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新意境”,呼唤班级管理的“鲜尝试”

2020-06-28 09:37王妙婷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班委分层班级

王妙婷

近年来全国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走班分层教学模式也是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其中之一。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实行选课制、“走班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分层走班教学在北京、上海、山东、海南等地试行。我校根据国家及省的高考改革政策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开始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等高考选考科目分层走班教学的初步尝试。经过半年的实践,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提高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进步,但也在学生管理等方面显现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国论文网 /9

一、存在问题

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加深,班级管理难度加大

在分层走班教学的情况下,我的高一(3)行政班全班50人,其中23人在我所授课的教学班里,其余27人我不带他们的课,作为班主任要展开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都面临极大的挑战。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从原来1个班级的五十名学生扩大到14个班的几百名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大。不可否认,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方面,如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在为自己前途、为班级争光的激励作用下,学习上相互竞争,形成了更好的学习氛围;但与此同时,由于原行政班级的教风、学风不同,特别在基础班中,学生间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影响也很大,比如班里的卫生保持和公共物品管理失控,每次放学后,教室里的垃圾几乎可以堆成小山,教室的公共物品损坏不少。有时候早读课下马上直接走班上课,时间太过紧迫,课本、笔记本等上课用品来不及准备,学生的状态没有得到缓冲,就会造成第一节上课的效果不理想。早上收作业也容易混乱,有走班科目也有不走班科目,发作业也容易丢失,等等。最重要的是,想要具体了解班里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心理状况都有时间和不亲自带课的困难。给部分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这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难度加大,有了“抓不住学生”的感觉

(二)部分学生出现了一定的心理偏差

1.产生焦虑感及心理不平衡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自我效能感”理论中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分层走班教学客观上可以激发学生(特别是提高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主动加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但长期的竞争压力也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心理负担过大,出现过度焦虑。调查显示,焦虑已成为学生心理偏差中比率最高的一种。开展分层走班教学使部分被分到层次较低班级的学生,心理失去平衡,产生自卑心态,进而采取自暴自弃的态度对待学习。

2.对班集体的归属感降低

处在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特别注重同伴之间的交往和团体的认同感。但是由于分层教学上课班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致使一些学生缺乏班级的整体认同感,班集体意识降低,班集体的凝聚力下降。

(三)学校管理产生一定难度

由于我校对班级考核细化到班级常规,这对走班上课期间的班级卫生、纪律、眼保健操等常规工作的管理和检查产生了影响。同时,由于学生的流动,班級的公共产物、其他学生的个人财物等,也会出现被破坏的现象。

二、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在班级管理上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针对走班纪律方面,制定管理细则:

1、晚修下课,值日生抓紧时间做好教室卫生;早上和下午早到十分钟,上交各科作业以及各科改错作业,这样既不耽误早读时间,也可以为第一节课留有课前整理的时间。

2、与各科备课组长沟通,每个教学班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收、发作业,同时也负责外出走班学生的管理,比如纪律、卫生及保护公物等一系列事务,要求每节课做好记录。这样班主任老师可以随时了解班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且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行政班的小组长及语数英课代表尽量不要与教学班的各个小组长重合,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事务太多而忙不过来耽误老师交代的事务。

4、课间操班里只能留一名值日生保洁,病假生一律在操场上观操,顺便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补钙(不能吹风晒太阳的孩子或者腿脚不方便者例外),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在班里聊天,耽误其他孩子打扫卫生,更可以杜绝有的学生在教室里抄作业、补作业的现象。

5、针对娇气或偷懒的学生耐心地进行心理、生理健康知识教育,来消除压力或不良认知。

(二)新的教学模式下,班级具体管理方式初尝试: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重视了自己对学生的“言语教育”,而往往有意无意地拒绝倾听或遗漏学生的叙说,无意中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失聪”的班主任。真诚的倾听有时会比语重心长的教导更有作用。于是,我就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倾听信箱”。平时把它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告诉学生们随时都可以留条。他们既可以通过小纸条向我倾诉苦恼和心事;也可以向我询问问题,要求我解难答疑;还可以和我预约时间,找我谈心或是反映班级问题,为班级建设提出好的建议。

班委会试行“班委轮回值周制”,按男女生比例,男生每个宿舍选1人,女生两个宿舍选1人,组成5人班委会。他们自主协商确定班长、劳动委员,纪律委员、团支书、学习委员人选及其分工。同时,5名班委还要兼任本周宿舍长,负责教室卫生的督查。我要求他们,每任班委都要在任初发表一分钟的任职演说,任满时,做一分钟总结、提一点建议,供下一任参考、借鉴;任职期满不撂挑子,组成顾问组、纪检组、督导组,督促、检查下一任的工作落实。

