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家奇:农民要富 产业是出路

2020-06-24 06:43撰写刘华彬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年6期
关键词:刘家枇杷人居

撰写|本刊记者 刘华彬

刘家奇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合作社果园示范区(黄河 摄)

刘家奇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涪陵区睦和村党支部书记、睦和龙哥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国劳动模范。2007年,刘家奇带头成立合作社,如今成员囊括了全体村民。合作社摸索了“土里栽树子、四季卖果子、家里开馆子、就地进厂子、外出挣票子、青山变金子”的“六子致富经”,将一个贫穷落后的移民村变成了“全国文明村”。在全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对刘家奇进行了采访。

刘家奇告诉记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决战之年,这对中国和全世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决胜脱贫攻坚,关键还是要解决老百姓的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问题,唯有产业才能脱贫、才能富民。就好像一个人没有健壮的体质,光靠补品来维持生命,那他不会真正的强壮,寿命也会非常短暂,因此,“农民要富,产业是出路”。

具体到睦和村及合作社,刘家奇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全力推行科技管理的创新模式,走农业品牌化发展之路。二是推广落实“统一技术指导培训、统一商标品牌包装、统一农用物资引进、统一对外宣传广告、统一市场指导价格、分户经营管理”的“五统一分”经营机制。三是对合作社的龙眼、荔枝、枇杷、柑橘等果树,推行高接换种和品种改良,提升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能如期举办枇杷节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寻找销售渠道,充分调动广大成员的积极性,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路子,切实化解水果滞销问题。五是邀请自媒体、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推介,并于5月10日开展了“美丽涪陵乡村行,文旅体育助脱贫”采摘枇杷活动,于5月16日在枇杷果园开展了“党员直播带货,‘渝’你抗疫助农”现场直播活动,效果很好。

谈及乡村振兴,刘家奇认为农村发展还有不少短板,为此建议:一是加大乡村产业发展扶持力度,达到产业脱贫、产业增收的目的;二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社而异,选择和确定产业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科技扶贫”有机结合,拓宽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果;四是着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农村“绿化、美化、亮化”目标。

今年参加全国“两会”,在“三农”方面刘家奇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关于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力度的建议”。刘家奇说:“房前屋后乱建,柴草乱堆乱放,垃圾乱扔乱倒,这是农村一些地方的真实写照。”他认为,群众参与度不高、思想观念没有转变是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共性问题,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二是“关于加大乡村普法宣传教育力度的建议”。刘家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虽然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逐渐向好,但在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方面却较为粗浅,导致农村虐待老人、家庭暴力、非法传教、组织邪教等违法犯罪屡禁不止,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亟需加大乡村普法宣传教育力度。三是“关于加大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秩序监管力度的建议”。

猜你喜欢
刘家枇杷人居
枇杷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羽翼
当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枇杷
枇杷糖浆
My Summer Holiday
妈妈的白发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