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作用概括分析

2020-06-24 06:20文博刘朦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库房中药材药材

文博,刘朦朦

(新疆哈密市中心医院,新疆 哈密 839000)

0 引言

中草药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发挥治疗作用的前提条件,然而中草药本身在贮存保管中,容易受周围坏境和自然条件等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虫蛀、发霉、变色、气味散失、枯朽、风化、融化粘连等变异现象,导致药材变质,影响或失去疗效,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造成患者的毒副反应。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贮存和保管好中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成为临床中药库房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然而如何对中药库房管理的成效进行鉴定和指导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中药库房是医院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采购、验收、分类、储藏临床治疗所需中药材,对医院诊疗活动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药鉴定是中药库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把控入库中药材质量,避免库房中出现假冒伪劣中药材,确保临床用药效果和安全性;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以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任务核心就是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的生产提供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为中药研究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为进一步提升中药库房管理水平,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中药鉴定经验和库房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中药库房管理中中药鉴定的应用价值。

1 应用中药鉴定方法对中药材进行鉴定可明确区分中药材品种和来源

我国地域广阔,具有非常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中医学者普遍认为,中药材的产地气候、土壤、地理与药材功效存在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仅在功效方面不同产地同种中药材存在较大差异。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不同产地同种中药材的活性成分差异较大,如一药多种来源,本末难分;形态相似,造成误采、误收、误种、误用;以假充真,冒名顶替;地方用药习惯;人为制造伪品等等。如大青叶在华东习用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东北习用蓼科植物蓼蓝的叶;华南和四川地区习用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叶;江西、湖南、贵州、甘肃习用马鞭草科植物大青的叶(误用)。有的地方引种栽培大黄,但误种为同属波叶大黄)(误种)。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因其疗效显著,价格昂贵,因此各地药材市场发现以菊三七、藤三七、竹节参、淀粉等伪制品充三七销售(制假)。所以中药库房管理中鉴别中药材的品种和产地,对于提升和保障中药材疗效具有重要价值[1]。中药库房管理中中药材采购是基础性环节,为确保中药材购进质量符合要求,工作人员在采购时,首先应严格审核药材供应企业,并在基础上对采购药材产地进行明确和备案[2]。同时,我国中药材分布区域各异、品种繁多,开展市场管理难度较大。所以中药库房组织应提升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确保其充分掌握相关药材知识,并具有多年采购经验,在采购中有效鉴别中药材。另外,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中药库房工作人员还应特别标记具有毒性的中药材。

2 应用中药鉴定方法对中药材进行鉴定可快速鉴别假冒伪劣药材

相对于西药,中药具有药效平和、副作用小、安全系数高等特点,近年来其药用价值开始得到广泛认可。但中药材产量、中药材供需、中药材运输等因素会引起中药材价格上涨,部分经销商在药材销售环节,将一些假冒或质量较差的药材参入到优质药材中,以获取不当利益[3]。所以在采购环节中药库房工作人员应严格审核药材供应商的资质,预防中药库房中出现无商标、无批号、无生产厂家的假冒伪劣药材,避免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4]。

3 中药鉴定方法的应用

实际中主要存在四种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分别是性状鉴定、来源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传统中药鉴定方法操作简单,鉴定结果在短时间内即可形成,在医院中药库房实际管理中应用广泛。①鉴定中药材来源指的是以动植物学相关知识为基础,认知中药材类别和确定具体学名,然后依据矿物学知识确认药材来源。②鉴定中药材性状在中药库房中药鉴定中应用广泛,库房工作人员通过肉眼对药材植物形状、颜色、质地进行观察,同时可结合口尝、手摸、鼻闻、火试、水试等方法进行中药材鉴定。实际中中药库房工作人员凭借自身经验即可对多数临床应用中药材进行有效鉴别。例如:在热水中浸泡苏木后,水会变成红色;在清水中浸泡西红花,水会变为黄色[5]。③性状鉴定在大多数药材鉴别中均适用,但无法进行粉末状中药材的鉴别,此时需采用显微鉴定法和理化鉴定法。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牛黄,可见不规则团块,并有黄棕色小颗粒聚合的类方形晶体存在,该晶体可在水合氯醛中溶解,并由金黄色转为绿色,而假冒牛黄则不具备以上特征[6]。

4 现代中药鉴定方法的应用

随着色谱技术、光谱技术、电镜技术等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得到广泛推广,中药理化鉴定的系统方法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中药鉴定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加强对中药的品种和质量鉴定工作、加速培养现代的中医药高级人才、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出现了一些用现代植物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的本草学进行整理研究的实例,从中药材的来源、鉴别特征、质量标志、鉴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中药鉴定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显微鉴定法、性状鉴定法等虽可对多数中药材真假伪劣进行鉴别,但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经验。而应用理化鉴定法鉴定中药材,则存在周期长、药材易出现性状改变等问题[7]。近年来临床工作人员将电脑图像分析技术、生物学和传统中药材鉴定方法有机结合,例如在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鉴定中应用分子生物鉴定技术检测基因组DNA 序列,工作人员可通过分析琼酯糖凝胶电泳上的DNA 带型差异区别二者[8]。我院中药库房应用分子生物鉴定技术前后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见表1。这些现代中药鉴定方法融合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相对于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具有准确度高、分析快速、重复性好等优势[9]。

表1 应用分子生物鉴定技术前后不良反应对比(n,%)

5 结论

在中药库房管理中中药鉴定方法发挥者重要作用,对于明确区分中药材的品种和来源、药物混淆引发中毒等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中药库房工作人员通过应用中药材鉴定方法,可避免库房中出现假冒伪劣药品,确保中药材质量符合要求,提升临床用药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对中药库房管理中中药鉴定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强化认识,不断提升中药鉴定法的应用水平。

猜你喜欢
库房中药材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