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背景下医学人文SPOC精准教学模式探究
——以医学社会学为例*

2020-06-28 05:09洋,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社会学医学精准

付 洋,尹 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fuyang1985.ok@163.com)

1 SPOC内涵及教学过程

1.1 内涵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又称“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阿曼德·福克斯 (Armando Fox)教授在2013年最早提出和使用,旨在将优质的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资源与实体课堂相结合,从而扩大课堂知识容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师生互动的积极性[1]。众所周知,“MOOC”翻译为“大规模在线课程”,而 SPOC与MOOC 相比,具有小规模以及限制性的特点:首先,小规模即参与的学生数目受到限制,一般以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2];其次,对于申请加入课程的学生设置了准录条件,只有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的申请者才可以进行学习。在互联网+教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更青睐于自主、便捷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3]。SPOC 的引入充分体现了在线教育的优势与价值,对于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升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当学生顺利通过选课申请后,会获得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选课的来之不易自然也会增加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SPOC课程教学的内涵实质是依托MOOC平台的互联网技术、资源以及新颖的教学模式,以视频在线授课的方式浓缩课程的精华为学生授课,同时,在线下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式教学。SPOC 的产生,为精准化教学提供了可能。

1.2 SPOC 基本教学过程

授课教师团队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安排,事先集中商讨课程专题,分配教学任务,分别以学生能接受的灵活的访谈、情景剧、专家圆桌谈论等方式进行课程的讲解,并定期将课程视频发布到平台。同时,教师通过平台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发起在线的讨论和交流。选课的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独立账号,通过登录学习平台,他们在课程目录的指引下,在教师设置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或者测试,如,视频学习任务、课后小自测、小组在线讨论等。SPOC借助MOOC互联网优势,将教师从单一传统授课行为中解脱出来,赋予课程新的形式和内涵,同时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既保留了传统课堂的直观讲解和面对面的真实交流,同时又以新颖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2 SPOC精准教学流程模式

SPOC精准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按照课前准备、课程进行、课后评价三个流程进行构思,精准化的教学模式与慕课手段密不可分,基于SPOC的精准化教学流程如图 1 所示。

图1SPOC精准化教学流程图

课前积极准备。首先,由教师在学习平台发布教学公告。其次,教师将成功选课的学生分组并通过授课平台录入学生信息,以便后续顺利进行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师团队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并为学生布置课前需要完成的任务。选课学生接到教师的教学任务后,可以自主在线学习或者通过与其他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并提交小结测验结果。再次,教师可同步观测到学生收看视频的进度,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针对性地了解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课中加强管理。教师通过学习平台的学情反馈,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问题。首先,督促自学。对于课堂上简单讲解或者学生可以自学的教学内容,通过SPOC进行发布,体现了整门课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其次是密切追踪。教师通过督促学生适时完成MOOC和SPOC中的试题、作业、讨论、测试等,推进学习的进度和效度。最后是答疑解惑。对重点、难点以及拓展知识,通过MOOC、SPOC予以提示,通过互动和讨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课后延续互动。当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共性难题后,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完成强化练习和组队讨论。通过平台提供的学情分析,追踪个别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通过开放教师的“office time”,确保选课的学生全员掌握知识内容[4]。课后的互动过程需要注意:一是充分利用好传统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与辅导,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通过教学流程的情感化与互动化的体验,完成MOOC和SPOC中的互动与讨论,提升学生讨论的质量[5];三是通过教学内容的重点提示与必要讲解,完成作业批改与学习测试;四是通过定量分析,定期公布排名、回帖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

3 SPOC精准教学模式在医学社会学的实践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医学社会学课程,教师团队通过对原有国内外教材的系统研究和梳理,围绕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整,改革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更符合医学各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需要。本文以医学社会学第二章《你恐惧死亡吗》为例,介绍“MOOC+SPOC”混合模式的教学过程。具体见表1。

