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意板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

2020-06-24 12:51张丽梅
考试周刊 2020年50期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阅读教学

摘 要: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光仍然集中在对文本内容的解析,却忽略了情感和价值观教育。为了在英语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笔者尝试探索创意板书,并利用创意板书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潜移默化地渗透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阅读教学;创意板书

一、 引言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其中包括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解读英语课文中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有助于在英语课堂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教育目标。但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较多地停留在对文本内容与结构上的解读,偏重于对学生听写、翻译、背诵技巧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将板书作为突破口,尝试探索创意板书,并利用创意板书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挖掘文本的情感教育价值,从而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渗透正确的价值观。

二、 创意板书的引入及设计理念

板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堂课的精髓。优秀的板书不仅能够有效地呈现一堂课的重难点,还能够起到情感教育的作用。思维导图是近年来普遍流行的一种板书形式,它的中心关键词发散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视化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记忆的速度;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是一种十分强大的思维工具。但美中不足的是情感教育因素在思维导图中却得不到很好的体现,甚至是直接被忽略。

尽管如此,思维导图的优势也是传统板书无法替代的,因此笔者“取其精华”,在思维导图基础上进行创意板书设计,新型板书既含有思维导图的优势又能够弥补思维导图的不足。

受思维导图“一个中心关键词”的启发,笔者也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设计创意板书。这个中心就是文本的情感教育目标或文本的价值观教育目标。设计者需在通读全文后,充分感受文本的思想感情,设置文章的价值观教育目标,设想读者(即学生)与文本的联系,然后搜索一个高度契合文本情感目标的简笔画图形作为渗透价值观教育的媒介。

总而言之,创意板书是以思维导图为基础,以文本的价值观教育目标为核心,以一个高度契合目标的基本图形为框架展开设计的,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人文素养。

三、 创意板书的价值观渗透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创意板书在价值观渗透中所起的作用,筆者将结合人教版九年级Unit 1 “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一文阐述创意板书的设计流程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创意板书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 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创意板书的设计流程(备课阶段)

(1)熟读文本,提取文章关键信息;绘制思维导图,描述信息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设计说明] 初看标题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以为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学习英语的各种技巧。然而,熟读文本后,却发现这篇文章的主线是作者对“学习英语”这件事的情感变化。所以在绘制思维导图时,笔者以“attitude”作为中心关键词。首先作者对英语的态度是厌恶的,她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是讨厌英语的原因——理解能力差、口语不好;另一方面是她在英语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一次偶然的机会,作者通过一部英文电影“Toy Story”喜欢上了英语,自此,她不仅在英文理解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而且发音水平也取得了进步。在这个阶段,作者根据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个学习英语的小窍门,分别是借助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听关键词、查字典和听英文电影里的对话来提高英语水平。现在作者对英语已经由喜欢变成了享受,这点可以从作者学习新单词和新语法的欲望看出。

(2)再读文本,揣摩作者情感意图;发挥想象力,选取能烘托情感的简笔画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本文的内容和结构,但文本是信息的载体,任何题材或体裁的文本,都是作者用来表达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更要在学生了解文本的文化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现实,学会客观分析社会现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因此,笔者再次阅读文本,由表及里,把握文本主旨,挖掘其中的情感价值,实现德育目标。从文中“Listening to something interesting is the secret to language learning”这一句话可知,作者想表达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打开她“对英语的厌恶”这把心锁的钥匙。基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笔者把作者对英语的厌恶想象成一把心锁,阻挡着作者进一步接触英语、了解英语。Toy Story这部英文电影(代表作者的兴趣)想象成一把钥匙。正是由于对Toy Story这部英文电影的喜欢,作者喜欢上了更多的英文电影,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找到了学习英语的小窍门,提高了自身的英语能力,最后享受学习英语的过程。因此笔者选取了心锁和钥匙这两个简笔画作为一个整体来突出文本的情感意义。

(3)融合思维导图和简笔画,完成创意板书的设计

思维导图呈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简笔画有助于表达文本的情感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故笔者将两者进行结合,得到“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一文创意板书,如图2所示:

[设计说明] 锁比喻的是作者对英语的厌恶,表示作者紧锁心房,所以在锁的旁边写下“dislike”。锁里说明作者不喜欢英语的原因及其行为表现。在偶然的一天,作者打开了心锁,所以由憎转爱,因此在开锁的旁边写下“love”,表示作者打开了心房。这种变化是有迹可循的,由于作者在英语中找到了兴趣点,也就是“Toy Story”(代指英文电影),这就是开锁的钥匙。钥匙上的两个齿是开锁的关键。作者一开始讨厌英语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口语不好、理解能力差。受益于英文电影,作者的口语得到了提高和理解能力也有相应的进步,这给了作者信心和勇气,让作者真正打开心胸接纳英语,也就有了最后的“enjoy”。创意板书不仅能够呈现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一文的重点内容,而且能够更好地诠释文章的标题。作者学会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因是找到了兴趣所在,内心对英语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而非掌握了各种学习英语的技巧。所以笔者为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一文的创意板书取名为“从心出发”,与文章的情感价值观相呼应。

2. 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创意板书的应用(上课阶段)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因此完成设计创意板书只是渗透价值观的第一步,还需将创意板书应用于真正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领会创意板书的用意,才能够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目的。下面是笔者在上课过程中对创意板书的利用:

(1)呈现关键文字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提取文章关键信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储存在笔者的脑海中,方便快速提取),并将其书写于黑板上。

(2)勾勒创意板书的线条,引起学生好奇心

在一堂课接近尾声时,笔者会用红色粉笔重点勾勒出钥匙和心锁的形状。这时,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好奇——为什么是这心锁和钥匙的图案?这与本文标题如何学习英语有什么联系?笔者将这两个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他们去积极思考背后的含义。

(3)利用问题链,为学生提供“脚手架”

由于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必要时,教师可通过向学生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笔者所提问题如下:

通过这两个问题,有部分领悟能力较强的同学能够领悟出板书的用意所在。但不排除还有部分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明了地了解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笔者可再向学生抛出另外两个问题:

(4)参考创意板书结合学生自身经验,强化价值观教育

在学完文章后,每个学生对文章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想,笔者会利用这个关键时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思考,自己是否也像作者一样给自己的心上了一把锁?那把锁是关于什么的?学完这篇文章后,有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钥匙?紧接着,让学生参考板书,在白纸上画出属于自己的心锁和钥匙。学生在自主作业的过程中,对“遇到难题要尝试寻找突破口”这个积极的价值观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了通过创意板书渗透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四、 结语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思考的个体,因此每位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价值观解读也不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聚焦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价值观。事实上,有同学提出不同的价值观,比如“想要解决困难需要付诸行动”“学好英语贵在坚持”等。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无法与学生深入探讨,否则笔者打算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设计自己的创意板书,让积极的价值观在润物无声中传递给学生。

阅读文本有很大的情感教育价值,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挖掘文本的情感意义,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给养和情感的升华,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创意板书,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强化学生的感受力,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价值观。但创意板书只是渗透价值观的其中一种手段,笔者希望能够探索更多的方法或策略,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献臣.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角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学篇,2016(6):36-41.

[3]宋颖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4):46-49.

[4]梁美珍,黃海丽,於晨,陈一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5]杨芳.基于文本解读的英语阅读课活动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6(9):53-57.

[6]维果茨基.思维和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张丽梅,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上塘中学。

本文是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英语文学名著赏析校本选修课研究》(编号140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价值观教育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节庆文化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
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生态共同体的构建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英语小话剧”对学生英语学习及价值观教育的促进作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