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控制系统对科研经费支出绩效的影响分析

2020-06-27 14:05张志刚
经营者 2020年10期
关键词:预算执行内部监督风险控制

张志刚

摘 要 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理念的不断革新,推动了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改革的进程,经费来源、主体、利用形式的多元化、复杂化发展,对经费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费预算作为科研项目支出、成本控制、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预算的执行情况、监督制度与审计工作,是影响支出绩效的关键性因素。为切实提升集团科研经费的综合利用质效,科研部门应对各项影响预算规划与执行的因素进行全面管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现代化、信息化经费利用管控平台,推动科研工作的稳定、有序推进。

关键词 内部监督 预算执行 风险控制

科研项目现代管理机制改革在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影响,转变了科研部门对经费预算编制、管理与调整等工作的认识,通过对各项财务影响因素的动态化、全面性管控,有效提升了科研资源整合的效率,在强化项目监管工作的同时,给予管理、责任人较高的自主空间。通过对不同项目的经费使用设定了对应的绩效指标,为新时期经费管理机制优化创新目标的全面、有效落实提供了保障。

一、预算管理对科研经费综合支出绩效的影响

(一)内部监督机制对经费使用绩效的影响

集团财务内部监督体系具有独立性、全面性、权威性的性质。财务监督作为内部监督管理的重中之重,对经费使用绩效有着重要影响。现阶段,科研部门的财务监督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监督范围不全面、规范性有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权责范围不明确。科研项目開发与推广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需要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各部门合理分工、严整有序、良性协调互动才能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有机整体。

与此同时,科研与财务部门应加强联合,强化对项目经费支出的常规化管理,对日常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内部监督是保证经费预算有效落实,对预算绩效情况进行反馈的有效途径。一旦内部监督出现漏洞、脱节问题。各部门在信息的传递、交互实时性得不到保证,对预算执行能难进行全过程监管,不利于科研经费管控目标的落实。新时期,环卫集团在开展财务监督工作时,应推进各部门联合,形成合力,共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控制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中的腐败问题,并弥补科研单位在提取管理费后的软控制状态。

(二)核算方式对经费使用绩效的影响

财务核算是科研部门获取经费支出相关财务信息的主要渠道,能够为预算规划提供可靠、客观的参考依据,提升预算方案的执行性。现阶段,根据预算功能、目标、内容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可知,核算的方式与难度可以视为情景变量,对预算执行情况带来交互影响,是经费使用绩效评估要点之一。实际上,预算与核算在财务列支管理方面具有统一的目标。对项目预算总量、结构的规划,是基于项目成本核算上的。

一方面,如果在经费核算过程中,会计工具选择不合理,或是缺乏完善的核算管理制度,将会使一些费用难以预计和列支,这为预算执行力的降低提供了空间,从而减弱预算执行力对科研经费支出绩效的影响;

另一方面,经费核算结果能够向管理阶层反馈项目研发成本的构成信息,能够对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合理考评。项目经费中直接支出的部分被量化,核算效率与准确性更高,而对间接费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云计算、大数据功能进行分析。为此,如果经费核算规范较为科学精细,核算工作就会相对容易,及时可靠的核算数据则会对预算控制发挥支撑作用,从而促进绩效评估结果与奖惩机制的有效衔接,推动绩效目标的落实。

(三)预算执行力对经费使用绩效的影响

科研经费在利用与配置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预算方案具体执行,由于预算管理属于支出控制,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对费用性质、规模、使用方式进行限制,并对项目支出进行全过程监督。研究表明,支出预算是用于研发的一类预算,尤其对研发控制过程的规划和监督控制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预算实效性、执行性越强,其监督管理、规范指导、工作约束等方面的能力越强,项目资源的利用质效越高;其次,在有效监督与管理制度的支持下,预算实际执行工作与监管目标能够有效统一起来。现行制度对预算编制和执行规定了诸多刚性的限制条件,这很容易造成经费实际支出需求与预算不相符,导致预算规划的执行性下降,经费利用不规范、审核不严格,造成研究资源的大量浪费。第三,在内部监督制度的制定与运行过程中,经费使用指标的编制与落实情况是监督的重点工作,预算目标的落实与绩效管理息息相关。预算规划与执行阶段,涉及不同的业务、科研与管理部门的权益与职责,需要对各项利益关系进行平衡,而财务监督机制是保证预算执行质效的制度基础。在监督与管理时,应注重保证审计队伍的独立性,确保监督与审核工作与管理规范一致,同时,发挥第三方评估的监督、规范、约束作用,全面提升预算机制的执行性。

二、围绕预算机制提高项目经费使用绩效管理实效性的实践对策

(一)构建信息化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做好支出绩效控制

信息技术在科研项目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新时期集团财务内控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现代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能够在全面提升财务数据处理质效的基础上,对项目经费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如可以通过预算审批单据与实际发生费用的对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强化了支出绩效的监督与控制。除此之外,依托于现代财务信息系统,财务与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审批流程实现网上审批,网上签字功能,避免因审批人不在岗造成的审批不及时问题,能够从源头对经费管理风险进行识别与管控。

(二)建立健全经费风险控制系统,合理设置预算指标

健全、高效的风险预控机制,是提升经费使用绩效管理实效性的重要保障。科研部门应加强现代风险防控理念的宣传,明确不同科研、财务岗位的工作职责。结合科研项目的实际研发情况,合理设置预算指标,优化绩效评估、考核流程。通过认真梳理项目管理过程中潜在的经费风险,有计划、合理、规范地使用经费,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从根本上为科研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财务、科研与相关管理人员也应树立起现代预算管理理念,在全面预算原则贯穿于经费利用的全过程中,发挥财务预算的预测、决策参考、成本控制、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三)完善经费利用监督与审计制度,规范经费预算执行流程

科研部门在全面落实预算规划的过程中,应通过全面监督与独立审计工作,规范经费预算的执行流程,重点加强资产配置与利用。一方面,需要注意流动性较强的资产管理,如电子设备和技术资料等,在项目结题时,应及时做好清理、移交手续,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防止资产流失;另一方面,通过预算控制提升项目经费的实际利用效率,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对科研项目无形资产的投资、收益部分,应在明确界定资产范围、权责的基础上,进行鉴定、认证与等登记,规范知识产权相关资产的核算流程,完善科研项目资产管理机制。

三、结语

为有效提升科研经费的利用与配置效率,落实新时科研工作管理与改革的目标,集团应逐步创新经费预算管理理念,对影响经费使用绩效的内部监督机制、核算模式与预算规划执行情况等进行系统的分析,为科研经费的实际利用提供规范性、专业化的指导。科研部门应积极引进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对科研项目财务信息进行实时共享、交互,选择符合财务核算需求的会计工具,发挥信息平台动态监督的作用,在集团内部建立起现代预算管控体系,为科研事业高速、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为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志军,马彩文,等.项目管理视角下科研经费风险识别与防控措施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4).

[2] 曾汝林.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价值探析[J].时代经贸,2018(33).

[3] 张川,娄祝坤,王志成.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财务研究,2015(2):89-96.

[4] 张川,娄祝坤,王志成.科研经费管理效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33(8):1193-1202.

猜你喜欢
预算执行内部监督风险控制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发挥会计核算作用实现内部财务监督
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
关于基层检察院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思考
新《预算法》实施后如何加强乡镇财政内部监督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