表1 “MOOC+SPOC”混合模式教学过程

4 SPOC精准教学模式的相关建议

4.1 教师团队的协作性

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师,又是线上与线下的引领者,一门课程的创建往往需要的是教师团队的合作。以医学社会学为例,为了确保课程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教师团队包括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院管理等专业医学人文教师。通过多次沟通,反复协商,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同时,教师还需要提升自己利用互联网教学工具的技术与能力,尽可能地利用网络资源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MOOC背景下SPOC精准教学模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和录制优质的视频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教师团队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对于医学社会学,如何将抽象的理论情景化生动的表达给学生,列举案例或者让学生实践调研同样需要教师团队课前深入思考。教学团队不但需要具备专业的授课能力,同样也需要有成熟和丰富的MOOC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4.2 反馈的及时性

SPOC精准教学模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当学生选取医学社会学课程时,已经通过学习平台很好地了解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他们的自主选择性会激发自身对于学习的兴趣。教师被重新赋予角色——课程的创造者与指导者,需要精准化,全方位了解每个学生的特征及学习动态。课前的准备过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对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学习平台线上数据的统计监测及线下师生互动体验,使教学更具个性化。课程中是面对面的交流和教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的兴趣,拓宽眼界的同时锻炼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也能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和价值感。课后的反馈又可以考查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掌握的总体情况。反馈的过程从课程开始一直持续到结束,每个过程反馈的内容和作用都不相同,进而改变了老师“讲完课,任务就算完成”的传统大学授课方式,而是将老师与学生实时绑定,将学习的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续下去。

4.3 考核评价全程化

衡量一门课程的效果,除了前期的充分准备,过程的顺利实施,考核评价也至关重要。考核评价全程化是指考核评价伴随教学全过程,通过合理分配教学过程中各考核环节的权重[6],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授课平台的全程评价。随着MOOC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涌现了许多网课平台。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课堂教学延伸的途径,为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医学社会学的考核评价提供了新的方式。学生通过学习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在线提问、在线小组讨论、接受教师辅导和答疑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学习平台设置教学内容,设置学生学习的登录时长或者次数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专题数量、线上讨论的活跃度表现和学习后测试的效果来进行线上考核。通过学习平台的全过程评价,可以实现教学、学习、考核的连续对接,区别传统授课只有一次期末考试的模式,全过程的评价将改善医学社会学理论课及时性和有效性。这正是“互联网+教育”先进的手段与传统课堂的双赢结合。

课堂参与表现性评价。SPOC精准化教学不但注重个性化学习的过程,更加注重课堂的质量评价,除了MOOC平台线上的考核评价,课上学生的表现也不容小觑。传统课堂的讲授本身就具有其直接性和直观性的优势,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课堂上,教师会根据每一小组同学的表现,从课下准备充分程度、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课堂参与讨论的踊跃程度、课下学习的成果展示等环节给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在医学社会学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采取“三方评价”方式,在教学的实践中引入不同考核主体。考核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小组成员、学生本人。教师通过了解每个小组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每个学生课程参与情况给予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让学生们客观的评价自我和他人,取长补短;学生自评过程让学生有时间对自己在整个课程中的表现作以回顾,反思自己的成长,重塑自我。

“实践活动”发展性评价。医学社会学课程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因素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帮助学生了解医学社会学知识,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并学会用社会学的方法和理论解答医学问题。教师在讲授医学社会学理论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做一些积极的实践尝试。教师需要注意,研究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议题,并且不应过于复杂。学生结合学习知识开展实地访谈和调研,研究结果以研究报告形式提交。“实践活动”评价由两个主体完成,一是教师负责以小组为单位的调研报告质量评价;同时,每个调研小组还要接受被调研对象从“沟通能力”“调研态度”“调研报告质量”三个维度的评价。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团队配合能力,同时将理论与实践巧妙地结合。

猜你喜欢
社会学医学精准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