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课内 放眼课外

2020-06-27 14:06杨秋菊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语象课外写作能力

杨秋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可以说无处不在,但是,教师们往往会忽视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双向提升。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着眼课内,放眼课外,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不但可以流畅地说出完整的句子或成语,还能将其写出来,从而同时掌握两种能力。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成绩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写作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和掌握一些知识,观察课文作者是以什么样的手法对事物进行描写的,对这些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表现出来。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将学生制约在有限的课本中,而是应当放眼课外,使用对应的方法来提升教学成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着眼课内

(一)引导学生对课本语象进行描述

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会呈现出很多的景象、物象以及事象,这些就是所谓的语象。比如教材中的《敕勒歌》,当阅读完整首古诗后可以感受到作者所描写的景象非常恢宏豪放,完全将天连草原以及草原连天的景象描述了出来。其中有一句诗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学生读了这句诗后,在大脑中就可以将这种场景想象出来,有着非常强的重现性,甚至在阅读之后,会产生一种向往之情。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语象进行描述,从而通过阅读课本来进行体验,最终得出领悟,这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库的积累,提高写作技巧和能力。

(二)将阅读和写作指导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章的写法非常奇妙,构思也很精巧,这些文章可以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教师必须引起重视,将阅读和写作指导进行结合。对一些比较优美的语句,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其摘抄在笔记本上,在摘抄时,学生会一边默读一边写,这对于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双向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当学生在阅读到一些精彩片段时,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仿写,从而感受到写作和阅读带来的乐趣。比如,《火烧云》的作者通过排比、比喻等手法描写了云朵的奇形怪状、丰富多彩,学生就可以以这样的手法来对家乡的景色进行描述,从而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技巧。

(三)灵活地安排阅读、写作训练

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目标、训练教学过程都是一样的,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必须灵活地安排阅读、写作训练,写作训练并不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是必须将质量加以保证。比如,教师在对《小木偶的故事》进行阅读、写作训练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然后加以讲解,等学生全面熟悉课文之后,再让学生对小木偶的故事进行续写。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编造之后的故事,如小木偶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它的日子是否幸福快乐等等。此外,教师可以用分级读物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分级读物是根据少儿各个年龄层的智力发展情况来实施教育的,其可以给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让接触者可以接受科学的管理。分级阅读最早是在发达国家兴起的,在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发展了十几年,它是在对阅读者生理、心理特征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少儿在各个成长时期的阅读性质和阅读能力是截然不同的。

二、放眼课外

(一)寻找课内、课外阅读的结合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只是阅读教材,还包含课外阅读,在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是引导者也是组织者。为了保障学生的阅读有效性,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素材,让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加深学生的阅读多面性。比如冰心的《繁星·春水》和法布尔的《昆虫记》等书籍,都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写作材料,让學生在读完之后能够迸发出写作的灵感。通常,在阅读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促使其在阅读后写作,这种能力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帮助。

(二)搭建写作交流平台

可以构建一个写作交流平台,比如优秀作文展示、班级作文报等等,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地交流写作心得,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和同学互相交流,或者有什么优美词句可以拿出来分享。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善于倾听、分享的好习惯,在为他人提出解决对策时,可以反映出自己有哪些问题,在之后的学习中加以纠正;还能让小学生变得越来越爱阅读、写作,这对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双向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小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双向提升上,必须着眼课内,放眼课外。在课内,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语象进行描述,将阅读和写作指导相结合,灵活地安排阅读、写作训练等方法来达到目标;在课外,则可以通过寻求课内课外阅读的结合点,搭建写作交流平台等策略来实现,达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语象课外写作能力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以“象”促解,渐入佳境
“语象”概念再定义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荷叶 母亲》语象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