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高路的绿色养护之道

2020-06-20 10:09
中国公路 2020年10期
关键词:融雪剂路面绿色

“十三五”以来,内高路公司积极创新养护举措,助推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养护之路。未来,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内高路公司将继续坚持绿色、创新的养护思路,围绕“路畅人和”的目标,打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为司乘提供更加优质的通行体验。

内蒙古地域辽阔、横跨“三北”、地近首都,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也是祖国北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十三五”以来,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内高路公司”)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养护理念,积极创新养护举措,助推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养护之路。

坚持生态优先,助推绿色发展

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内高路公司以绿色养护为导向,不断研究绿色养护运营制度和技术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养护管理

在编写日常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养护工程实施细则等内控管理手册时,充分体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从制度环节保障绿色养护工作的开展,同时引导员工树立绿色养护的理念;通过应用养护管理平台、OA办公系统以及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开展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准确性、针对性,同时减少纸张消耗。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

日常维修

在日常维修中落实预防性养护理念,及时处治路面病害,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有效减少后期养护投入;使用微波加热车进行坑槽等路面病害的维修处治,降低汽油、柴油的消耗量;加大高速公路附属设施的重复利用率,针对损坏程度较轻的护栏,进行翻新改造后重新投入使用,减少设备消耗。

材料使用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疆,每年降雪周期平均约4~5个月,每个除雪周期需消耗融雪剂7000吨左右。考虑到传统融雪剂对混凝土具有腐蚀性,还会对公路沿线土壤造成极强的破坏,内高路公司积极推广使用符合国标的环保型融雪剂(氯化物含量约为0.2%),目前公司系统内环保型融雪剂的使用率已达100%。通过对比发现,环保型融雪剂推广使用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融雪剂对公路设施的腐蚀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创新道路养护,引领“绿色革命”

近年来,内高路公司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推动创新驱动转变,坚持夯实基础、创新发展的理念,倡导在养护工作中应用清洁能源和创新型技术,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公路养护技术体系。

创新养护方式

通过与各类型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突破养护管理工作的局限性。针对G6京藏高速卧佛山、福生庄隧道照明设施破损、照度不足且耗电量大的问题,2019年内高路公司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由专业厂家免费将传统照明灯具更换为LED灯具,并负责对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大幅提升隧道照明水平。经检测,目前隧道照明系统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且更换LED灯具后,隧道照明能耗下降了约15%。

此外,在日常养护监管中,内高路公司还积极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技术,建立桥梁巡查微信小程序,设置桥梁二维码,对桥梁经常性检查进行监督、管理,以便快速发现并处治桥梁病害。

挖掘创新潜力

依托自身优势建立多个“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公司内部人员的潜力,不断开展发明创造及技术创新。其中,自主研发的LED多功能警示信号车采用独特的软式太阳能板进行供电,不仅满足了日常使用功能,还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目前该设备已进入投产阶段;自主研发的融雪剂洒布设备,与市场同类型产品相比,可节约35%左右的融雪剂,大幅降低了材料消耗;自主研制的新型沥青冷补料,与市场同类型产品性能相同,但每吨造价却减少了30%。

自主研发的LED多功能警示信号车

强化技术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风能、光能资源丰富,内高路公司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建立并完善了全程监控风光互补系统。该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电源系统,其核心技术为风光互补独立电源系统。

单独的太阳能或风能系统由于受时间和地域因素的约束,很难全天候利用太阳能或风能资源。而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和地域上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白天光照强时风力小,夜间光照弱时,风能因地表温差变化大而增强,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在时间上的互补性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利用上的最佳匹配。目前,内高路公司共有风光互补供电设备300余套,经计算,每年可节约1000吨标准煤当量。同时,内高路公司还组织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监控风光互补供电系统设计、安装与验收规范》,填补了此项技术在内蒙古地区的行业空白。

推广环保技术,践行绿色理念

内高路公司在养护工程中积极推广材料循环利用技术、降噪环保技术,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努力为社会公众创造安全、舒适、优美的路域行车环境。

2019年,在京藏高速呼集段路面处治项目中,内高路公司采用了3MA精细抗滑封层技术,相较于路面微表处技术,该技术可以为旧路面提供降噪、抗滑、防水的保护层,为司乘提供更加舒适的行车体验;应用了环保型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这种材料兼顾了橡胶和沥青的粘性、韧性、弹性,可在提高路用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噪声污染。

在历年实施的京藏高速、G65包茂高速养护工程中,全面采用面层热再生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除添加少量再生剂外,其余材料均为旧路面材料,可节约沥青、石料90%以上,同时由于施工混合料采用现场拌和的方式,无需额外设置拌和站,减少了大型运输车辆的使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国道110线、国道208线、国道210线的路面维修工程中,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质量好、污染少等优点,且经冷再生技术处理的旧路面材料完全能满足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要求,降低养护维修成本。与传统铣刨加铺维修技术相比,在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冷再生技术可节省加热能源50%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以上。

近年来,内高路公司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完成了内蒙古地区《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基层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在道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沥青混合料现场热再生应用技术研究》等一系列技术研究,为今后的养护工程实践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和依据。

美化路域环境,打造绿色长廊

内蒙古自治区地缘广阔,中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春秋季风沙大,不利于植被的正常生长,且高速公路沿线种植土方量少,蒸发量大、保水性差,绿化管护工作难度大。鉴于此,内高路公司在道路绿化工作中,本着因地制宜、重点强化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水源保障工作和苗木比选工作,有效保持了较高的苗木成活率,为后期的绿化养护工作打好了基础。

废旧护栏立柱再利用

针对乌海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公路用地范围内风积沙现象严重,土层多为砂石、砾石,保水性差,植被生长困难的情况,公司在实施绿化栽植前,先行建设了水利灌溉系统,在公路主线、立交区多设水井,充分保障苗木供水需求。

针对巴彦淖尔地区部分公路用地范围内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的情况,公司在绿化过程中特别选取较为美观的抗盐碱性植物,同时尝试开展盐碱区土壤的改良工作。

针对乌兰察布地区冬季气温低且部分地区土壤贫瘠、降雨量不足的情况,公司在道路绿化过程中,选取抗旱、抗寒性较好的树种,以达到改善地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针对东部盟市降水量较大、公路用地土层较薄的情况,主要选择种植小型乔木和花灌木,进一步突出草原风貌,打造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的公路行车环境。

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内高路公司将继续坚持绿色、创新的养护思路,以开放共享的合作姿态,服务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路畅人和”的目标,打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为司乘提供更加优质的通行体验。

猜你喜欢
融雪剂路面绿色
绿色低碳
2022年冬奥会融雪剂需求分析及建议
我国融雪剂标准研究
醋酸废液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合成有机盐融雪剂的技术研究
用艺术修补路面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网传“打雪仗融雪剂伤眼”不可信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
路面机械的操控一体化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