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2020-06-27 14:06林晓琼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实验教学微课

林晓琼

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课堂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学生学习科学课程,不仅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养成尊重事实和客观分析的科学精神。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以短小精炼、图文并茂为特点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巧妙地将微课融入科学实验教学,能提升学生科学实验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有利于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积极加强微课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备微课,教学更轻松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图文并茂,主题明确,内容精练,活动设计精彩,将它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符合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而达到预期的科学教学效果。

科学实验教学已日益受到重视,大多数实验已经进入课堂。但由于微课资源有限,科学教材版本较多,微课资源的共享利用率并不高。这也就导致大部分科学教师没有选择将微课融入科学实验教学,而是选择用讲述法结合教师展示法开展教学,由于学生对这些实验没有体验,学习效果一般。笔者利用微课拍录和剪辑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课《植物的花》中解剖花的实验为例。这个实验操作并不复杂,但很多细节需要学生注意。如果采用教师课堂演示解剖,由于大班制人数多死角也多,学生很难看清楚教师的演示细节。这时引入微课拍录实验解剖花的过程,教学效果就很好。笔者在备课时将手机固定在小型三脚架上,用高倍的后置摄像头对准双手,调节距离,录制整个解剖花的过程。视频分为两小段,第一段介绍解剖花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器材,以及器材实验方法;第二段则是动作标准且速度放慢的解剖花的全过程,使所有的小细节都能一目了然。这个过程5分钟左右,之后再将视频导入Camtasia Studio软件进行编辑。在视频中加入关键文字解说,材料介绍时原速播放,解剖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时放大播放,在解剖花萼或花瓣的重复操作部分可6倍速度播放,最终可以把整个过程浓缩在2分钟左右。在课堂上,学生在了解解剖花前先看一遍,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视频中解剖的关键细节。在学生分组动手解剖的同时,课室电脑屏幕上循环播放,学生遇有不会,抬头再看一遍即可,省时、方便。

二、课堂用微课,学生更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科学实验教学中,普遍采用讲解法或演示法进行教授,教师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将微课巧妙地运用到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能更新和转变科学教学方法,弥补原有教学方式的不足,对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将微课与科学实验课堂整合,能让学生主动地投入科学实验教学活动。

以笔者的一节实验课《植物的细胞》中制作植物临时装片为例。本节课内容较多,学生要学习并制作洋葱和番茄的临时装片,然后使用显微镜进行细胞的观察,对比两种装片的细胞总结出植物细胞的相同与不同。笔者利用手机录像功能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录制成微课,在课堂上播放。微课视频比教师讲授有趣,学生会主动集中注意力参与学习,学生根据微课中看到的,总结说出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当学生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后,教师则可以允许分小组进行制作洋葱和番茄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实验后,学生分组总结实验中的发现及收获。整堂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进行引导,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实验效果好。科学实验课堂提倡学生在做中学,最忌讳的就是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做得太少。因此,笔者对本节课的实录视频进行S-T分析法的科学观察,结果显示本节课是属于探究性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三、微课用得巧,课堂更高效

小学生对科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仅有的40分钟会被大部分科学教师拿来讲述实验要求以及进行演示实验,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看不清听不清,也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在科学实验课中巧妙地用微课代替教师的演示和讲解,对于学生而言,看得清听得清,更清楚实验目的和要求以及操作细节;对于教师而言,能从知识和技能的反复讲述中解脱出来,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动手实验,保证了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如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植物的花》一课是以实验解剖花展开,让学生在解剖花的实验过程中了解花的结构,然后拓展到根据花的结构对花进行分类。如前文所述,笔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加入微课视频輔助教学。把实验解剖花的要求和步骤录制成微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花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以及想要了解花需要对花做什么实验、怎么做等。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教师课前录制编辑好的微课。微课视频短小精悍,形式多样有趣,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观看效果好。学生根据微课中看到的,回忆总结说出解剖花的实验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此时,学生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则可以分小组进行解剖花的实验。实验后,学生分组总结实验中的发现及收获。课堂中,教师免去了边示范边讲解实验步骤,提醒学生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以避免操作错误。学生也少了看不清记不住的苦恼,主动去思考研究,操作步骤自然形成,无须刻意记忆。微课视频的应用,使学生能在一节课内有效完成实验,大大提高了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具有让学生学习更主动、教师备课更起劲、上课更具主主导性、课堂教学更高效等优势。因此,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师可以从利用身边素材备微课、利用微课高效展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利用微课实现小学科学实验个性化教学等角度出发,为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实验教学微课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