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术后护理模式对麻醉复苏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2020-06-24 06:21曹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苏醒麻醉护理人员

曹燕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医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31650)

0 引言

在当前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麻醉是必要的过程,在手术结束后,针对麻醉复苏阶段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苏醒,并降低麻醉等操作对患者的影响,具有必要性[1]。我院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新型术后护理模式满足麻醉复苏患者的护理需求,现为进一步分析该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本文以64 例麻醉复苏阶段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收治的64 例外科手术治疗后处于麻醉苏醒阶段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的入选时间为2019年11 月至2019 年8 月,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实验组患者32 例,男19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49.3±7.5)岁;对比组患者32 例,男20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50.1±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可以比较(P>0.05)。

1.2 方法。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麻醉复苏阶段全面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变化,在保证各类导管稳定、通畅的基础上,及时清理各种分泌物,避免误吸等问题发生。实验组患者接受新型术后护理模式干预,基本思路为:

1.2.1 成立护理小组:在麻醉复苏阶段患者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遵照预见性要求,由科室内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士成立护理小组,并定期采用组内讨论学习的方法加深对麻醉复苏阶段患者的认识,并对此类患者护理阶段的注意事项加以明确,例如需要了解患者的手术史,并了解本次手术的基本过程与麻醉方法,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并结合文献资料,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进行检测,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1.2.2 护理手段的实施:①护理人员考虑到颈部粗短、肥胖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可能出现舌后坠等问题,因此在护理期间强化对此类患者的巡视,并通过集体宣教的方法,对舌后坠的危害进行阐述,深化家属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工作,例如在患者处于沉睡并发出鼾声时,应该及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或者尽量叫醒患者,降低窒息发生率。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可通过指令性动作判断患者清醒程度,必要情况下通过口咽通气管开通器官,并在充分清理口腔分泌物之后,将口咽通气管分开舌根与咽后壁,使下咽部到声门气道通畅。②为每一位患者准备好呼吸机,在护理巡视过程中,注意观察状态,尤其是部分无明显呼吸动作的患者应该及时告知医师,并做好氧气支持。③考虑到麻醉复苏患者在术后容易产生胃肠道反应以及呼吸道并发症等,因此对于吸氧时间超过5 分钟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确认患者的意识状态,若发现患者意识清醒且无躁动发生,则可以考虑拔管。同时在护理期间注意预防低体温的产生,随时监测患者体温变化,通过增加棉被等方法将患者体温控制在理想水平。④在麻醉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宣教,详细讲解麻醉复苏过程的注意事项,争取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患者意识清醒之后,护理人员可以适当向患者介绍手术的进程, 并了解患者的各种要求以及主观感受,并强调手术已经达到预期效果,争取可以缓解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进而有效调整呼吸频率,加快康复。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并采用文献所使用的方法,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证明生活质量越满意;最后统计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2]。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 软件对两组麻醉复苏阶段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处理,以t 值、χ2值检验差异,当P<0.05 时认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资料见表1。

表1 并发症(n,%)

主要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舌后坠、胃肠道反应、非计划性拔管等。

同时在比较两组患者的其他护理指标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以及苏醒时间等数据更理想(P<0.05),资料见表2。

3 讨论

表2 护理指标

表2 护理指标

组别 术后生活质量(分)苏醒时间(分钟) 住院时间(天)实验组 84.6±6.1 29.6±4.8 7.3±1.9对比组 69.4±8.2 42.9±7.7 9.8±0.6 t 36.15 19.42 6.81 P<0.05 <0.05 <0.05

目前手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而手术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会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因此为保证手术治疗顺利完成,则需要对患者实施麻醉。在麻醉复苏阶段,受手术操作以及患者体内参与麻醉药物的影响,可能造成患者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各类代谢紊乱,因此在这一阶段患者同样面临风险[3]。麻醉复苏期间是指患者从手术结束一直至意识清醒的这个时间,患者在此期间可能出现躁动、高血压、舌后坠等情况,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也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所以而为了切实保证患者安全,则需要对麻醉复苏期间的患者实施积极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顺利渡过麻醉复苏时期,保证安全[4]。

在本次研究中,本文针对新型术后护理模式在麻醉复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从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在新型术后护理模式干预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苏醒时间、术后生活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收据均优于对比组(P<0.05),证明新型术后护理模式满足麻醉复苏阶段患者的护理要求。

根据我院经验,认为新型术后护理模式的优势主要集中为:①我院所采用的新型术后护理模式体现了预见性护理的要求,护理人员根据麻醉复苏阶段每个患者的特殊性,对护理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加强护理巡视的方法,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并通过护理干预的方法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控制,保障了患者安全。②在新型术后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制定了详细的护理管理措施,保证各项护理工作都能及时、顺利的实施,例如为患者准备好呼吸机,确保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干预,通过这种科学、详细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服务,赢得了患方满意[5]。③该护理模式缩短患者苏醒与住院时间,不仅有助于降低麻醉药物以及手术创伤对机体的伤害,也能改善患者经济压力,从本文的结果可知,患者在接受新型术后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说明患者所享受的护理服务满意。④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积极观察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并根据复苏阶段的治疗机制、生理变化、临床表现为护理依据,全面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使护理行为体现人文关怀思想,这也是护理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综上所述,在麻醉复苏阶段患者护理期间,采用新型术后护理模式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苏醒麻醉护理人员
植物人也能苏醒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