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理念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探究

2020-06-24 06:21袁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医养慢性病负面

袁丽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O 医院五华分院,云南 昆明 650223)

0 引言

目前老龄化趋势发展迅速,针对老年慢性并患者,护理技术质量不是护理服务唯一标准,其护理服务需要涉及对患者的关怀和关心。因此在护理服务中实施人文关怀、细心护理可满足患者的需求[1]。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属于新型护理模式,为患者予以细心、优质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将护理不良事件降低[2]。现对老年慢性病患者予以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价值作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时间为2017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纳入来我院就诊的76 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依照奇偶分组表法,各38 例。实验组男25 例,女13 例,年龄61-78 岁,平均(68.54±2.34)岁。参照组男24 例,女14 例,年龄62-79 岁,平均(68.42±2.23)岁。计算以上涉及的相关资料,经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1.2 方法。对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干预,主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糖等进行测定,一经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上报医生。对实验组行医养结合理念护理干预,主要包含:①环境干预: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充满人文关怀、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将病房环境改变至家庭化,根据患者的要求布置病房。充分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安排病房[3]。②心理干预:有关研究显示,对患者予以积极的社会指出,患者的耐受度会随之提升,使患者面对紧急情况时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方法宣泄心理负性情绪,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生活的向往。责任护理需定时与患者交流,在交流中需注意措辞,并对患者予以关怀,使患者充分信任医护人员,将患者对护理积极参与性提升,使患者充分认知自我,将自我管理能力予以提升。③运动干预:每天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1 小时,分别在早上6:30 分和下去4:30 分进行,主要进行散步、太极拳、健身操等。当患者感到出汗为宜,不可活度劳累,在午休后安排患者进行娱乐活动,如唱歌、棋牌、书画等,每周组织1 次看电影,定期进行知识宣教。④营养干预:需合理、科学的安排患者的饮食计划,鼓励患者积极用餐,使患者的社交能力予以提升,提高食欲。针对不能自主摄食的患者,需由护理人员辅助进食,根据患者的营养情况、体重、膳食情况,改善饮食方案[4]。⑤家庭干预:告知患者家属定期前来探望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解决接送回家、转院的要求,依照康复效果与家属交谈,告知家属多关心患者,使患者体会到家的温暖。

1.3 判定指标。计算2 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负面情绪。

1.4 统计学分析。行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本组资料进行检验,计量数据行t 检验,以(±s)表示,计数数据行χ2检验,以率(%)表示,其检验结果显示组间有明显差异性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计算2 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负面情绪。护理前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负面情绪评分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表3。

表1 计算护理前2 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

表1 计算护理前2 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

组别 生理功能 活力功能 身体疼痛 健康状况 社会职能 感情职能实验组(n=38) 62.16±10.03 62.03±10.78 62.78±10.02 62.87±10.23 62.18±11.06 63.12±11.08参照组(n=38) 62.48±10.03 62.89±15.78 62.82±10.29 62.12±10.32 62.23±10.16 62.51±10.16 t 0.1390 0.2774 0.0171 0.3181 0.0205 0.397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我国使能老年人较多,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家庭等发生明显变化,现社会主要面临养老问题。对于慢性病患者、高龄患者,经有关报道显示,因家属不了解护理内容和相关护理技巧,使老年慢性病患者得不到良好救治[5]。因此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医养结合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可对老年人群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予以改变,使老年人获得人性化、实际的护理服务。结合多方面资源对患者予以心理、社会、营养、家庭、运动等支持,使患者获得长时间护理服务,将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予以完善和满足,使患者获得完整、专业、康复、科学的护理服务[6-7]。使患者以积极、平等的积极进行健康管理,使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将自我价值提升。

表2 计算护理后2 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

表2 计算护理后2 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

组别 生理功能 活力功能 身体疼痛 健康状况 社会职能 感情职能实验组(n=38) 88.45±11.03 85.03±10.32 88.45±10.21 88.87±10.08 85.45±10.06 80.48±10.06参照组(n=38) 69.08±15.03 69.12±11.78 69.61±10.08 69.61±10.21 66.12±10.06 69.18±15.04 t 6.4047 6.2623 8.0946 8.2750 8.3754 3.849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计算护理前后2 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焦虑、抑郁)评分()

表3 计算护理前后2 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焦虑、抑郁)评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焦虑 抑郁 焦虑 抑郁实验组(n=38) 49.02±10.45 46.02±10.61 26.32±10.02 26.31±10.28参照组(n=38) 48.87±10.48 46.12±10.52 38.52±10.05 38.32±10.25 t 0.0624 0.0412 5.2993 5.0998 P>0.05 >0.05 <0.05 <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行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借鉴和推广。

猜你喜欢
医养慢性病负面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医养当兴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