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效果研究

2020-06-29 06:22黄建峰孙振芝常浩生靳继韬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放化疗胆道靶向

黄建峰,聂 勇,孙振芝,常浩生,靳继韬

(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北京 100027)

胆道恶性肿瘤为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约为百分之四。近几年,大众生活方式的转变,此种发病率渐渐升高。有关文献表示[1],放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效果更突出,为此,本文选择从2017年11月~2019年6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疗效,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从2017年11月~2019年6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110例,依照患者的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前后年纪最大分别是75岁、76岁,前后年纪最小分别是57岁、58岁,前后的男女比例皆为3:2。所有研究对象皆满足晚期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标准,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并无重大疾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能够参与实验分析,且基本资料相差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放化疗治疗,运用定向 射线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结合患者病情确定剂量与次数,一般次数在10次左右,剂量在40Gy左右。同时应用XELOX化疗方案进行化疗,具体方法,混合适量的奥沙利铂和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三个小时左右;向患者注射适量的四氢叶酸钙;给予患者卡培他滨,口服,剂量依据患者情况确定,一天一次;给予患者维生素B6,一天两次。一周为一个疗程,不间断治疗三个星期。研究组应用放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在上述基础上,添加靶向药物,向患者5 mg/kg注射贝伐珠单抗,控制滴注时间,正常不能高于90分钟,低于30分钟[2]。观察患者的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评定标准

第一,对比两组有效率,有效为患者肿瘤变小,无效为患者肿瘤大小不变。第二,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其中包含外周神经炎、贫血、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有效率

对照组的有效人数为45例(81.82%),研究组的有效人数为52例(94.55%),两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有效率

2.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人数10例(18.18%),研究组的不良反应人数为3例(5.45%),两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胆道恶性肿瘤为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约为百分之四。近几年,大众生活方式的转变,此种发病率渐渐升高。诸多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确诊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只能采用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化疗与放疗为常用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显示[3],胆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放疗治疗,可以有效将体内肿瘤细胞杀灭掉,缩小肿瘤体积。近些年,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实现了广泛利用。研究表明,靶向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细胞转移。为此,医护人员需给予放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方法高度重视,通过科学应用,将其存在的实效性发挥出最大化。以上研究结果:对照组的有效人数为45例(81.82%),研究组的有效人数为52例(94.55%),两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人数10例(18.18%),研究组的不良反应人数为3例(5.45%),两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放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效果更突出,既能保证患者的预后,又能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猜你喜欢
放化疗胆道靶向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 精准施治 为“危改”开“良方”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