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婚青年“租房结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06-19 08:20喻燕吴泓庚关孝灌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

喻燕 吴泓庚 关孝灌

摘要:拥有自己的住房是多数青年结婚的前提条件,当高涨的房价成为“买房结婚”难以逾越的障碍时,“租房结婚”成为破解“结婚率低”与“住房难”问题的突破口。通过对368名适婚男女青年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与多重响应交叉分析方法,对受访者“租房结婚”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适婚青年“买房结婚”的观念对推迟结婚具有显著影响;受性别与年龄变量影响,男女青年“租房结婚”意愿总体偏低; “租购并举”政策未能有效促进青年“租房结婚”行动。根据研究结论,从树立婚房梯度消费观念,完善“租购并举”配套政策,建立“婚恋扶贫基金”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适婚青年;租房结婚;性别角色;租购并举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 2020) 03-0037-42

收稿日期:2020-02-18

1问题与背景

根据《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我国15岁及以上未婚人口(人口抽样调查)约为1.73亿人,其中男性1.03亿,女性0.70亿;2018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13.9万对,结婚率为7.3‰,创近十年来新低。由结婚率降低衍生的新生儿数量减少、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等社会困局急待破解。

婚房存载着适婚青年各种角色表现、地位要求及情感寄托,在婚姻匹配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来,青年结婚用房形成了以购置商品房为主,与父母同住、单位宿舍、市场租赁房、公租房为辅的格局。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加速了买房者与租房者之间的财富分化,“有房产”成为衡量青年个人经济条件与家庭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高价的婚房客观上决定了青年在婚姻市场中的地位,体现了代际婚姻资助、社会结构转换、社会群体内的攀比,影响青年择偶观与结婚决策,加剧青年群体间的社会分化。“裸婚”不靠谱、“婚房焦虑”“无房不婚”而产生的“婚恋低欲望”已经对青年婚姻决策形成推迟效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倡导“租房结婚”成为了破解“结婚率低”与“住房难”问题的突破口。

婚姻是一项重要社会性别制度,男女在婚姻、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存在性别特征和差异。探究适婚青年男女对于“租房结婚”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租售并举”住房政策解决“无房不婚”问题的有效性,提升适婚青年的婚育热情。

2文献回顾

Mulder C H等(2006)研究指出家庭组建与购房密切相关,家庭组建能加快获得住房的进程;但购房成本与抚养子女成本相竞争,对组建家庭产生负面影响;Clark W A等(2012)调查了2006-2008年美国社区生活成本和生育之间的关系,证明在控制了教育、种族和劳动力市场因素后,高租金或高房价会抑制生育率。Caini H等(2012)对2004-2008年中国31个省份进行实证研究,证明房价的变化对初婚率有明显影响。Manturuk K R等(2014)研究表明自有住房等资产对结婚或离婚的可能性变化存在重要影响。Hassan F.Gholipour等(2015)对2002-2010年伊朗各省进行研究,发现住房成本与结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Asante L A等(2018)对加纳首都阿克拉的案例研究,发现改善住房条件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迫使人们放弃或减少服装、婚姻、高等教育、汽车购置等非住房消费。

婚姻匹配受到婚姻偏好、第三方群体、婚姻市场、个人偏好与个人理性,个人所处社会结构位置的约束。中国婚姻模式在经历了“门当户对”“包办婚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后,“同类婚”仍然是主流。不同阶层通过以“住房”为标志的“门当户对”式婚姻来增强其阶层的内聚性和身份排斥性。

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父权制性别分工下,男性被期望承担更多的责任,无购房能力的男性更易遭受婚姻市场的挤压。女性扮演着从属的、依靠丈夫的角色,期待通过嫁得好改变命运。在未婚男女性别比失衡下,女性择偶空间相对较大,未婚男女的资源偏好是依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而变化的。男性择偶的成功率受限于经济因素(文化资本、物质条件)与身体条件(健康状况、BMI指数);而女性择偶的压力来自年龄与高收入。近年来,结婚率下降的因素可归结为:人口的年龄结构、男女性别失衡、生育率波动、结婚经济成本压力、高校扩招、教育推迟了初婚年龄、城市规模扩大、女性外出打工、女性高学历化、家庭物质积累的厚度与代际责任的强度。

3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2019年10-12月,课题组采用面谈法及问卷调查方式对部分适婚男、女青年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个人社会经济特征;(2)对“购房结婚”观念的认同;(3)“租房结婚”意愿及影响因素;(4)促进“租房结婚”的政策选择。

首先描述统计法分析样本特征及关键变量,然后构建二元Logistie,回归方程分析受访者“租房结婚”的愿意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多重响应交叉分析比较男、女性在“购房结婚”观念、“租房结婚”愿意及促进“租房结婚”政策选择方面的差异。

