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0-06-24 06:20李曼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肺癌研究组满意度

李曼子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0 引言

肺癌属于现阶段国际上三大癌症之一,主要是指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现象,主要与职业因素、环境接触、肺部慢性感染、大气污染及吸烟等相关[1]。发生肺癌后的早期表现为咳痰、痰中带血、低热、胸痛、咳嗽及气闷等。临床中一般针对肺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多数患者由于疾病、疾病不适及对手术的不了解等均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术前焦虑情绪,不利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及治疗效果的提高[2]。本次观察我院主要针对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67 例进行了护理对比,分别实施基础护理及个性心理护理,旨在分析个性心理护理应用在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针对我院2018 年7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实施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67 例进行观察,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33 例肺癌手术患者中男18 例,女15 例,年龄分布在32-75 岁,平均(57.63±5.26)岁,其中鳞癌患者21 例,腺癌患者12 例;研究组34 例肺癌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4 例,年龄分布在33-76 岁,平均(57.65±5.33)岁,其中鳞癌患者20 例,腺癌患者为14 例。对比两组肺癌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组间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给予33 例参照组肺癌手术患者开展基础护理,主要包括疾病的健康宣教、手术相关事宜的宣传等基础性护理措施。针对研究组34 例肺癌手术患者加用个性心理护理,具体如下:①术前个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开展前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疾病严重程度等开展心理评估,继而根据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开展个性心理疏导,与患者一对一的相处,耐心的引导患者讲出自己内心的顾虑,结合患者的实际疾病严重程度、内心的顾忌及忧虑等为患者实施多元化的精神转移护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对于肺癌的了解程度等通过PPT、讲座宣传及一对一问答等多元化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强化患者对于疾病、手术治疗(尽量告知一些正面的消息)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了解,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程度。②术后针对性心理疏导:完成手术操作后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告知患者家属手术结果,并返回麻醉苏醒室等待患者苏醒,在患者快要苏醒时温柔的呼唤患者的名字,轻柔缓慢的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给予患者安抚、鼓励及安慰性的肢体接触,让患者放心。在患者麻醉完全清醒后多数患者由于手术治疗后的疼痛产生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属于较为正常的现象,并为患者实施疼痛部位及疼痛程度的评估,为患者实施镇痛泵的治疗干预。优化患者术后室内的环境,保证病房内及走道外的安静,在患者睡前给予轻柔舒缓的催眠音乐,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手术后短时间内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针对参照组及研究组肺癌手术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术前焦虑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睡眠质量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①术前焦虑评分[3]:采用SAS 量表,总分100 分,分数越低,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低;②术后疼痛评分:采用VAS 量表,总分10 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越明显;③术后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总分21 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④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00%;由患者及家属接受问卷调查后统计满意度的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癌手术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肺癌手术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肺癌手术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所示。

表1 两组肺癌手术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肺癌手术患者护理后的情况对比。研究组肺癌手术患者护理后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睡眠质量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肺癌手术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肺癌患者由于对癌症的恐惧、肺癌带来的不适及痛苦、对于手术的害怕及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担忧等因素的影响均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负面情绪及压力,甚至多数患者会产生较为消极的情绪,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因此针对肺癌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肺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仅仅针对手术前的注意事项、各项检查等进行护理,缺乏对患者手术治疗前开展相应的心理方面的护理操作,导致患者存在紧张、害怕等心理,影响手术治疗效果[4]。个性心理护理主要是指在手术治疗前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疾病情况等与患者展开疾病的多元化途径分析,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手术的了解,增强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及依从性。通过术前心理评估及心理护理的方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为手术治疗奠定基础[5]。本观察结果显示,研究组肺癌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心理护理后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睡眠质量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较参照组肺癌手术患者明显更低,且研究组肺癌手术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相对于参照组肺癌手术患者明显更低,研究组肺癌手术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肺癌手术患者,说明为为肺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开展相应的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十分明显,围手术治疗做好充分的准备,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促进患者手术结束后更快更好的恢复。

表2 两组肺癌手术患者护理后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睡眠质量评分、术后疼痛评分()

表2 两组肺癌手术患者护理后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睡眠质量评分、术后疼痛评分()

组别 n 术前焦虑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参照组 33 69.96±5.14 6.57±0.51 15.52±2.62 6.35±1.01研究组 34 62.13±4.56 5.01±0.33 12.33±2.01 3.33±1.57 t - 6.60 14.91 5.60 9.33 P - 0.00 0.00 0.00 0.00 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睡眠质量评分

由此可见,个性心理护理应用在肺癌手术治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肺癌研究组满意度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