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与视角

2020-06-27 14:01梁君
西部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视角范式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水平的三个重要衡量维度是“用时”“取式”“求是”,它们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实逻辑。作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四门主干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既需要积极认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使命,又要完成有差别的责任。在科学实践观范式内,要在教学视角上突出历史的、关系的、应然的视角之融合,同时也要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公共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视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5-0077-04

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是一项社会实践。“用时”“取式”“求是”是衡量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水平的三个重要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为高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明确了目标与方向。在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针对大学新生的一门强调实践性的理论教育课,教学实效受制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与视角。如何提升课程效果,关键在于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是否能够积极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使命,同时自觉结合民办高校自身情况,以“实践”的姿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突破范式困境与视角局限,完成有差别的责任。

一、用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变化与民办高校《基础课》的挑战

以强烈的“时代意识”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将“时代”元素准确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去,是谓“用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对“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进行了高度概括。今天的“美好生活”如何追求?“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如何破?解决这些问题既是社会的新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变化的总依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变化即在于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自信”,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会时代精神用以表达生活、指引生活,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的第一个维度。

《基础课》涉及与新时代追求美好生活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范畴的价值观培育,与其他三门课相比更直接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它的任务变化内在包含于“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这句话中。教育者需要讲清楚三件事:一是怎样算是“时代新人”?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我”有怎样的关系?三是“作为今天的时代新人,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要有怎样的价值取向?”这就至少对教育者提出两个层面的挑战:

一是在解读时代问题的层面。从民族历史生命的延续角度看,历尽五千年沧桑、近一百七十多年劫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无论是一百七十多年前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还是今天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巨变”真实存在。但对于刚进入民办高校学习就业本领的00后大学生群体而言,这个“巨变”恐怕仍是十分抽象,因而是一个需要建构、体会的“大问题”。我们的教学要担负起自觉把中华民族历史生命与个体生命勾连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只有从共同体历史生命延续的角度出发,我们才能够建构起对时代变化的集体记忆与敬畏、对未来的信仰、对改变现实的勇气,也才能解释好“美好生活”对过去、今天以及将来的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才能真正有力地说明今天“我们”与“我”的关系,让个体在这个新时代真正找得到自己的方位。解读不清楚历史生命之“故”,又怎能真切理解历史生命之“新”?解读不清楚历史生命之“新”,又怎能完成以“形成促进社会群体共同进步所需的价值观”为学科旨归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这个角度而言,对时代的解读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问题。

二是在引领时代目标的层面。《基础课》是价值类课程,要提供受教育者追求社会群体共同进步的价值取向和动力。我们的时代目标是解决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而言即是一种“进步”。共同体进步的价值取向和动力恰恰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二十四个字在理论上实现了“在利益關系认识上的突破”“在借鉴世界文明优秀传统上的突破”和“在历史观上的突破”,这三个突破实质上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新时代的发展。如何把这些理论突破的蓬勃朝气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完成《基础课》的核心责任。如果教育者把对时代目标的引领简单转换成对个体成长发展目标的引领的话,而不是形成勾连,那么《基础课》就容易成为职业生涯发展课、心理健康教育课、人际关系课、爱情社会学课和成功学等。显然,这样的结果并没有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也遮蔽了在全球化视域下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培育。因此,如何在课程中依靠理性的力量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在新时代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对大学生起到时代目标的引领作用,则是民办高校《基础课》教学面临的又一项挑战。

二、取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与民办高校《基础课》的实践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从已有的范式、图谱中择取核心范式,对核心范式与其他范式在应用层面进行扬长避短地探索,是谓“取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往往表现为学术共同体成员——这里具体指思想政治教育一线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中从所信奉的理念,到由理念决定的理论定律和遵从的原则与模式,再到一般方法运用的一整套具有逻辑关系的结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大程度上能够意识到并反思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在应用层面上的使用经验及其困境与挑战,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的第二个维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先后出现的时间线索大致如下:社会哲学范式(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形成-1984年学科设立以来主导理论取径与实践模式-上世纪末以来逐步受到人学范式的挑战)、人学范式(上世纪末起始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的探讨-05方案后至2010年以来逐步掀起对社会哲学范式转换的吁求并广泛影响到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引领教学改革-2013年以来其局限性受到注意)、文化范式(2012年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展开研究-2016年以来从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角度提出文化涵育思想与价值观的取径与模式)、科学实践观范式(2016年以来为克服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的缺陷而提出)与网络新媒体研究范式(2015-2016年以来在网络信息时代发展中基于新媒体、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在这些研究范式的导引下有了相应的教育教学范式。