3.1模型设定

研究目标是探索哪些因素会影响受访者选择“租房结婚”,因变量为是否愿意“租房结婚”,“愿意”与“不愿意”为两分类变量,构建二元Logistie模型(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具體形式如下:

LNp/(l-p)=exp(β0+βX)+ε

(1)

式(1)中,p为愿意租房结婚的概率,(1-p)为不愿意租房结婚的概率;β0为常数项,β为自变量X的待估系数,向量X为自变量,ε为模型的随机误差。

3.2数据采集

研究中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368份,有效率为81.7%。有效样本中男性158名,占总样本数比例为42.9%;女性210名,占总样本数比例为57.1%。

3.3结果分析

3.3.1关键变量描述性分析

为探究相关变量是否与“租房结婚”意愿具有回归关系,对相关变量进行赋值(样本社会经济特征及变量赋值见表1),带入式(1),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中自变量共有8个,分别表示为性别(X1)、年龄( X2)、文化程度(X3)、工作状态( X4)、月平均收入(X5)、婚恋状况(X6)、朋友解决结婚住房情况(X7)、购房能力(X8)。

在“是否愿意租房结婚”问题的选择上,仅有137名受访者(占比37.2%)选择愿意,而231名(占比62.8%)选择不愿意。

选择愿意的受访者对租赁婚房的租金,户型、租期等偏好如下:(1)月租金占收入的比例:48.2%的人接受月租金收入比为11%-20%;25.5%的人接受月租金收入比为21%-30%;21.9%的人希望月租金收入比在10%以下;仅4.4%的人接受租金收入比在30%以上。(2)租赁婚房户型:62%的人选择二室一厅;20.9%的人选择三室一厅;20.4%的人选择一室一厅;6.6%的人选择三室一厅以上。(3)租赁婚房期限:70.8%的人选择1-5年;10.2%选择6-10年;10.2%的人选择10年以上;8.8%的人选择1年以内。(4)选择租赁婚房的因素依次为月租金、交通便利、房屋配置、租约长短、小区物业。

3.3.2影响“租房结婚”意愿因素

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见表2、表3),p值为0.832大于0.05,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在p=0.05顯著性水平下,性别X.及年龄X2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X.中,以男性为对照组,女性能够接受“租房结婚”的发生比是男性的0.607倍;在年龄X2变量中,以35-39岁人群为对照组,19-24岁人群,25-29岁人群、30-34岁人群接受“租房结婚”的发生比分别为35-39周岁人群的0.144倍、0.126倍及0.864倍。

3.3.3基于性别差异的多重响应分析

(1)性别对“购房结婚”观念认同差异

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了“经济压力大不结婚”“先有房才能结婚”“男性应购买婚房”“进行婚前房产公证”四个问题对男女青年分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1)“经济压力大不结婚”:当经济压力较大时,相对女性而言,男性更加倾向于不结婚。(2)“先有房才能结婚”:女性与男性观点较一致“有无住房”对婚姻决策影响大。(3)“男性应购买婚房”:多数男性认为购买婚房是自己的责任与任务;女性对于“男性应购买婚房”的认可度低于男性,部分女性接受共同承担买房责任。(4)对“进行婚前房产公证”:女性的认可度比男性更高。

(2)“租房结婚”意愿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

分别用男性、女性与“愿意租房结婚的因素”“不愿意租房结婚的因素”进行多重响应交叉分析,结果表明(见图1、图2):(1)42%男性与33%女性选择“租房结婚”,其原因依次为:经济压力小、灵活方便、省钱创业、可以尽快结婚、父母赞同及其他。(2)58%男性与67%女性不愿意“租房结婚”。其原因依次为:经常被迫搬家、无安全感、租房与购房享受的权益不相等(租购不同权)、担心房价上涨、无家的归属感、无面子、家长反对。

(3)“租房结婚”选择的性别差异

在“提供结婚周转房”“用人单位提供新婚宿舍”“发放特殊住房补贴”“政府贴息贷款”“落实租售同权政策”“保障租户续租权利”等促进“租房结婚”政策选项中,男性受访者依次选择为:结婚周转房、租售同权、住房补贴、贴息贷款、续租权利、新婚宿舍及其它;女性受访者依次选择为:租售同权、结婚周转房、续租权利、住房补贴、贴息贷款、新婚宿舍(见图3)。

4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研究结论

4.1.1“购房结婚”对推迟结婚具有显著影响

男女青年对于结婚住房的选择,是一种符合社会期望及自身角色地位的行为。“买房结婚”已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结婚前置条件,多数青年认为拥有属于自己的婚房与婚姻稳定及婚后幸福密切相关。“经济压力大不结婚”“先有房才能结婚”受到适婚男女青年高度认同。性别角色分工方面,男性仍然是婚房的主要购置者,但当男性难以独立购买婚房时,女性愿意共同承担购房责任。

