地将数学阅读视作娱乐与放松,而是要在阅读中辅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掌握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难点。因而,教师要学会进行阅读标注,对阅读内容中经典的数学语言展开表述与扩展,在开放性的学习政策下,使学生对相关的数学定义产生明确的理解,对特定词汇与高频定理词汇有充分的认知。进而在后续的阅读与解题中,使学生在交流中强化知识巩固,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数学学习状态的改善提供一个更好的基础。

举例说明,教师在让学生展开对必修二的阅读学习中,需要让学生从辅导书与其他教辅资料上进行资源整合,对章节内空间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线、面关系在公式上形成基础判定。而在阅读的重点标注下,通过向量之间的组合计算,使学生明白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等的判定过程,对坐标与向量的性质做到更好的学习。而在知识区域的划定下,在相交、平行与垂直的关系交织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结构,对空间几何体与直线方程做到形象思考,在相关的问题考核中能学会从这些方面入手,提高整体阅读教学的质量,为学科素质的提高贡献力量。

总结

目前教学现状中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学生对高中知识定理的不熟练运用上,在重难点公式的解析与探索中不能良好地消化与理解,进而从局部延伸到整体,教学效果劣化。因而,教师可以利用数学阅读这样方式,在自主性学习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个人可以系统性地完成数学问题的解决。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教学需要采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在一堆诸如课堂笔记、课外习题等的学习方法中,让学生获得在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这个方面看,阅读不失为一项良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黄静.核心素养引领,践行数学真阅读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8.

[2]张铭轩.高中数学学习中阅读学习法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数”山有路“读”为径
提高数学作业质效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