班里有个叫董平的学生,违反纪律时,班长让他来找我,他说:“找班主任算什么,我还找校长呢!”那语气,好像天是老大,他是老二。说者无心,但我的心却被触动了,我观察着,班里还真是有一部分学生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好像一3班的事跟他没什么关系。学生有点不服“管”。可能是因为“管”只会点到他的痛处,而且这种痛从小到大不知已被戳到多少回,麻木了,看来,一个“管”解不了一3班的渴。“在他的痒痒处适时地挠上那么两小下”,调动学生“愿管人”的热情,让学生体验一下止痒的快感。

于是,我留心观察“止痒”对象,他就是下一任班委候选人;全面考虑“止痒”方法,给予了班委会全方位的指导和监督,定期组织开小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动同学们擦亮双眼盯住班委,积极参与这个“止痒”游戏,为有一天走马上任做好充分准备。为保障“班委轮回值周制”的高效运行,我还建立了制约和激励机制,纪检组检查值周班委是否负责,是否以身作则,每周的班级量化排名也要写进评价报告。同时,每一个轮回,评出一名最佳班委,在班会上发放奖品重点表扬。

在班委轮回值周中,学生表现欲得到满足,能力得到锻炼;思想得到洗礼;在体验中学会了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在管理中学会了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宿舍、班级跳跃着和谐的音符。一名班长在总结中说道:“当初我以为每个宿舍要选一个‘坏蛋,心想:怕是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意外地我成了一3班的第一任班长,感谢老师的信任,感谢同学们的支持,今后我一定带头遵守学校纪律,尽最大努力搞好学习。”还有一位同学说:“从小到大我没当过班干部,一周的劳委经验告诉我,只要用心,我们有能力做任何事,只要我们有信心,一3班一定会大变样,能成为一3班的一员是我的荣幸。”

几周下来,我的“挠痒痒”大法初见成效。值周过程中,班委主动约束自我,他可不想让人抓住小辫子;而其他同学也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等我当了“头”别人不听多没面子,所以也很配合班委。整个班级一片生机,闲人、闲事、闲话少了许多,凝聚力空前增强,50颗心拢向一处,拧成了一股绳,内务一天天在进步,“猪窝”变成了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学习气氛日渐浓厚,70%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

要营造一个团结、活泼、向上、和谐的班集体,这个集体中的所有成员——老师和学生,应该有一个合力,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教育,把行为的目标指向通过这种集体的合力去实现。对学生不能单靠“管”,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对其施加影响,使学生知其言、明其行。但是,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在提倡班级的合力教育的时候,却无法给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无法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无法给学生自主支配的空间,因此,教育仍存在着巨大的真空。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检查我们班的班级日志时,我发现由值周班长写的班级日志只是简单几条内容,有结果,但没有过程。对教师来说,只是知道每天班级发生了什么事,可是缺少过程,教师也很难从中挖掘出有效率的教育契机。

于是我想到,能不能改变以前那种班级日志的记录方式呢?在征求了部分同学的意见后,我安排了写《班级成长日记》,我对学生们说:“我们的班级就像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的进步就是班级的进步,我们大家的成长就是班级的成长,让我们用心、用笔记录下它的成长吧!”,内容除了行政班的各方面表现,还要求教学班小组长提供每一节课的情况,并规定由学生按照学号轮流叙写,记录班级每天发生的故事,然后掛在教室的墙上,同学们可以自由阅读,也可以写评论。在每周的班会课上,第一项就是请记录的同学高声朗读他所记录的故事,读过后,大家可以进行5分钟的评论。最初我只是试探性质的,没有想到,学生参与的兴趣很高,学生主动地参与,使《成长日记》有了一定的质量,并且故事的真实性、客观性,使《成长日记》又多了一层份量——教育上的份量,它不仅是学生吐露心声,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使我在教学管理中,又多了一把钥匙。《成长日记》对于学生们来说,仿佛是一面镜子,对照这面镜子,学生能够自我反省,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班主任不是诗人,不需要优美的词句作嫁;班主任不是论者,不需要优雅的身姿高谈。但是班主任做的是“人”的工作,我们必须以人为本,潜心琢磨学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耕耘中做出“新意”。新的高考改革形势下,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德育的“新”不在“鲜”上,只要比别人多思考那么一点点,多迈出那么一小步,就能点亮学生心中的那盏灯。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有一颗真心、同心、爱心、耐心,要相信学生们都有一颗上进心,只要我们精心引导、乐意付出,他们就会感受到并且深受鼓舞,春暖花开。

猜你喜欢
班委分层班级
班级“无课日”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