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研究

2020-06-29 06:22常军英胡翠平王威雪谷占卿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硫唑嘌呤白塞病莪术

常军英,王 勇,胡翠平,付 鹏,王威雪,谷占卿*

(1.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0;2.河北省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0)

我们采用中医化痰祛瘀方联合西药硫唑嘌呤片治疗白塞病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9年6月在邯郸市中医院就诊的白塞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17~55岁,平均31.4±10.07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2.48±1.27年;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4~55岁,平均32.07±11.63岁,病程7个月~11年,平均2.51±1.62年。两组年龄、性别比、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1989年国际诊断(分类)标准,见表1。

表1 白塞病国际诊断(分类)标准

(2)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白塞病的诊断标准,而且其证型符合痰瘀痹阻证;口舌生疮,灼热疼痛,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下肢红斑结节,高热,心烦汗出,或胸闷痰多,妇女带下黄稠,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或口眼外阴部溃疡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低热缠绵,关节肌肤紫黯、肿胀,按之较硬,头昏目眩,肢体顽麻,或重着。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硫唑嘌呤片(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153)口服,150 mg,每日1次,1个月后改为100 mg,每日1次,疗程2个月。治疗组另加自拟中药化痰祛瘀方:天南星9 g、莪术10 g、白芥子10 g、半夏12 g、当归12 g、桃仁9 g、乳香10 g、没药9 g、生姜15 g、川芎6 g、甘草30 g、夏枯草12 g、羌活15 g。每日1剂,自动煎药机制成200mL药袋,早晚各1次服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A变化及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

1.5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显效:口、眼、外阴部溃疡及皮肤结节等主症大部分消失,针刺反应阴性,病情稳定;有效:主症明显减轻,连续服药可保持病情稳定;无效:病情无改善或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资料用均数±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CRP、ERS及IgA比较

两组治疗前C R P、E R S 及I g A 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CRP、ERS及IgA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发生肝功能损伤5例,白细胞计数减少3例,皮疹2例,恶心呕吐2例;对照组发生肝功能损伤9例,白细胞计数减少4例,皮疹2例,恶心呕吐3例,治疗组肝功能损伤、白细胞计数减少、皮疹、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目前白塞病的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临床认为白塞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有免疫因素、感染因素、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其治疗分中医和西医两方面。西医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某些生物制剂,疗效不确定,副作用较多,大多不能根治。硫唑嘌呤是治疗白塞病的常用药物,其效果明确,但副作用较大,包括肝功能损伤,造血系统损害、胃肠道出血、皮疹、头痛头晕等,甚至会致癌[3]。中医认为白塞病的病机为各种邪毒导致湿热蕴结,煎灼津液,化而为痰,痰堵血瘀,阻痹经络,痰瘀互结,血败肉腐,经络血脉损伤,蕴酿成疾。治疗则可用祛瘀化痰为方,本例以天南星为君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逐瘀通痹祛痰敛疮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天南星的主要成分包括苷类、甾醇类、糖类、脂肪酸类、黄酮类、凝集素类和核苷类等,具有消炎、镇痛、祛痰的作用;莪术的主要成分有姜黄素类、挥发油以及多糖类、酚酸类、甾醇类、生物碱类,而挥发油包括莪术醇、B-榄香烯、莪术二酮、异莪术烯醇和吉马酮,这些成分可以起到调节免疫、抗炎、抗肿瘤等作用;白芥子中含有多糖、挥发油、脂肪酸、生物碱、黄酮等成分,其中脂肪酸和多糖能发挥祛痰、消炎、促吸收等作用,生物碱能影响免疫功能。半夏、当归、桃仁等药亦有消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在本研究中,应用中药的治疗组疗效更显著,患者免疫机能提高,炎症水平降低,副作用明显减轻。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硫唑嘌呤白塞病莪术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的效果及对患者黏膜愈合率影响观察
加工炮制过程对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克罗恩病伴复杂性肛瘘23例
硫唑嘌呤治疗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有效成分
硫唑嘌呤(AZA)治疗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白塞病肺损害的CT表现
中医辨证治疗白塞病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