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2020-06-24 06:20刘媛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疗法护理人员康复

刘媛茜

(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0 引言

脑卒中已成为老年群体中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2],而脑卒中抑郁便为其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抑郁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且不但可加重患者生理性症状,还可使患者遭受强烈的精神折磨,继而严重影响神经功能预后恢复及患者生活质量[3-4],因此须在临床上予以其有效心理护理,以缓解抑郁情绪,增强恢复效果,减弱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压力[5]。本研究以60 例具体老年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8 年6 月至2019 年3 月来我院接受诊疗64 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32)与研究组(n=32)。参照组男18 例,女14 例,年龄61-81 岁,平均(72.16±4.12)岁。参照组男19 例,女13 例,年龄62-82 岁,平均(72.39±4.39)岁。两组患者的基线材料分布均衡(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被收治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神经治疗药物给予、抗抑郁治疗配合、危险因素防控、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性训练、针灸、健康宣教、环境护理等。而后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沟通。此点为各项护理措施有效性实施的基础,护理人员应以平和语气耐心地告知患者相关情况,并认真倾听患者所思所想,同时可从患者感兴趣话题入手,以确保沟通的深入性与延展性。②针对性实施相应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虽须在收治入院的初始阶段就应依据病情及医院相关规范制定心理护理方案,但其不应具有统一性、无差别性,护理人员应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了解到患者的性格特征、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工作类型等,而后据此优化有关措施,以充分保障心理护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③予以合适性心理疗法。临床上常用的心理疗法有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疏导疗法、家庭疗法及暗示疗法,此类方法既可单一应用,也可联合应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心理状态来实施针对性护理。如对合并明显焦虑情绪的患者,要表现出理解与同情,说明焦虑无助于疾病的康复,鼓励患者了解脑卒中相关知识,说明焦虑及抑郁情绪可能造成的不良情绪,鼓励其主动调节自身情绪。若患者抑郁情绪严重过,还可鼓励其通过记日记、倾诉、多看一些励志电影或书籍来改善情绪。④予以患者充分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应深入患者内心,并须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满足患者现实需求,不断鼓励、安慰患者,使其感受到深切人为关怀,增强面对疾病的勇气,提升回归家庭及社会的信心。加强健康教育的深入性。⑤深入性健康教育。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不可含糊其辞、不可片面,应将疾病基础知识、医疗方式、康复几乎、恢复效果等准确性、全面性告知患者,以免使患者因困惑、疑虑而产生抑郁情绪。两组患者均护理3 月。

1.3 观察指标。①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程度[6]。②采用自制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 个层级,并将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计入护理满意中。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SPS 19.0 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描述,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描述,进行t 检验。P<0.05 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比较。护理前,参照组的HAMD 评分与研究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D 评分显著小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比较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 32 25.12±3.18 13.56±3.19研究组 32 25.24±3.01 8.65±2.15 t-0.213 17.573 P-0.416 0.000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8.7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与既往抑郁病史、近日不良生活事件、合并疾病、亲属关系、社会角色、病灶数目及类型等密切相关[7-9]。罹患此症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思维迟钝、言语缓慢和减少、生活自理不能、认知障碍等,且会产生焦虑、自卑、恐惧、抑郁等多种负性情绪[10],并会出现自暴自弃、抵抗治疗等不良行为,继而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因此心理护理应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关键方面[11-12]。

心理护理首先应建立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而后须渗透于其他方面护理行为之中,且应兼具规范化与针对性[13-14],同时应确保人性化、细致化,并可采用适合性心理疗法技巧性增强护理效果,当然还应施以深入性健康教育,从而多层次加强心理护理效果,有效患者抑郁情绪,促进其恢复[15]。

本研究以60 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后,予以两组不同护理措施,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HAMD 评分显著小于参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康复中的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疗法护理人员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