至今,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影响最大的仍是“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社会哲学范式被人学范式提倡者称为传统范式,注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学者认为其特点是工具性、知识性和灌输性,强调现实政治和社会需要,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社会哲学范式的局限性通常被理解为“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目的价值,从而导致教育效果欠佳。”而继起的人学范式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理论基础,则被认为强调人的需要,体现目的性价值,坚持主体间性的现代理念。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从“文本”到“人本”,从“社会”到“个人”,从“工具”到“目的”的转向问。然而人学范式随着兴盛也凸显了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更多地表现在一线教学实施过程中“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仍然陷入矛盾。两种范式的争论焦点逃脱不了个人与社会哪个更为基本的问题。

弘扬两种范式的合理性,摒弃它们的局限性,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指导,科学实践观范式以一种新的学术姿态被提出来。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作“包含天才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宝贵文件”。在这个宝贵文件当中,马克思凝炼生成了一个理解全部问题的核心范畴——实践。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此,马克思反对把人理解为是一种自然的、感性的、肉体的存在,而是理解为一种实践的存在。而实践的本质就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在活动中不断生成的社会关系则作为对人本质的理解。因此,历史地、关系地、应然地去站位“致力于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立场并形成理念,是实践观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最大特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更深层的核心所在是实践。王秀阁教授认为:“在科学实践观的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为个人‘认同历史、社会和时代,形成具有文明史内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又为历史社会和时代‘认可个人,形成具有时代内涵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创造条件。”科学实践范式作为一种新的范式取向,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意义在于它“体现着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统一而非脱离”“表征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存而非‘实存”“彰显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应然而非‘实然”从这一立场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其中的研究者即实践者,学习者即实践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设计指向的是对这个世界改造的历史认同、关系塑造和应然行动;思想政治教育要完成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辩证统一,形式逻辑与实践智慧的辩证统一,思维训练与情感调动的辩证统一,可能与可欲的辩证统一,在教育实践领域则要关注个人与社会的互构生成等。需注意的是,在“科学实践范式”中的“实践”是从理念的角度而不是途径、方法的角度被提出,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就理解为科学实践范式本身或全部。

上海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主渠道理论教学,或如《基础课》所处范式转换的历史背景来看,恰处于人学范式兴起与国家05方案推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时期,所作用于的受教育群体。2018年,上海共有民办普通高校749所,占全国比例28.13%。普通本专科在校生649.60万人,已占全国比例22.95%。他们有其自身较明显的群体特性:“关心时政,但对深层次问题存在模糊认识;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务实,现实功利性比较突出;基本道德水准呈上升趋势,抵御外界干扰能力不够强;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但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力;有较强的求学求知欲望,但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持久;技能特长优势比较明显,但综合素质发展不够平衡。”他们主要构成未来社会尤其是上海地区产业链中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应用型岗位人才。面向以占全市本专科学生两成左右的民辦高校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从05方案以来,对民办高校《基础课》教学产生的影响来看,则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受到人学范式“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注重从民办高校学生群体特征出发进行教学适应探索。二是受到人学范式“面向生活”理念的指引,注重从民办高校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出发进行教学创新探索。三是受到人学范式“全面发展”理念的指引,注重从民办高校学生群体的人格养成出发进行教学补缺。四是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重新厘定教学观的实践研究不足。

三、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选择与民办高校《基础课》的探索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自觉,从实践观点出发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的本质要求,从而解决现实挑战,是谓“求是”。科学实践范式的视角是历史的、关系的和应然的统一,实践范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既是社会的,又是个人的,真正的根本在于统一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大程度上能够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以“求是”的实践姿态生成为研究者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的第三个维度。

科学实践范式下的《基础课》教学将直接面对上文已经分析的两项挑战:一是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生命与民办高校大学生个体生命现场的勾连,解读时代,使个体体认“新人”责任。二是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脱腻”,把核心价值观的“值得珍视”辨析出来,脱去头脑中对核心价值观字面表象的“腻味”感,激发学生对新时代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主体性”持守。为此,在《基础课》(2018版)的教学探索中本课题组做了如下尝试:

1.教学视角上突出历史的、关系的、应然的视角融合

在历史的视角里,彰显说服人的力量。首先,以课程整体为单位,生成“育人”的历史逻辑。绪论“新时代”提供时代“立场”;第一章“人生”提供以生命个体为“出发点”;第二章“理想信念”继而分享个体生命历程获得持久动力的“智慧”;第三章“中国精神”则触发个体生命走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命的“归属”,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共同体生命历程的劫难与复兴调动个体生命的“责任”;第五章“道德”与第六章“法律”则在“公共性”的探索中让《基础课》指向个体与共同体互构中的“公共行动”。其次,在每一章的敘事中都体现“时间”元素,活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比如,探讨时代采用三个意象,一是“火车”,来开启对“变”的速度理解;二是“丝绸(之路)”,来开启对“变”的广度理解,三是“天(理)”,文化观念的颠覆,来开启对“变”的深度理解,对这三个意象的历史解读会不断叩击学生的思维边界,“主体”系统容易被激活。诚如钱穆先生所言“历史是关于生命的学问。”那么我们如何在长时段里去观察个体与共同体生命的勾连与来去,决定了我们的实践智慧。

