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0-06-24 06:20李双齐华庆丽陈飞孟凡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出血量腹部切口

李双齐,华庆丽,陈飞,孟凡岗

(1. 大庆龙南医院/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普外科,黑龙江 大庆 163453;2. 大庆龙南医院/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麻醉科,黑龙江 大庆 163453)

0 引言

将我院普外科2017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122 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急腹症为临床常见性疾病,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快等特点,治疗之前需要进行仔细检查,明确病因[1]。临床上以往采用的治疗方法,因病因诊断不明会延误治疗时机,给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腹腔镜技术通过小切口对腹腔进行快速探查,从而为急腹症诊治带来极大帮助,也提高了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对普外急腹症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我院普外科2017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122 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 例患者,其中男36 例,女25 例;年龄-73岁,平均(47.29±3.01)岁;病程为0.5-6 h,平均(2.38±0.32)h;疾病类型:急性阑尾炎19 例,急性胆囊炎15 例,消化道穿孔9 例,机械性肠梗阻9 例,腹部外伤6 例,其它3 例。观察组61 例患者,其中男33 例,女28 例;年龄24-76 岁,平均(48.34±3.29)岁;病程为0.5-5 h,平均(2.09±0.36)h;疾病类型:急性阑尾炎18 例,急性胆囊炎14 例,消化道穿孔12 例,机械性肠梗阻8 例,腹部外伤7 例,其它2 例。两组上述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按照手术操作流程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行常规消毒铺巾,进行三孔法操作[3]。于患者脐下行1 cm 切口,建立人工气腹,腹内压保持14 mmHg。腹腔穿刺后,置入腹腔镜,经电视监控对腹腔进行仔细探查,明确病变部位,制定治疗方案。如果病变位于上腹部,于右侧肋缘及剑突下行操作孔,按照病变部位调整操作,经脐孔将病变标本取出,并吸净腹腔积液,然后消除气腹缝合皮肤。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②对比两组腹胀、腹痛及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 20.0 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s)形式表示,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观察组 61 38.18±2.94 61.09±5.84 58.15±4.36 6.35±0.42对照组 61 67.35±5.93 128.33±10.68 77.49±6.93 12.81±1.49 t - 13.904 9.775 9.381 16.483 P - <0.05 <0.05 <0.05 <0.05术中出血量(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9%(P<0.05),如表2 所示。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普外急腹症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健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一般情况下,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但是对于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患者辅助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

临床上以往对于普外急腹症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但是该方法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多,影响了患者康复[5]。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普外急腹症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适应症主要有:①循环、呼吸系统稳定,不存在严重心肺疾病;②机体的耐受能力差,不适宜进行大切口手术的儿童及老年患者;③急性阑尾炎、腹膜炎、肠梗阻、空腔脏器穿孔、腹部外伤等;④病变部位较小;⑤糖尿病、腹部肥厚伤口容易液化、生长能力较差。其禁忌症主要有:①急性大出血、休克、生命体征不平稳、复杂腹部外伤;②合并严重心肺疾病;③有腹部手术史;④腹胀严重,无法建立人工气腹;⑤腹膜后脏器损伤严重[6-7]。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认为该手术具有以下优点[8-9]:①切口小,经腹腔镜检查,能够明确损伤部位,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②并发症少:因该方法能够明确探查范围,手术更为方便,手术过程中可以减少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③患者恢复快:该术式的切口小,对患者造成疼痛较轻,术中出血量更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更快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9%(P<0.05)。证明,对普外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能够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总之,对普外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更高、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出血量腹部切口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祝您健康处方(6) 上腹部饱胀、隐痛、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