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血管内科心绞痛药物治疗与临床效果

2020-06-24 06:20吕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全血黏度血浆

吕霞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0 引言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显著特征。临床上,大多数病人以心前区疼痛为显著表现[1]。近些年,我国心绞痛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降低病患生存质量。因此,一旦确诊心绞痛,应立即对症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本文为了探究心血管内科心绞痛药物治疗与临床效果,选择144 例患者且分成2 组进行比较,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8 年2 月至2019 年7 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44 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组72 例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心绞痛诊断标准;②年龄30-80 岁,性别不限;③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④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①不愿参与研究者;②年龄>80 岁或者年龄<30 岁者;③近期手术患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者;⑤脑出血、肝肾功能不全者;⑥心肌梗死、消化性溃疡患者;⑦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⑧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失语失聪及无法正常交流者。对照组患者中男51 例,女21 例;年龄34-78 岁,平均年龄(49.82±4.82)岁。研究组患者中男48 例,女24 例;年龄31-75 岁,平均年龄(50.17±5.02)岁。对比观察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硝酸脂类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96,规格50 mg×12 片×3 板)治疗,其中,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口服用药,50 mg/次,1 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规格75 mg×7 s(波立维)]治疗,首次剂量30 mg/d,之后剂量25 mg/d,1 次/d。

1.3 观察指标。疗效判断:①显效,经治疗,疼痛、心悸等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测基本正常;②有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③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2]。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经SPSS 20.0 软件分析,t 检验计量资料(±s),且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二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所示。

表1 观察评价临床疗效[n(%)]

2.2 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研究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对比观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

表2 对比观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

组别 n 全血黏度(mps/s)血浆纤维蛋白原(g/L)研究组 72 34.21±1.08 1.78±0.35 2.09±0.16对照组 72 41.28±1.17 14.92±1.61 2.78±0.51 t - 8.924 15.691 5.462 P - 0.000 0.000 0.000血浆黏度(mpa/s)

2.3 不良反应。研究组72 例患者中1 例出现不良反应,为皮疹,发生率1.3%(1/72);对照组72 例患者中2 例出现不良反应,1 例皮疹,1 例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7%(2/72)。二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心肌供血绝对或者相对不足是引起心绞痛的直接原因,故此,各种减少心肌血液(血氧)供应(如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痉挛)与增加氧消耗(如运动、心率增快)的因素都可能诱发心绞痛。大多数心绞痛患者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惊吓和寒冷时发病。临床上,患者以闷痛、压榨性疼痛或者胸骨后、咽喉部紧缩感等为显著表现,部分患者仅仅表现为胸闷[3]。一般来说,可将其分成典型性心绞痛和不典型性心绞痛。①典型心绞痛,突然发生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也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区,放射到左肩、左上肢前内侧,甚至到达无名指、小指,偶尔出现濒死感,迫使患者停止活动,重者伴有出汗。疼痛时间1-5 分钟左右,超过15 分钟者较少。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1-2 分钟左右消失。一般在情绪激动、劳累、受寒、吸烟、饱食情况下发生,贫血、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②不典型心绞痛,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区或上腹部,可以放射到颈、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较短时间内便会消失,或者是仅仅表现出左前胸不适、发闷感等,老年病患、糖尿病人居多[4]。

心绞痛,心肌供血不足、心脏病、高血压等都是常见诱因,伴有骨后紧缩感。近些年,心绞痛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与重视。临床上一旦确诊心绞痛,需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立即对症治疗。我们治疗心绞痛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制定诊疗计划,其中,常用药包括硝酸脂类药剂、他汀类调脂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5]。其中,氯吡格雷为抗血小板药物,可阻碍血栓形成,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可提高药物疗效,改善血流状况,减轻心绞痛症状。硝酸脂类药物,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量。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内科的常用药物,其调脂能力强,且具有抗炎的作用[6]。本次研究通过比较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

对于心绞痛,心血管内科药物治疗十分重要,而积极预防干预也不必可少。①控制食盐摄入,盐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长期食用大量氯化钠,升高血压,损伤血管内皮。心绞痛病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该低于6g。②控制脂肪摄入。高脂肪饮食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血脂升高,高脂血症是引起心绞痛的一个常见诱因。故此,平日里应该减少摄入脂肪,尽量选择植物油替代动物油。③限制动物内脏摄入。动物内脏含有丰富脂肪醇,如心、肝、肾等,需限制摄入。④戒烟戒酒。大家都知道,烟酒对人体存在较大危害,容易引起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病症,因此,建议戒烟戒酒。⑤养成良好习惯。日常生活中,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保持良好身心状态,饮食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在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全血黏度血浆
标准黏度油混配及重复利用方法的探讨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血黏度高怎么办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