在关系的视角里,拓展对“自我”的丰富理解。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解读,从关系的视角揭示对人的理解,从生成“关系”的角度诠释自我创造的意义,从个体与共同体必然在创造活动中形成关系的理解中,引导学生课堂实践,重新对自己进行审视,以案例探讨努力触及他们的思维边界,引发他们的好奇与兴趣。比如,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对“佛系”现象进行探讨,从现象到感受再到理解与判断,在层层深入的探求中,马克思的“实践品质”及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得到认同,并对“自我”展开了开放的解释可能性,这对民办高校学生提升自信与学习动力,无疑显现出很强的鼓舞效应。其次,把师生“关系”的建构理解为教学本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都在有意义的“关系”中创造,实践者是师生的共同身份,由此不断生成各自的“自我”,因此教学注重在每一节课内师生的互动与联结。

在应然的视角里,使“进步”概念把“可能”与“可欲”勾连。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最终形成促进社会群体共同进步所需的价值观,对受教育者的实然,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实然,都需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这里面就包含了“进步”所指向追求自身和世界“美好”的“可欲”向度。这种“可欲”能在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里得到展现。在课程之中,师生会共同分析不少现实案例,如果止于对负面现象的批评,则还“不够味”,更需要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回答“我”和这件事有没有“关系”,正所谓“无限的远方都与我有关”的关系视角里暗藏着价值维度中的“应然”。《基础课》需要看到个体生命的创造和改变的“可能性”,还要把“可能性”与“可欲性”联系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历史、关系、应然视角的融合中才能显现“育人”的底色。

2.教学内容上突出“公共性”

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自觉和挑战为出发点,在历史的、关系的和应然的教学视角下,《基础课》教学内容就应是突出“公共性”的。现代社会视域下的“公共性”一方面是对全球化、现代技术异化等公共问题求解的伦理诉求,另一方面是对极端个人主义的批判与超越。前者要求个体正确理解全球化和现代性,基于民族国家的政治身份认同来共同探求更美好生活;后者要求个体正确理解私人利益,导向对共享价值的信仰与追求。“公共性”的实践则是对公共理性的培养和对公共行动的践行。

“公共性”通过讲清楚中国精神里的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外,更需要将两种精神贯通起来,从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找到文明不灭和延续进步的精神命脉,从历史的视角,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解为生命,来看她在全球化不同时期的劫难与努力,将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2000年的中国比,就能明白共同体与个人的关系有着怎样的勾连,以全球化的背景去理解中国,那精神命脉显见出的不仅是“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的生命气象,还有“兼容并包多元融合”的文化从容,这恰是中国精神区别于美国精神、日本精神的所在。生命的焦虑、斗志、自豪得以在共同体与个体的共通的叙事里得到呼应与勾连,学生自然就有恍然大悟之感。

“公共性”通过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突破”来提供“共享价值”值得珍视的理由。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它是不是对原有的1.0版集体主义在现实生活里导向的抹杀个人利益的一种突破?它是不是用中国的兼容并包和多元融合吸取了全世界最好的文明成果所得?它是不是在历史观上又有着深厚的中国历史底蕴?这样的24个字,我们用了百年去领悟到、去凝练出来,值不值得珍视?个人层面的价值,放到近代的中国去回顾,放到西方人言中国人没有中国精神的话语中去理解为什么,则更突显“公共性”的时代呼唤。

“公共性”通过道德与法律的叙事载体培育公共理性与行动意愿。基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去理解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的转变,基于现代道德的吁求去揭示公共道德和法律规范的价值,这是《基础课》把道德与法律作为叙事载体的起点。大量的道德两难问题和法律冲突问题吸引了广大的学生,这些问题对当事人看来是私人问题,却恰恰又是时代主题变化下的公共问题,学生通过公开辩论的方式一起探讨这些问题,这是《基础课》把道德与法律作为理性训练和行动促动的做法。《基础课》当然会去谈论家庭美德和恋爱里的道德,然而并不止于此,从近代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爱情观变化是怎样的?梁思成对林徽因的爱情体现了怎样的一种文明?这便是导向一个现代社会的“公共性”话题了。

四、结语

总之,《基础课》的教学在民办高校的实践,应当放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大框架中去认识,需要积极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使命,又要完成有差别的责任。这个有差别的责任便是从民办学校的学生实际出发,导引于公共理性与公共行动上来,其关键是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与追寻,其基本是公共道德与法律的信仰与持守。

作者简介:梁君(1977-),女,汉族,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视角范式思想政治教育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真实世界的寓言
论电影中角色参与的心理快感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