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6-29 06:22王华杰赵宇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氨甲环酸置换术髋关节

王华杰,张 斌,何 杰,赵宇新,周 峰,马 林*

(泰州市姜堰中医院骨科,江苏 泰州 225500)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需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虽然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但术中与术后失血量较多,给患者术后康复带来不小的影响,会增加患者切口感染的风险,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所以需要高度重视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失血,努力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为了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对术中术后失血量、凝血功能和下肢静脉血栓改善效果,现对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此术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①符合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诊断的患者。②术前完善血、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免疫四项、心电图、腹部B超、心脏彩超、胸部CT等检查,显示无手术禁忌。

排除标准:①具有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禁忌证[1];②双下肢静脉彩超异常;③有心梗、脑塞、DVT 等病史,正在服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④合并肝肾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肺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

1.2 一般资料

本文抽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例,股骨颈骨折25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56~85岁,平均(67.94±3.76)岁。观察组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例,股骨颈骨折22例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为53~86岁,平均(70.01±3.84)岁,P>0.05。

1.3 方法

患者在我院住院以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由我院骨关节科同一医疗团队完成,髋关节假体选用生物型假体。对照组手术切皮前10 min内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观察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缝合关闭切口后,通过放置的引流管将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用注射器直接注入到手术切口内。两组患者均术后6小时内夹闭引流管,6小时后打开引流管引流,术后24 h常规予以低分子肝素5000 iu抗凝治疗,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①术后引流瓶内引流量、血红蛋白减少量、红细胞计数减少量;②凝血功能,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③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比较数据,以x2检验和率(%)、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效果比较

观察组术后引流瓶内引流量、血红蛋白减少量、红细胞计数减少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手术效果对比表(±s)

表1 手术效果对比表(±s)

分组 n 引流量(ml) 血红蛋白减少量(g/L) 红细胞计数减少量(1011/L)观察组 30 142.0±28.43 41.82±10.83 4.97±0.22对照组 30 146.0±20.59 54.36±11.17 4.62±0.31 t值 - 5.246 4.689 4.262 P值 - <0.05 <0.05 <0.05

2.2 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2所示。

2.3 血栓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3所示。

3 讨 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虽然具有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可以帮助提升患者术后的早期行走能力及生活质量,然而由于术中出血及术后隐性失血,使得患者常常面临着较大的手术风险[1]。因此,必须为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止血措施以减少手术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表2 凝血功能对比表(±s)

表2 凝血功能对比表(±s)

分组 n ATPP(s) PT(s) FIB(g/L)观察组 30 31.64±5.25 11.63±0.25 3.16±0.41对照组 30 32.11±6.41 11.65±0.29 3.21±0.43 t值 - 0.655 0.283 0.346 P值 - >0.05 >0.05 >0.05

表3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表[n(%)]

张德一[2]的研究表明,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选用氨甲环酸不仅可以减少出血量,而且不影响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氨甲环酸属于一种赖氨酸衍生物,以强烈吸附纤溶酶以及纤溶酶原上的纤维蛋白亲和位置的赖氨酸结合部位,有利于抑制纤溶酶与纤溶酶原结合纤维蛋白,以致于有效地抑制了由纤溶酶所致纤维蛋白分解,从而可以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3]。文中观察组术后引流瓶内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减少量、红细胞计数减少量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全髋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直接注入到关节腔内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及术后隐性失血;两组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说明直接注入氨甲环酸对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两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说明直接注入氨甲环酸对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选用术中将氨甲环酸直接注入手术切口内,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术后隐性失血,且对患者凝血功能、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无影响,因此有必要将氨甲环酸局部外用推广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

猜你喜欢
氨甲环酸置换术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认识一下云南白药牙膏中的『氨甲环酸』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氨甲环酸用于脊柱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