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20-06-24 06:21马红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针对性有效率住院

马红琳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200)

0 引言

小儿肺炎作为儿童时期常见病,是呼吸系统病症的代表,尤其是幼儿群体发病率极高,因咳嗽、喘息和咳痰等症状表现,若未及时救治,则会降低患儿身心健康,甚至还会阻碍其生长发育。目前该病是以传统药物治疗为主,联合护理干预措施,使之能够在满足患儿生理、心理需求的前提下,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施行[1]。随机择取本院收治的肺炎患儿共80 例,观察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现将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择取本院2015.10 到2018.10 时段内收治的肺炎患儿共80 例,均匀划分为参照组(40 例)和针对组(40例)。即参照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3 个月至12 岁,平均(4.54±1.39)岁;病程2-8 d,平均(4.40±1.56)d。针对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5 个月至11 岁,平均(4.86±1.36)岁;病程3-9 d,平均(4.53±1.49)d。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1.2 方法。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即以病情进展为前提,做好患儿、家属间的交流,明确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时刻保证室内卫生干净,定期做好通风换气,定期消毒,调整适宜的温湿度[2]。针对组是指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为:①针对性心理干预。预先对患儿施以有效的心理状态评估,精准把控其情绪变化,再拟定最佳的心理疏导计划,但患儿年龄尚小的情况下,可侧重非肢体语言疏导。此外还应做好家属疏导工作,减轻恐惧、担忧等情绪,预防护患纠纷。②针对性用药干预。用药治疗期间,应做好临床医师、药师、责任护士间的协调性,再精准评估患儿病情进展和躯体状况的同时,调整用药计划。若患儿年龄较小、体质偏弱,则应侧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把控,预防不良事件。③针对性饮食干预。以患儿营养状况为前提,通过和营养师间的协商,拟定健康的膳食结构,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及高热量类流食/半流食,增加新鲜瓜果的摄取,多饮水。④针对性发热干预。若患儿年龄在1 岁以内,应倡导物理降温的优势,预防药物刺激带来的躯体损伤;若患儿表现为持续性发热、高热,可施行药物和物理降温联合治疗[3]。

1.3 观察指标。对比患儿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即总有效率包括治愈(胸片阴影和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有效(胸片阴影、症状表现出现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并发症包括腹胀、呼吸道感染、便秘[4]。

1.4 统计学处理。本课题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汇总。若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 检验;若为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数据施行χ2检验。P<0.05 时,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患儿总有效率。参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低于针对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患儿总有效率[n(%)]

2.2 对比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针对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为(5.2±0.9)d、住院时间为(2.6±0.3)d;参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为(8.8±1.9)d、住院时间为(3.9±0.6)d。数据间比较有意义(t=10.8298/12.2565,P<0.05)。

2.3 对比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高于针对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n(%)]

3 讨论

小儿肺炎(infantile pneumonia)作为婴幼儿群体常见性病症,好发于北方地区的冬春时节,而这也是引起小儿死亡的首要诱因。而肺炎是因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吸入羊水/油类导致的肺部炎症,多见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及呼吸急促等症状。报道显示,小儿肺炎是由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及绿脓杆菌等)、病毒性肺炎(麻疹病毒、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及真菌性肺炎(白色念珠菌、卡氏肺囊虫、曲霉菌)[5]。

现代医疗中,小儿肺炎是以综合疗法为主导,使之在增强患儿肺气功能的同时,减轻炎症反应,预防并发症。例如:①常规治疗,时刻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将温度控制在20℃,湿度控制在60%,多食易消化类食物,定时翻身和扣背。②抗生素。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前提,选择最佳抗生素种类,但应也应侧重病原敏感原、病情严重度的把控。若是支原体肺炎,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而病毒性肺炎可选用无环鸟苷、利巴韦林抗生素。③对症治疗。若患儿表现为缺氧,可施行吸氧治疗;若痰液难以咳出,可使用祛痰类药物,但痰液相对黏稠时可改为雾化治疗[6]。

针对该部分患儿,施以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在确保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施行的同时,增强治疗效果。如心理护理施以疏导患儿、家属情绪为前提,提高治疗依从性;呼吸道、发热等护理,不仅可减轻患儿症状表现,促进疾病康复;饮食护理,既可保持患儿营养充足,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用药护理能够在精准把控患儿用药期间状况的同时,预防并发症[7]。本课题可知,参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7.5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0%,针对组为100.00%、5.00%,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针对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总之,于肺炎患儿护理期间,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呈现疗效佳、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的优势,应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针对性有效率住院
妈妈住院了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很有效率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提升吸引力感染力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