4.1.2“租房结婚”意愿整体偏低

受访者中仅37.2%的人意愿“租房结婚”,“租房结婚”整体意愿偏低。影响适婚青年“租房结婚”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和年龄,相比男性,女性更加不愿意“租房结婚”;相对于大龄青年,处于25-29岁年龄段的青年“租房结婚”意愿最低。

4.1.3“租购并举”政策未能有效促进“租房结婚”

“租购并举”住房政策对促进“租房结婚”的积极作用不明显,青年将“租房结婚”当作权宜之计,而非组建家庭的最终解决方案。他们不愿意“租房结婚”的原因在于经常需要被迫搬家、没有“家”的安全感、“租购不同权”等,而对于“落实租售同权政策”“保障租户续租权利…‘提供结婚周转房”已成为适婚男女青年的共同期望。

4.2政策建议

4.2.1加强青年婚恋教育,树立婚房梯度消费观念

“买房结婚”“安居才能乐业”的婚房观念是建立在集体心理基础上,社会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共同加强对青年婚恋教育,提倡性别平等化,减少婚姻中的物质利益,促进社会各阶层合理通婚。引导青年树立理性的“婚房观”,提倡新婚住房由“租房向买房”过渡及“与父母同住向小家单独居住”过渡,缓解因“购房结婚”产生的家庭债务对青年职业发展影响及对父辈养老福利的损害。

4.2.2加快完善“租购并举”配套政策,提升“租房结婚”幸福感

各地应“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速培育与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效增加适合结婚租赁房源的政策供给与市场供给,维持稳定的租赁关系与租金水平,消除“租房结婚”顾虑。(1)提高公租房对结婚需求的保障程度,将经济基础较弱的大龄新婚夫妇纳入公租房优先保障范围。(2)推进“共有产权”结婚住房试点,开发建设政府与新婚夫妻按份共有产权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并支持新婚夫妻渐进式购买房屋全部产权。(3)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剥离与住房产权相挂钩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市民权益与社会福利,确保租房消费具有更多获得感。

4.2.3建立“婚恋扶贫基金”,帮助弱势婚恋群体成家立业

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建立高效的行政服务网络,做好大龄未婚青年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建立“婚恋扶贫基金”,加大对婚恋弱势群体的支持,形成青年、家庭、用人单位、政府等多主体协同机制,精准帮扶,促成适婚青年早日结婚、生育。

参考文献:

1.符国群 李杨 费显政.中国城镇家庭结婚消费演变研究:1980-2010年代,消费经济.2019.35(3)

2.黎淑秀,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观的嬗变——基于价值观基础理论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4)

3.廉思 赵金艳.结婚是否一定要买房?——青年住房对婚姻的影响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7.07

4.胡建国 李伟.90后:结婚必须有房吗——基于中国大学生追蹤调查的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9.06

5.Clark W A.Do women delay family formationin expensive housing markets.Demographie, Research.2012.27(1)

6.Caini H.Does the Variation of House Price Affect theMarriage Rate?.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2012

7.Grinstein-Weiss M,Manturuk K R,Guo S,et al.The Impact of Homeownership on Marriage and Divorce:Evidence from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Social WorkResearch.2014.38(2)

8.Asante L A,Gavu E K,Quansah D P 0,et al_Thediffieult combination of renting and building a house in urbanGhana: analysing the perception of low and middle incomeearners in Accra.Geojournal.2018.83(6)

9.马磊.偏好与结构——同质婚的形成机制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19.08

10.李路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11.赵梦晗.女性受教育程度与婚配模式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人口学刊.2019.03

12.蔡蔚萍.个体受教育水平与被剩下的概率——基于CCSS2015.湖北社会科学.2019.07

13.王仲.结婚年龄之制约性条件研究——平均初婚年龄为什么推迟了.西北人口.2010.31(01)

14.姜全保 李晓敏,Marcus W.Feldman.中国婚姻挤压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3.05

15.范红忠 李名良.城市规模与中国城镇适龄青年个体结婚概率.中国人口科学.2015.05

16.黄佳鹏,代际合力、婚姻市场与婚配梯度——以鄂西茅坪村大龄未婚男性群体为例.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 02)

17.彭争呈 邹红.儿子、房子与老子一未婚子女、房价与老年人劳动参与.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07

18.阎波 程飞.期权、婚恋扶贫与相亲经济分析.江汉学术.2019.38(04)

作者简介:喻燕,管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为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师。

吴泓庚,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关孝灌,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GD19CGLIO);湛江市非资助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9801084);

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C1908)。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家校合作进行小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的辅导与研究
复杂理论视角下性别角色与外语成绩的关系
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认知发展水平的因素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
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的性别特征:自我参照实验范式的检验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现象调查与对策
《天香》中的性别角色倒置
在旅行中成长
初中生性别角色类型特点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